吴 烨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骨科,驻马店463000)
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6例
吴 烨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骨科,驻马店463000)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血塞通;骨蒸;药浴;中西医结合疗法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西医外科学上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学的历代典籍中没有明确相应病名记载,但却有相关症状的描述。如在《内经》中有“肾气热,则腰脊痛不能举,骨蚀髓减,发为骨瘘”的描述,分析其病因、病机、证候、特征等,历代医家认为该症状的描述应属于中医骨痹证、骨蚀证的范畴。从股骨头的解剖学上看,其动脉供应单一,侧支循环不丰富,易形成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再加上多种内外因素,极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主要症状是:先出现髋关节疼痛,而后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
1.1 一般资料 96例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10~69岁,平均42.15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4.2年;其中左右双侧坏死38例,单侧58例,共96例。在这96例中,32例有外伤史,18例有酗酒史,30例服用过激素,6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为不明原因者。按股骨头坏死的国际标准分期法,其中Ⅰ期15例,Ⅱ期39例,Ⅲ期42例,全部均经X线片或CT或MRI确诊。
1.2 治疗方法 本人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主要以口服中药为主,辅助进行输液、熏蒸、手术等方法,现报告如下:
按三期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具体方药如下:
一期:气滞血瘀为主证。症状为髋骨疼痛,时重时轻,痛有定处,胀痛或刺痛,行走不利,关节不能屈伸,舌紫黯,脉沉涩。病机:髋骨或因外伤劳损,血行无度,或因外邪侵入,流注关节,均可致气滞血瘀而痛,且痛有定处。X线表现:股骨头及髋臼关节面外形正常,轻度骨质疏松,或有点状囊性变。治宜:行气活血。方药:丹参30g,全蝎10g,三棱10g,莪术10g,枳壳12g,当归12g,地龙15g,牛膝l0g,桃仁9g,生甘草10g,赤芍15g。水煎服,每日两次,连用两个疗程(月),并适当限制活动量(可扶拐下地活动)。
二期:肝肾亏损为主证。髋骨疼痛,持续不减,下肢乏力,关节屈伸不利,腰酸脊软。舌苔薄白,脉沉细。病机:外有所伤,久则内有所损。病至中期,不仅损伤气血,气血瘀滞,而且会致内脏病变。因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必先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而致下肢乏力,关节屈伸不利。X线表现为髋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变形塌陷,囊性变明显,有钙化出现。治宜: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方药:熟地黄24g,当归15g,党参15g,土贝母15g,蜂房10g、枸杞子10g,白芍15g,干姜6g,穿山甲10g,炙甘草6g,制马钱子1g。水煎服,嘱咐病人,严格限制负重。并避免受压力作用,以控制病变发展,促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尽快愈合。
三期:气血两虚为主证。髋骨疼痛,时隐时现,或彻夜疼痛,下肢痿软无力,神疲气短,舌质淡红,脉弦细。病机:久病而虚,气血化源不足,筋骨失荣,则下肢痿软无力。元气耗伤心血亏虚,故神疲气短。X线表现:髋关节间隙狭窄,股骨头塌陷明显,碎裂死骨形成,骨性关节炎。治宜:补气养血,兼补肝肾,方药:红参10g,黄芪30g,白术10g,当归20g,熟地黄12g,山萸肉20g,三棱10g,莪术10g,干姜6g,肉桂6g,炙甘草6g,制马钱子1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部分瘀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同时进行静滴血塞通400mg,15天1疗程。
骨蒸:将自制活血止痛散(药用:姜黄、白芷、栀子各200g,没药、大黄、三棱、延胡索各150g,冰片35g)敷于患处,用红外线灯照射,1次/天,每次30分钟。
钻孔减压术:能解除血管痉挛,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骨内压,使新生血管能顺骨孔长入缺血区。针对部分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开展此项手术。
其他辅助:中药药水浴。将自制活血止痛散用开水浸泡5分钟,然后倒入泡浴缸中,加热水适量,每天泡浴1次,每次60分钟。
2.1 疗效标准 痊愈:行走无跛行,髋关节无疼痛,下肢无短缩,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X线片示股骨头圆,髋臼无改变,骨小梁排列整齐;好转:临床体征消失,患髋功能轻度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圆,无坏死区,骨小梁排列较整齐;有效:患髋功能明显好转,过度活动有轻微不适感或痛感,X线片示股骨头不规则,坏死区缩小;无效:临床体征无改善,X线片示股骨头与原X线片相比无变化或加重。
2.2 临床疗效 患者96例全部获得回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2.2年。痊愈33例,好转33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7%。
