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裕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理论教研室,云南 玉溪市 653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对执政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而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所在,要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必须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新形势下,云南省玉溪市始终把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通过抓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集体经济等方式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科学化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国土面积15285平方千米,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达230余万人,农村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61.7%和32.27%,下辖红塔、通海、澄江、江川、易门、峨山、新平、元江、华宁等八县一区,共有73个乡、镇党委,88个党总支、7707个村支部,农村党员占全市党员总数的88.6%。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山地、峡谷、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地理位置复杂,而以农业和农村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玉溪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都很重视,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准确把握中央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勇于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好党员思想教育。近两年来,一是玉溪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群众利益教育。二是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玉溪市、县两级财政和自留党费每年安排700万元,保证了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和每个农村党员每年的教育培训经费不低于100元。筹建玉溪市农村干部培训学校,加大村组干部培训力度。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基层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2、坚持制度创新,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玉溪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制度创新,取得一定成效。江川县九溪镇在原来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制管理。这个管理实施后,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更加规范,支部活动逐渐常态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易门县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不断健全机制、强化措施、深入推行、科学运用,进一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初步形成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格局;澄江县深入推进“一线工作法”,提升镇(街道)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在抓班子、带队伍、创业绩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3、坚持科学的选人机制,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2011年,一是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严肃换届纪律、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监督,选出一批年轻化、素质高的带头人队伍(全市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成员548名,其中35岁以下的266名,占48.5%,36岁至40岁177名,占32.3%;大学以上学历434名,占79.1%,大专学历107人,占19.5%。)。二是通过下派、招考、跨村任职等形式,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来源渠道。三是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把村组干部岗位补贴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村组干部待遇,确保村干部待遇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解决后顾之忧,保证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稳定。
4、坚持科学设置和管理,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进农村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是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得到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新的社会组织(农村合作社)和非公经济组织(非公企业)大量涌现,突破了传统的以地域或单位为主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条块限制,给党对该领域的覆盖增添不小的难度。玉溪市各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调研,摸清各专业合作社、协会类型、产业规模、社员数、党员数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成熟一个、组建一个支部,党员人数少于3人以下采取挂靠组建的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和非公企业党组织成立后,对党员实行在居住地和合作社(协会)、企业党组织接受“双重组织生活”、“双重管理”和“双重考核”的“三双”管理,既保障了合作社(协会)、企业党员的意愿,保留了其在村(组)党支部的党员民主权利,又通过合作社(协会)、企业党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实践证明,党组织的建立,强化了党的方针政策在新社会组织中的宣传、贯彻,健全完善了规章制度,促进了专业合作社、协会的稳步健康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党组织工作设置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5、坚持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玉溪市农村基层党组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适合本村、本镇提升农村经济的路子,实现了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方式:一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江川县明星渔洞村盘活原有集体企业,发展了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对明星渔洞、桔子园承包方式的改革,承包费提高到230万元;对碧云寺公园加强修整,完善经营管理,每年门票收入达70多万元。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华宁县盘溪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热区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扶植精品冬早蔬菜、“三棵树”、养殖业等农业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柑橘产值7718.7万元,超过冬早蔬菜,成为盘溪最大的农业产业;柿子产值达1380.3万元,成为山区半山区农户的“致富树”;坝区蔬菜复种面积、夏秋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值由2006年的1525.9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7105.07万元,增长365.6%。高海拔山地蔬菜种植也有了较好发展,形成了规模连片种植,种植业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调整。三是建专业合作社。截止2011年底,玉溪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41个,社员3.28万人,带动农户30余万户,实现产值6.6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玉溪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玉溪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建科学化方面的确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地区、党支部之间存在差距,在推进过程中表现出不平衡,出现一些问题,成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发展的桎梏,成为提高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制约因素。
1、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有待加强。当前,农村已取消各种税费和实施林权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减少,缺乏必要的纽带,再加上部分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缺少资金支撑,导致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延伸点建设工作进展缓慢,依托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员书屋藏书较少,发展地方经济和举办各项公益事业很难开展。党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缺乏资金保障,为村民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不多,与广大党员群众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致使党组织的影响力明显减弱,甚至个别村党支部的号召力还不如宗教组织的影响力。
2、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能力有待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雁,是决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好坏的关键因素,对其能力的要求较高,但部分领导班子却表现出“四个不适应”,一是素质和能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会说不会干”,或“会干不会说”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思想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不适应,缺乏“闯劲”和“干劲”。三是领导科学发展经济的能力与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不适应,致富门路少,办事无招法。四是单一的工作方法与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导致工作难落实、难开展。
3、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在部分农村党员中出现了“三化现象”,一是部分农村党员由于年龄老化,加之文化教育水平低,身体弱,很难在农村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个别党员党性弱化。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心浮气躁,作风懒散,进取心和实干精神不够强。三是发挥作用减化。个别党员对村集体的活动或事情不情愿参与,在广大群众中起不到带头作用。
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认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来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过程。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科学的制度作保障,科学的方法来推进。据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应当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推进。
1、在理论武装中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第一要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据此,农村基层党组织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党员,才能打牢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基础,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只有坚持在工作大局下有所作为,自觉主动为中心工作服务,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才有实效和正确的目标。
2、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稳,则天下稳,农村和谐,则社会和谐,农村发展,则国家强盛。提高农村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必须跳出“就党建抓党建”思维模式的束缚,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放在首位,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解决村级党组织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只有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原则,加大“三农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中应抓住四个关键点:一要抓好科学发展。对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落实关键举措让其发挥作用。二要抓实结构调整。充分开发集体资源,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业、养殖业,推动农业向规模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几品”的特色主导产业的新格局,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三要抓牢招商引资。尽快突破行业、产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界限,千方百计想办法、寻门路、找项目,积极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创办园区,兴办实体,实现财政增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目标。四要抓住结对扶贫。积极采取政府帮、骨干企业扶、经济强村引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3、在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中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是一项基础性工程,牵涉到的党员点多面广,素质能力差异大。一是应着眼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二是着眼于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的学习教育新机制和新途径。三是着眼于进一步抓好制度的创新和完善,积极探索依靠制度管理党员的新路子,努力提高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的工作水平。四是应着眼于改善党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坚持把重点放在生产、工作一线和高知识群体、致富能手、优秀青年和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五是致力于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教育、考核方法的创新,把学习和受教育的情况同党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相结合起来。六是致力于对农村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激励、优秀党员荣誉津贴和贫困党员的帮扶、“党员政治生日”和对落后党员的警示等等方面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4、在党群互动中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我们不能将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孤立地看作一项党建工作,而应该放到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宏观视野中去审视,需要通过实现党内民主与群众工作的统一与互动,不断在汇民意、集民智、聚民力中形成对农村党建的规律性认识。一是要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与互动。党的建设以党员为主体,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主体,要保障党员党内民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二者不能偏废,将其统一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逻辑关系之中。二是要实现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统一与互动,一切为了群众是农村基层党建的价值所指,一切依靠群众是农村基层党建的根基所在,一切依靠群众的终极目的还是一切为了群众。只有深化认识党群互动这一逻辑规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