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弘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在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逐步形成了一种对每个人都有着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这就是修身文化。”[1]这种文化是关于自身修养的文化,其中心思想是强调修身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修身来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这不仅是个人炼就为人处世的基本功所需,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环节。许多优秀的传统修身文化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历史上留下高尚品质与铮铮气节。时至今日,许多优秀传统修身文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在全面建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仍然对人们有着积极的激励和引领作用。青少年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希望之星,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用优秀传统文化激励自身成长,既是对中华文化血脉的传承和对民族向心力的增强,也是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下对精神世界的“慢”滋养。
在古代,修身文化所探讨的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一是养心的问题,内心修养是儒家修养观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孟子开始,儒家学者就注重在内心上下功夫;其二是习行的问题,习行是重视后天身体力行的修养方式,这种偏重于外向型的修养方式由荀子所开创;其三是处理天理人欲的问题,《礼记》最早提到这一问题,张载将其作为修养观的内容并予以阐发,此后便成为普遍讨论的问题。从古人探讨修身的内容、视角、方式等方面来看,传统修身文化又体现了四个鲜明的价值取向。
古代学者讲修身,以道德自律为根本,把修身当作一个人的自觉行动。这种自觉行动是一种严于律己的主动行为。孔子讲修养,最为注重道德自律,他强调“修己”,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等。“修己”就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强调道德自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是一个人毕生不懈的追求,他提出“学”、“思”、“行”三方面修养路径,把“恭、宽、信、敏、惠”五种德性作为仁人的美德,明确了道德自律的标准。墨家的修养观注重后天的修行和功利的原则,道家的修养规则倾向于超出人世间道德伦理范畴的神秘主义。然而,无论倾向于外在,还是倾向于内在,注重道德自律作为传统修身文化的底蕴,是众多古代学者的基本出发点。
内心修养是古代儒家修身的重要方式,最早源于孔子,但孟子做了较大地发挥。他发展了孔子“省”、“思”的内心修养方法,注重在内心上下工夫,强调“尽心”、“寡欲”、“养气”、“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孟子强调,道德修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个人都应该坚持修养。董仲舒对孟子“寡欲说”进行发挥,认为人性有三品,为了使人改恶从善,应当注重教化,使人的情欲不得超过合理的范围。魏晋时期的思想家王弼提出“静则全真”(《老子注》六十章),强调主静可以使人保全真性,主张竭圣智、去巧伪,以无为用。无论董仲舒强调情欲的克制,还是王弼强调“静”的作用,都是以内心修养为起点和重点的,包括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人所说的存心、大心、求放心、养气、居敬等,都是侧重内心修养。
孔子的修养观注重习行践履的作用,而这一点由荀子展开。荀子对于修养,注重外在行为的制约,强调礼在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遵守礼的规范,才能达到道德极致的圣人境界。他相信人的道德是可以通过学礼而达到很高的境界的,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认为,“行”能够使所学的东西更加明了,他所说的“行”尚未脱离道德实践的范畴,但强调“行”的重要性,是传统的知行观念的一大进步。扬雄也强调后天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学可以修养人性,视、听、言、貌、思都是人性所具有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否能够正确运用,主要在于学。学可以使这些能力正确发挥,不学就会走向邪路。陈确重视后天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是天所生,要保全善性,必须经过教养,后天的染习造成了人性的善与不善,因此在行动中一定要善于习。
义利问题是中国传统修身文化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主张义利统一、以义导利、见利思义是主流的观点。孔子是较早探讨这个问题的思想家,他讲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他的主张是在求利的同时要顾及义,在坚持义的原则下取利。对孔子而言,义更为根本一些,故他“罕言利”。孟子系统发挥了孔子的义利观,指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在生之利与死之义二者只能择一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舍生取义。人们常说“孔仁孟义”,“义”的确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墨家关于义利之辨的看法是“义利同一”,墨子有“万事莫贵于义”的论述。相反,法家把功利主义推向极端,采取了重利弃义、强权专制的治国方略,这种主张虽然引导秦国统一了天下,但秦国的迅速瓦解,也使得后人在义利问题上倾向于儒家的思想。义利之间的辩证统一反映在修养观上,见利思义就成为最为基本的追求。
传统修身文化绽放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岁月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精神修养的高度重视和对高尚人生境界的追求。抛开其历史局限性和鲜明阶级性,许多传统修身文化展现了独特的传承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散发着时代的芬芳。它与当今时代的融合,集中体现在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顺应和统一。这种统一性也彰显了传统修身文化在实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为空间。发挥好传统修身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引领作用,必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准,把握好传统修身文化与其的统一性,这是传统修身文化真正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为师为范的根本前提。