3.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较为复杂 主要认为①创伤。因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性脱位或股骨头骨折等创伤原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使供给股骨头的血流中断,损伤后8h即开始坏死。如股骨颈向上移位达股骨头直径的1/2,则供应股骨头血运的上支持带动脉就会撕裂。据统计,约80%的股骨颈骨折会引起股骨头不同程度的缺血,最终塌陷者约30%。骨坏死与创伤外力、移位程度及治疗是否恰当有关。②非创伤因素。a皮质类固醇激素为我国股骨头坏死的最常见原因。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激素诱导脂肪肝的脂肪栓塞、血管炎、骨质疏松的压缩骨折、血液粘度增高等。b酒精性骨坏死在我国北方地区多见。可能与酒精引起肝内脂肪代谢紊乱有关。c非创伤性骨坏死的病因有以下假说,如血管内凝血学说、脂肪栓塞学说、骨内高压及静脉淤滞学说、微血管损伤学说、骨质疏松学说等,原因都是机械性原因、血栓栓塞和血管外压迫等阻断了血管的血流,导致缺血,最后出现骨细胞的坏死,股骨头血流量逐渐下降引起髓组织缺血,组织水肿,从而进一步使骨髓内压升高,导致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此外,骨坏死的发生经常存在高凝和低纤的高危因素,容易引起骨内血栓形成。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 内服中药组方原则以活血化瘀、温阳益肾为主。现代中药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度,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有效降低高血脂,防止脂质在髓腔内堆积。而温阳益肾中药又通过提高机体内分泌功能,增加体内性激素水平,达到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形成,进一步预防及治疗股骨头坏死。血塞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之功效。三七总皂甙对骨内高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能改善骨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增高骨血流,并改善骨内微循环及病理状态。本结果证实: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明显改善了血液高凝滞和高血脂状态,可能改善了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了骨细胞坏死和骨髓内脂肪细胞的病变程度,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形成,降低骨内压,从而中断骨内压增高和循环障碍致缺血性坏死的恶性循环,使股骨头血流通畅,代谢产物及时清除,缺氧缺血状态得以矫正,阻止和延缓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促进坏死骨修复和新骨再生。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思考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中医“骨蚀”范畴,各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特点都是因为气血不通,瘀滞而产生瘀血,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筋骨失养而股骨头坏死。因此,我们抓住“经脉瘀滞”的病机关键,确立活血通脉的治疗原则,中西结合,内外合治,全身与局部用药相结合,活血与补肾同施,发挥中西医综合疗法的优势,使病变股骨头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由于本疗法避免了手术存在再度创伤较大,远期疗效不佳及后遗症较多的缺点,同时又改变了单纯中医保守疗法Ⅲ期以上病人疗效较差,疗程较长的治疗现状,所以是治疗本病较为全面的综合疗法,可望提高治愈率,体现短疗程优势。可以认为,中西结合,内外合治的综合疗法,针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实质,中西优势互补,综合发挥,不仅能提高Ⅰ、Ⅱ期的治愈率,而且对Ⅲ、Ⅳ期的临床疗效也可以明显提高。
3.4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分析 无论创伤或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治疗修复过程应顾肾,“肾主骨”,肾气、肾精充盈才能健骨生髓,而“缺血、坏死”总与瘀血相关,因此补肾活血是标本兼治,切中病机。补肾活骨汤较长时间内服、整体补肾、局部通瘀,发挥治疗作用在循序渐进之中;患者静滴血塞通,可解除血管痉挛,溶通栓子,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骨内压,增加有效循环量,迅速使股骨头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骨内压,创造有利于新生骨生长、修复骨坏死的条件,重建股骨头血供。在外治法中,患者处于全封闭高温环境中接受中药蒸气浴,药物及高温作用,促进其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从而达到辅助治疗作用;中药药水浴既有全身的温通功效,又有局部的舒筋活血止痛作用。因此,中西结合的综合疗法,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10
1672-2779(2013)-05-0018-03
苏 玲
201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