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杂质检查问题探究

2013-08-15 00:44:40郑朝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假药劣质中药饮片

郑朝霞

(江苏省高邮市药品检验所,高邮225600)

中药材杂质检查问题探究

郑朝霞

(江苏省高邮市药品检验所,高邮225600)

杂质;假药;劣质药;中药材

中药材在临床治疗上发挥着很大作用。中药材杂质检查环节非常重要,药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虽然中药材单纯检查出为假药的情况逐年减少,但是在中药材或是中药饮片中掺杂假药的情况不断增多,杂质超标情况也不断增多[1]。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某部分中药材资源缺乏,导致药材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切药技术及设备不断提高,很多中药材都被制作成了中药饮片,而很多掺杂物及杂质就可以经过粉碎成粉末状混入中药饮片中,通过外观很难辨别出真假;第三方面是治疗疾病的需要使中药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缺乏鉴别中药的方法[2]。这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也对公众健康带来影响。本文主要从中药材的现状、杂质检查方面入手,探究中药材杂质检查出现的问题,控制杂质含量,以确保药材质量。

1 中药现状

1.1中药标准降低制约中药发展中药其本身含有的成分复杂,而且很多具体成分现在还是个未知数。目前,也只有一部分中药的小部分成分通过指纹图谱得以确定,而大部分成分都还没得到确定。现在中药鉴别仅是通过老药工的双眼和双手来观察鉴定,缺少一个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而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药材炮制及药材本身,因为药材产地不同,其采收时间不同,炮制方式也会不同,因此很难指定一个全国通用的质量衡量标准,使中药发展受到制约[3]。

1.2中药饮片质量无保障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国粹,要保持中医药的声誉,确保药材质量很关键,因为药材质量关系着治疗效果的优劣。当前,中药饮片质量得不到保证,市场上时常出现药物以假乱真,用劣质药物充当优质药物。加工好后的药物存放不科学,因长时间没有光照而出现虫蛀霉变。我国药检部对中药饮片市场进行抽查发现,药片最高合格率仅为79%,甚至有些药片检查发现合格率达不到50%[4]。

2 中药材中混入的杂质

根据我国2005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规定,药材中混有的杂质主要指以下几类物质:①药材来源与规定相符合,但是其性状或者是药材部位与规定不相同。②来源与规定不相符合的有机质。③无机杂质,比如泥土、沙尘等。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杂质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植物中没有药效作用的部位;第二方面是药材在采摘、晾晒及加工等环节中混入杂物;第三方面就是人为有意地将杂物混进药材中。本文认为,在性状项目下是否对杂物进行描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来源与规定不相符的有机质及其他杂质,在数目较大或是杂质体积相对较大时,可对该有机质进行描述并作出总结;对于外来掺杂物质应对其性状进行描述并总结;如果药材或中药饮片中混入的杂质或是掺假物质性状与正品性状极为相似,或者是已粉碎而致使外观无法辨别时,可取少量采用显微观察或是通过化学实验、物理鉴别以证明该物质是否为杂质,并总结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植物药用部位作了明确规定,详细说明了植物药用部位、药物来源、炮制方法,因此药材样品中不能含有其他杂物。但是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许多药物、中药饮片都含有无用杂质或是混有非药用部位。

3 杂质含量评判及假药、劣质药认定

对于杂质和掺伪物质的判断,首先应该依据检验报告结构评判其是假药还是劣质药物,因为检验报告中的总结并没有对其做明确说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明确规定杂质标准的,要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鉴别判定,混入的杂质含量没有超出标准数值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对于杂质不符合标准数值的中药饮片及药材,都当作劣质药物处置。②对于来源与规定不相符的有机质或掺伪物,如发现中药中杂质含量严重超标,本文认为应当划分为假药范围。③对中药材中掺伪情况严重、掺假明显的饮片、药材,即使药材中有部分是正品,但是药材另一部分已混入了其他无用成分或是有害成分,应做伪品处理。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的国粹,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其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点,是经过长期生活、医疗实践,不断积累总结而构成的独特治疗方法。药物质量不好、纯度不高,轻者会导致临床医学用药剂量不精确,延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间;重者会致使病人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文探讨了中药材杂质检查,分析了中药材混入杂质的可能因素,并总结了判断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控制药材杂质含量,保证中药质量,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保障。

[1]朱晓红,朱婉贞,许宁,等.中药制剂中特殊杂质的检查[J].海峡药学,2011,(03):50-52.

[2]田立青.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杂质检查问题的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08):2957.

[3]李涛,刘光耀.中药饮片面临的质量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01):231-232.

[4]蔡翠芳,裴慧荣.关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炮制内容的商榷[J].中国药品标准,2009,(04):248-24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80

:1672-2779(2013)-04-0116-02

王志华

2013-01-11)

猜你喜欢
假药劣质中药饮片
山地盛果期劣质枣树改接换优关键技术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5:06
昆钢2500m3高炉使用劣质焦炭生产实践
昆钢科技(2021年3期)2021-08-23 01:27:38
新《药品管理法》施行后制售假药案件认定的思路转向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8
低产劣质枣园高接改优增效技术
劣质眼镜对眼睛的伤害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6
“朋友圈”销售假药花样翻新
中药饮片小包装探讨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