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眼病的机制浅识

2013-08-15 00:44:40余雅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0期
关键词:眼病经脉视神经

余雅璇 马 健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漳州363000)

针灸治疗眼病的机制浅识

余雅璇 马 健

(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漳州363000)

本文分析使用针灸疗法对眼病的冶疗效果。对于眼病使用针灸进行治疗,例如近视眼可以使用针刺睛明穴、攒竹穴、风池穴等进行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可以选用太阳穴、耳尖放血进行治疗,经观察针灸治疗均取得的良好的成效。使用针灸治疗眼病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属于安全的、无副作用的治疗,尤其针对青少年的近视眼,在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针灸;眼病;作用机制;效果

针灸的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全身穴位进行治疗,人体经脉有密切联系,通过针灸治疗无副作用,治愈率高。现在本文讲述通过针灸治疗眼病,现社会由于用眼卫生、用眼过度引发的眼睛方面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1],血性结膜炎,青光眼等,青少年的近视眼最普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患者关心的问题。

1 针灸与经络学说

针灸是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内经》中就有用针灸治疗眼病的记载[2],眼与奇经八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运用视觉电生理手段,电针身体的十二经络穴位,观察患者在针刺前、针刺中及针刺后的双侧图形视觉诱发的电位变化,对非经穴进行比较[3],结果表明:①眼与十二经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②十二经脉与眼的联系密切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经脉间存在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眼与心经、脾经、大肠经、膀胱经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③从针刺十二经脉引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效应来看,其中膀胱经呈现为易化效应,而其余经脉均为抑制效应;④针刺单侧经脉对双眼视觉功能引起变化,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对双侧一起针刺效果更明显。这一结果为针灸治疗眼病和选取穴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2 针刺对眼睛的影响

眼动脉是眼血循环的主要供应处,它是由颈内动脉分支而来,对全身性的病变和调节机能其作用很大[4]。眼局部临床和实验的观察证实了针刺可以有效改善颈内动脉和眼动脉的血流状况,可使血流速度正常化,针刺前后正常组与异常组χ2检验P均<0.05;并且针刺治疗观察到眼底出血眶区血流图变化较大,其流道变通畅,说明针刺有助于出血、炎症和水肿的消退;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的视觉通路状态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观察也表明针刺可增强组织代谢,活跃微循环,改善视神经缺血和缺氧状态,改善视神经、视网膜的血流灌注,在临床上针灸能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针刺后血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抗氧化指标等有明显改善,表明针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针刺治疗有助于视神经功能的恢复。通过针刺对各种眼部疾病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对治疗近视眼的研究显示了很好的疗效,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眼球的血液循环及促使睫状肌放松,从而提高视力。针刺穴位可以降低眼压,可以用此参考建立高眼压动物模型以及治疗青光眼。高眼压时模型兔视网膜水肿,静脉瘀滞,血管变细,经过针刺治疗后,兔眼压明显降低,视网膜水肿慢慢消退,血管纹理变清晰。视网膜血流量增强,能够提高视网膜琥珀酸脱氢酶(SDH)酶和ATP酶的活性,促进视网膜组织结构、超微结构的调整和修复。针刺能降低眼压,其降压机制在于通过降低交感视经兴奋性,发挥对血管的调节作用,同时使房水排出系统的平滑肌的紧张感下降,有利于房水的排出。从而产生降眼压的效应。

3 治疗方法

近视,古代文献称为“能近去远症”,他与远视、散光不属同类。一般采用针灸进行治疗时应首先进行穴位选择。承泣穴、睛明穴、风池穴、翳明穴、合谷穴、足三里是治疗近视的重要穴位,将穴位分为两组交替进行针灸,眼区穴宜轻捻缓进,退针时至皮下快速取出,用棉球按压一分钟左右,合谷穴、足三里穴、风池穴、翳明穴可以捻转或提插法进行针灸,间歇运针。留针大概30分钟左右,一般10分钟左右就会有效果。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针灸治疗法,首先选择耳尖穴,手指反复揉捏耳尖至充血,再将耳进行前折,一次性注射器点刺放血,一般出血4~5滴,病重者出血7~8滴,攒竹穴点刺挤出绿豆大血珠,睛明穴浅刺约4分左右,不能提插捻转,留针15分钟左右。每日1次,严重可以2次。反复治疗5~7个疗程基本治愈。

4 结论

眼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直接关系着人的正常生活,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治疗眼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使用针灸治疗眼睛疾病,可以通过对穴位的针刺,促进经脉运转,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相比激光之类的治疗方法,他治疗效果更明显,并且无副作用,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可。人体经络相互联系,针灸主要是通过对人体的穴位进行针刺,使经络畅通运行。目前我国通过针灸治疗已经治愈了眼科的很多疑难杂症,取得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段俊国,周华样,王晓莉,等.眼与十二经脉关系的视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医杂志,2008,37(8):488-491.

[2]杨光,李志勇,周颖,等.针刺对颈内动脉眼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9,16(7):11-12.

[3]富春,景宽,魏丽娟,等.针刺治疗限底出血症92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0,10(2):11-14.

[4]张宏,靳瑞,张家维,等.针刺对视神经萎缩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9,16(1):11-12.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0.047

1672-2779(2013)-20-0065-01

苏 玲

2013-08-19)

猜你喜欢
眼病经脉视神经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4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16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30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10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30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剑网3”经脉与武功系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