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小康战略的新要求与全面提升小康水平

2013-08-15 00:44刘燕屏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文明

刘燕屏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 教务处,湖南 永州 425000)

立足历史和现实,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深入规划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蓝图。“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为深化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内容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铺平道路,有利于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中国梦”。当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必须深入研究我国小康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小康发展新要求,全面提升各项小康发展指标。

一、“小康”的评价及时代新要求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对小康社会的评价也日趋科学。

1、最初的经济指标评价。1991年,国家统计、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 50%。(10)成人识字率 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课题组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16个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到2000年,尚有三个指标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实现85%;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5克,实现9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实现80%。分地区来看,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同时,该课题组也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是有区别的,首先就在于范围不一样。他们认为,上个世纪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建设小康社会侧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的水平。而现在,我们在小康水平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有新的标准,其中最基本的指标是:一是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①但是,他们制订的小康水平的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十项指标过于侧重经济指标,还没有提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理念的逐步深化。“小康”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最早提出的。由于这一战略主要以翻两番的经济指标来体现,看起来好像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战略”,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它的社会性特点。实际上,“小康”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战略,它既以经济为中心,又不局限于经济方面。1984年,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他说:“翻两番的意义很大。这意味着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如果用于科学教育,就可以开办好多大学,普及教育也就可以用更多的力量来办了。”“真正到了小康的时候,人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我们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间题,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②因此,“小康”战略是包括经济、国防、教育、科技、文化和法制等全方位的社会问题,是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此后,历次党代会都对“小康”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即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又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3、时代发展的新要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从以下5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新要求,全面准确理解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确立小康社会建设的科学评价指标,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③

二、全面提升小康水平的对策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促进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勾画出我国扩大国内需求的基本框架,标志着我们对大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我国经济应走以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规模,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从而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这部经济学巨著中提出了“国内市场支持大国产业发展”的命题。他分析问题的逻辑思路就是,大国市场广阔,可以促进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支持制造业发展。李克强同志指出:“从国际经验看,以内需为主也是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可以依靠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和形成规模经济。比如,在1981—2009年间,美国的总需求中内需占据绝大部分,国内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且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以内需为主是典型的大国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也应走以内需为主特别是以消费需求为主的大国发展道路。

2、推进法治进步。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法治在最大程度上有益于公平正义的实现,也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以人为本”,保障个人的生命、自由、财产与尊严。从本质上讲,有人才有城市、国家,人不是为国家、城市而存在,相反,国家、城市是为人而存在。正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言:“如果国家不能为个人增添安全、自由和私产保护,那么要国家这个怪兽做什么呢?”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用法治来约束国家权力,将“权力关进笼子里”,防范公权力随意侵犯公民权利。法治一方面通过将权力赋予给政府,让其有所作为,维护公共秩序、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约束政府,让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正当程序来行使权力。要通过提升法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推进法治,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强化监督,确保人民权益,实现依法行政,促进公正司法。

3、打造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因为有了文化,我们才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因为有了文化,我们才能被打倒时能再次的站立起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企业和个人来说,都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国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战略,从大的层面讲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小的层面讲得看我们是否有叫得响的文化作品、我们的创意产业是否位于世界前列、我们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能否输出海外。我们要深入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切实提升文化繁荣的各项指标,努力打造文化高地,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和文化竞争力,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

4、着力改善民生。从孔子所言“致中和”,到墨子提出“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理想。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之要。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器”。改善民生不是面子工程,也不只是雪中送炭,而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决定性因素。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既是为了改变不计代价、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民生投入不仅仅是“支出”和“负担”,更是一种长期投资。现代经济一定程度上就是“信心经济”。改善民生,保障的其实是一种不确定性,稳定的是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果社会民生事业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社会稳定,也会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改善民生是衡量政府职能转变的“尺度表”。在近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党将保民生提升到了与保增长、促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必须加快由“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

5、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涵体现在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意各种利益之间的协调与公平;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要求致力于消除经济运动对自然的过度掠夺和索取,逐步形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认同自然价值,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价值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在发展方式、战略布局、开发保护等方面做出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在发展方式方面,主要是实现两大转变,即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劣扩张的发展方式向集约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变;在战略布局方面,主要是对国土空间做出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布局,确立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法律地位,使其他各种规划在其框架下制定和完善。在开发保护方面,主要是沿江、沿边、沿海、沿线以及内陆开发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确保国家生态屏障和生态体系的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一篇大文章。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不衰,尝尽悲辱而自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13亿中国各族人民一定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续写更加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新史诗。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官员开列“小康社会”16条基本标准》,《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9日。

②《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84年 10月 22日),《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88、89页。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8日。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文明
我家的小康
请文明演绎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漫说文明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对不文明说“不”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