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馨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本溪117000)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
黄莉馨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本溪117000)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患者,均为门诊经胃镜证实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予雷贝拉唑10mg,日2次,克拉霉素250mg,日2次,果胶铋150mg,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日2次,疗程10天,治疗期间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腹痛情况。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胃镜,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并进行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78例中痊愈71例,痊愈率91.03%;有效3例,有效率1.84%;无效4例,无效率5.13%。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78例中幽门螺旋杆菌阴转76例,根除率97.44%。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痛疗效:78例中显效68例,显效率87.18%;好转7例,好转率8.97%;无效3例,无效率3.85%。78例中有8例(10.26%)出现口干、纳差、头晕、乏力;5例(6.41%)出现轻微皮疹,可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少。
雷贝拉唑;幽门螺旋杆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护理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重要因素,质子泵抑制剂加抗生素等治疗,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促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我院采用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78例患者,均为门诊经胃镜证实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胃镜活检胃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切片检测证实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中男35例,女43例,年龄为15~57岁,病程1~24年。
1.2方法雷贝拉唑10mg,日2次,克拉霉素250mg,日2次,果胶铋150mg,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日2次,疗程10天,治疗期间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及腹痛情况。疗程结束后停药4周复查胃镜,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并进行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1.3护理患者入院时病区护士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充分认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溃疡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讲解规律的生活及饮食调理对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要注意家庭预防;病人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病室内的洗手间及便盆要进行消毒处理;当接触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病人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要立即洗手,并用消毒液浸泡手部[1]。
2.1疗效标准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和症状(溃疡疼痛)改善程度判断,内镜检查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溃疡消失,瘢痕形成;有效:溃疡较前缩小;无效:溃疡无变化。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标准:胃镜下取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切片行组织检查,二者阳性,定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二者阴性,为幽门螺旋杆菌阴性。腹痛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腹痛完全消失;好转:腹痛较前减轻,不影响工作;无效:腹痛无缓解或加重。
2.2临床疗效78例中,痊愈71例,痊愈率91.03%;有效3例,有效率1.84%;无效4例,无效率5.13%。
2.3根除率78例中幽门螺旋杆菌阴转76例,根除率:97.44%。
2.4腹痛78例中,显效68例,显效率87.18%;好转7例,好转率8.97%;无效3例,无效率3.85%。
2.5不良反应78例中有8例(10.26%)出现口干、纳差、头晕、乏力;5例(6.41%)出现轻微皮疹,可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雷贝拉唑是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系统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该用量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使基础胃酸分泌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受抑制。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目前推出以质子泵抑制剂加抗生素等四联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案。我们选择以雷贝拉唑、克拉霉素、果胶铋、阿莫西林四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例,疗程10天,其结果表明: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78例中痊愈71例,痊愈率91.03%;有效3例,有效率1.84%;无效4例,无效率5.13%。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78例中幽门螺旋杆菌阴转76例,根除率97.44%。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痛疗效:78例中显效68例,显效率87.18%;好转7例,好转率8.97%;无效3例,无效率3.85%。78例中有8例(10.26%)出现口干、纳差、头晕、乏力;5例(6.41%)出现轻微皮疹,可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可以看出雷贝拉唑不良反应轻,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1]曾兰英.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消化性溃疡中的运用[C].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365-36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39
:1672-2779(2013)-04-0057-02
张文娟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