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战芝 易光辉
(南华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衡阳421001)
医学机能实验学探索性试验的创新思考※
赵战芝 易光辉*
(南华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中心,衡阳421001)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高等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在医学方面,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成为了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医学实验中机能实验已经成为基础医学领域的一门独立课程,而探索性试验又是机能实验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培养实践能力还是创新能力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发展现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针对医学机能实验中的探索性试验进行分析,通过一些创新来推动医学教育领域的发展。
医学机能实验学;探索性试验;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医学实验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学机能实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我国许多高校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这三门学科的实验教学结合在一起,共同建立了医学机能实验室,这样就将实验仪器、实验地点和实验设备有效地统一起来,避免了实验室的重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和财力[1-2]。在教学内容上也发生着一些变化,例如对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都做了改动,甚至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建设,这些大胆的创新和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发展。
医学机能实验学在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分歧。例如由于在对医学机能实验学的学科内涵和学科任务上的认识不统一,使得不同的院校对其建设有所不同,有的院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而有的院校则以统管共用实验室的模式来建设。
探索性试验也叫设计性试验,它是医学机能实验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技能实验学最后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科学的逻辑思维配合实验方法和技术,对拟定研究的目的进行有明确目的探索性研究。探索性试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在传统的机能实验中难以实现的。
在对探索性试验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探索性试验带教压力大、带教人数少、研究课题多、实践周期长等因素使得实验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就很难普及[3]。其次是教师的积极性问题,由于探索性试验比传统的实验教学更加复杂,所以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但是在目前的政策上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鼓励,使得老师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够起到带头负责的作用。再次是实验教学条件的问题,由于经费等因素,使得学校的实验设备比较局限,只能满足大纲要求的实验项目,这样就使得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4]。
目前针对探索性试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首先逐渐转变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能力。其次是采取一些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对探索性试验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对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突出表现进行奖励,学校也可以设置相关的资金来鼓励教师对探索性试验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探索性试验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引进人才和培养青年教师来活跃整个实验教学,例如我们可以选择经验丰富,科研资历深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带教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壮大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学校的整个教学质量[5]。还可以让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在机能实验中心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然后再回到原工作岗位上,这样对学校开展教学和在探索性试验上有所创新都是十分有帮助的。最后是在实验设备上,我们要扩大投入,尽量争取课外经费来缓解资金的压力,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购买先进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同时注重设备仪器的维修保障工作,让机能试验能够正常运转,这样可以使得教学能够顺利地展开,让探索性试验教学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教学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也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索性试验的创新涵盖了老师自身的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在试验技术上的创新,当然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医学机能实验的探索性试验创新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之间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探索性试验的发展。
在医学机能实验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努力地使探索性试验成为一种大众普及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完善和发展医学机能实验学。
[1]鄢友娥,张郦,敖英,等.探索性实验推广和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药理通讯,2009,26(4):74-75.
[2]彭实,田曙坚,蔡炳新,等.对三所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废液量的统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59-163.
[3]李金莲,杨静,张慧,等.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08-1011.
[4]刘欣,郑开俊,温克,等.机能实验学课程的未来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73-74.
[5]赵善民,何显教,晋玲,等.实施开放实验室教学培养创新型医学人[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191-119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0.061
1672-2779(2013)-20-0086-01
苏 玲
2013-08-22)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课题[No:2012CY025]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