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贯穿于传统修身文化发展的始终,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长期讨论的问题,其实质是为人生确立一个最高的准则和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为人生确立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境界。思想家们始终是以较高的伦理境界作为人生的希望与寄托的。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自我激励和约束意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涌入青少年的头脑,缺乏自律意识和境界追求很容易让青少年偏离正确的成长轨道。强调精神境界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把传统修身文化对高尚境界的追求贯穿到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始终,这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修心、践行”的指导作用,让“自律、自省”成为青少年成长的自觉行动,返璞归真,在时代的发展中准确把握行为准则,最终达到修身成才的目的。
传统修身文化追求的三大和谐是人际和谐、群体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大和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人从修身做起,实现人际和谐,这是人类和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群体和谐,这是人类一切和谐的核心。最终实现天人和谐。”[2]这是传统文化对于宇宙间一切和谐的最高理想。传统修身文化通过强化个人修养来提升精神境界,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自身的和谐发展,并推动青少年以自身和谐为出发点,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际和谐;有助于发挥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群体和谐的实践者;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理义是传统修身文化中的高层次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基本理念。理指道理,义为处事之宜。“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孟子·告子上》)“义者循理。”(《荀子·议兵》)国无理义无法立国,人无理义无法立人,这是传统观念中的为人处世之本,是道德文化的凝炼。重理义,就是看重公理与正义,尊重社会道德规范,讲求行事准则。当今时代要重理义,就是重党的十八大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祖国繁荣、人民幸福所必须具备的责任意识,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标准,重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基本规范要求。青少年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希望,希望即是一种责任,责任也是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应将传统修身文化对理义的推崇与青少年理论武装和责任意识教育相结合,让青少年明理义、知是非、讲原则、重责任。尤其应明确,青少年的责任既包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也包括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城市的责任。青少年只有把责任意识作为一种基础思想和道德自觉,才能在成长中和成熟后有力地承担应有的责任。
发挥好传统修身文化对青少年的正向引领作用,不是在修身文化同青少年间进行一个简单的传输,而是需要架起一座桥梁,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修身文化的认同和喜爱。现实情况是,传统修身文化同青少年的文化兴趣取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体现在传统修身文化本身的历史特点上,也体现在青少年文化选择的时代特点上。在认识到传统修身文化本身存在的价值和魅力的基础上,按照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机理,对传统修身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有助于增强其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使其教育引领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青少年群体的交流聚集体现出新的特点,他们更喜欢在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上获取知识,形式更具时尚性、灵活性和互动性,不再愿意原封不动地被动接受传统文化,即使是关注了传统修身文化,也是选择其中自己比较认同、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应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新变化,把传统修身文化理论与历史故事相结合,同现代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相联系,借助新兴媒体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传播。在教育内容上对传统修身文化不能简单地移植使用,要经过创造性的转换,与时代精神对接,以鲜活生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传统修身文化呈现在青少年面前,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其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传统修身文化多以文言文为载体,显得有些晦涩难懂,而其产生发展的本身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使青少年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在快节奏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前,青少年投入更多的智力和精力成本去主动接近和接受传统修身文化的几率相对较低,只有把修身文化平民化、草根化,把它们从神秘的世界拉到现实的生活中,降低青少年对传统修身文化的获取门槛,才可能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真正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对培养和塑造他们的品质和人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他们身上的一切表象都与社会现象对其的影响有关。传统修身文化的传扬也是一个社会共同尊崇的过程,不可能脱离整体社会环境而对某一个群体有过多的继承期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需要社会示范,通过社会崇尚来增强青少年对传统修身文化的接受兴趣。对传统修身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应广泛运用各种形式的介质和资源,这样更易于发挥其对青少年的熏陶和影响作用。这些介质和资源既存在于家内、校内,也存在于社会空间,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
在我国这个十分注重修养的国度里,面向青少年开展传统修身文化教育有着良好的环境优势和文化基础。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条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把握好青少年喜爱的教育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使传统修身文化这一历史瑰宝在当今时代重放光彩,使其真正融合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整个历程,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引领作用。
精心筛选教育内容,使跨越时代的文化精华走进当代青少年领域。传统修身文化系统庞大、内容繁杂,既有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高尚文化,也有统治阶级对人们实行思想统治的落后文化。运用传统修身文化首先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必须着力将优秀的、适合现代青少年的经典传统修身文化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来,有效发挥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正向引领作用。例如,将传统修身文化中对道德自律的倡导、对修心的推崇、对理义的追求等内容认真筛选出来,并根据现实社会特点来丰富其时代涵义,让青少年真正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修身文化的深刻寓意,从而在传统修身文化的激励下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推动教育起点低龄化,循序渐进地发挥文化渗透作用。用优秀文化熏陶青少年就要早起步、起好步。从小就用优秀传统修身文化去培养,会使青少年有一种陪伴成长的浓厚感情和理所应当的文化自觉,这更有助于扩大传统修身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应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年龄特点,打造传统修身文化课程,编撰具有浓郁修身文化特色的书籍,创作各种传播传统修身文化的作品,让青少年从小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修身端行的主动意识。
用好新媒体等教育载体,创新传统修身文化教育模式。应着力适应青少年信息生活的新形势,用现代化方式传播传统修身文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他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在传统修身文化的传扬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载体,探索开展以传统修身文化为主题的网络赛事,建立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富的主题网站,将传统修身文化典籍、经典文化作品、口耳相传的修身故事等,与现代化的新媒体手段相“嫁接”,让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受到传统修身文化的熏染。
抓好教育契机,使传统修身文化魅力在青少年中得以全面释放。实践证明,在时代的重要节点、人生的重要阶段开展教育活动,将会让青少年留下深刻的思想烙印,也会对青少年产生更加深刻的思想触动。利用好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等教育契机,把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生动的历史故事贯穿于其中,将会使青少年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深的记忆。在孔子诞辰日举行的尊师敬贤活动,在重阳节开展的敬老孝亲活动,在成人节举办的传统成人礼,都是重要的青少年契机教育例证。这些方式有助于挖掘传统修身文化的内涵,使其走入青少年的心灵空间,让青少年在深深的触动下默默践行。
形成教育合力,建立传统修身文化社会协同倡导机制。在传统修身文化的教育中,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这是推动青少年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所必须采纳的基本路径。传统修身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孝亲、明礼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家庭拥有百姓生活最生动的场景,也是青少年教育的最佳课堂。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的同步,可以促进青少年教育效果的提升。学校可以将传统修身文化引入校园,将课堂教育和校园管理与传统修身文化紧密结合,使其成为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社会应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修身文化,充分利用社区这一基本生活单元和大众媒体这一信息平台,把优秀的传统修身文化传送到青少年的生活空间里。要注重发挥好传统修身文化研究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支持它们把传统修身文化方面的知识传递给广大青少年群体。
[1][2]曹德本:《修身治国平天下》,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692、6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