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振华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北京100089)
2006年,社会工作职业化相关政策的出台,既为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即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需要考虑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素质要求,需要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做出回应。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民办社工机构成为吸纳体制外专业社工人才的主要渠道。自2009年以来,北京市已组建了三十余家社工事务所,它们已成为专业社工人才就业的重要平台,其服务功能和规模效应逐渐得到体现。社工事务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发展的职业化,但同时也对社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从业要求。社工事务所中的专业社工所受到的专业训练和教育是否使其具备了工作岗位相应的能力要求?他们在服务提供中面临着什么样的专业教育诉求?从社工事务所的一线社工的服务实践和服务体验出发,如何反思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在社会工作职业化背景下如何发展社会工作教育需要回答的问题。
目前,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焦点主要是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问题、解决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数为理论思辨性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比较缺乏;更多的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去分析、观察和总结问题,而鲜有从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工作教育。笔者以从事专业社工服务的社工机构及其一线社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和深入访谈的方法,透过一线社工的服务经验和服务感受分析北京市社会工作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社会工作教育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工作职业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新的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09年北京市西城区成立的Y社工事务所和M社工事务所以及这两家社工事务所的社工。Y社工事务所以残疾人康复服务为主,M社工事务所以老年社工服务为主,它们在北京市属于成立较早的社工事务所,经过三年多的发展,这两个社工事务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其服务实践和服务经验的研究能够获得较为充分的资料。笔者对两家社工事务所的8位社工进行了深入访谈,其中有两位是机构的负责人,6位是一线社工。这8位社工均是北京市各个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的工作时间为1~4年,是北京市第一批在专业社工机构工作的社工。
Y 社工事务所的4个老年社工服务项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其中养老机构社工服务和日间照料社会工作服务这两个项目运作得较为顺利。以某老年公寓社工服务为例,社工能够运用社工的价值观、知识和技巧,在对老人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的三个直接工作方法,充分整合机构内外资源,为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从而提升了老年公寓的服务品质。
在上述老年公寓工作的专业社工L毕业于北京市的Z学校,该学校在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工L表示,她在学校所受到的专业训练使她具备了从事老年社工的基本能力,从而能够胜任当前的工作岗位。“学校的训练使我们更加具有专业敏感性。在做社区探访的时候,不仅仅是陪老人聊天那么简单,聊天的同时还要能够关心老人的安居,能够观察到老人的情感,知道他和子女的关系。”Z学校社工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运用模拟、实验教学、体验式学习等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理论和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实务能力。
通过对两家社工事务所的社工的访谈可以看出,北京市的一些学校在社工教育中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注重于培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服务兴趣或者加强对学生某种实务方法的训练,如有的学校注重学生在个案工作方面的系统训练,有的学校的课程设置注重提高专业化程度,在学生高年级阶段对其进行不同服务领域的专门化理论与实务教育训练,这些都使得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从事社会工作实践后受益良多。
1.社会工作教育未能与本土实践充分结合
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在发展道路中一直存在着如何使源自西方文化脉络下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技巧与我国国情、文化相适应的问题。随着社会工作教育的深化和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获得了很多参与社会工作实务的机会,在建构本土化社会工作方面获得了初步的经验,但是社会工作教育如何全面而深入地实现本土化还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在这一现实状况下,学习了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模式的社工专业的学生,在参与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中就面临着如何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单纯是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而是如何将所学到的根植于西方文化情境中的知识和技巧在本土的文化情境中创造性运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虽然需要一线社工通过自身的实践去探索,但是也需要社会工作教育者的努力和探索。
在M社工事务所工作的专业社工L就明确地表达了对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期许:“很多课程中的东西我都觉得过于理想化,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比如,大陆的社工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资源整合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这些我们都特别需要老师去指引。”
2.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精神康复服务、心理支持服务和医务社工服务这些对社工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服务领域,Y和M社工事务所的一线社工常会面临很多问题,出现了社工的实务能力和服务要求之间的矛盾。有的社工在面对精神病患者时,不知如何开展治疗性的服务,有的社工在开展医务社工服务时,因为个案工作难以开展,无法取得成效,产生了很强的受挫感,最终选择离职。
在面对精神康复、医务社会工作这样需要更为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服务领域时,社工们普遍感到无所适从。因为他们所受到训练的专业化程度有限,有的学校未开设相关实务课程,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在知识系统方面不够全面和深入,学生在实践中也很少接触到这样的服务对象。社工在面对精神病患者、独生子女丧子家庭等一些问题程度较为严重的服务对象时缺乏相应的服务能力,尤其在治疗性服务方面感到难以胜任,这与他们所受到的社会工作教育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社工在细化的服务领域和对实务能力要求较高的服务领域难以顺利开展工作,这不仅降低了社工的自我效能感,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对社工服务成效的评价。
3.一线社工缺乏有效的督导和在职培训
Y社工事务所和M社工事务所是北京成立较早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它们的社工都是清一色的刚刚走出校门的缺乏经验和阅历的年轻社工,可以说,他们是北京第一批在专业社工机构内从事专业社工服务的社工。他们工作的最大困难就在于缺乏前人经验的借鉴,一切都需要自己去摸索,所以特别需要督导的支持。“做社工有时候是以很小的力量去啃很大的骨头,我们特别需要督导的专业支持和情感支持。虽然我们学校的老师能够给我们很多支持,但是我总觉得大多数还是缺乏实务经验,有时候给我们的支持并不够。”Y社工事务所虽然有自己学校的老师作为后盾和支持力量,但是仍然缺乏有效的督导,因为专业老师的实务经验也不足,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指导,而对于一线社工来说,对实务督导的需求尤为迫切。
一线社工不仅缺乏有效的督导,而且也缺乏在职培训的机会。面向专业社工的社工服务培训还比较少,有些培训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内容不够深入,不能帮助社工解决实务中面临的问题,所以,社工事务所的社工都很希望有机会系统地接受一些课程的训练,或者能有机会学习到港台或国外的社工工作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弥补自己在实务经验方面的不足。
随着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的发展和职业化的确立,随着社会问题的突出、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需求的逐步增多,服务市场逐渐扩大。“目前中国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为老年人、残疾人、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服务、社区矫正等领域,这些特殊群体和服务领域迫切需要能直接服务于这些领域的、有很强的实务能力、能担当一线社工的专项人才”[1]。从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趋势来说,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分化会不断加深,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也会不断细化,社会工作教育必须提前应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教育的转型,加强社会工作的专才教育。
虽然我们并不是全面倡导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从原来的通才教育模式转为专才教育模式,但是必须提高专才教育的水平,以适应不断深化的就业市场和服务需求。这就需要建立以实务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探索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应当将社会工作教育目标定位为能力培养,以此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职业需要,合理制定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的比例,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分专业方向开设社会工作共同性课程与特色课程。课程设计应当从学校的专业定位和社会需要、学生就业需求出发,侧重培养某些领域如医疗服务、残疾人服务、精神康复服务的社会工作者,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某些特定实务工作领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细化的就业市场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注重对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行实践为本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行动研究能力,使课程内容更加切合中国实际,从而提升学生运用社工理论和知识解决本土问题的能力。“增加实务方法类课程、辅导实践技巧类课程,加大实务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重,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开设诸如社会事务管理、社会项目管理等课程,培养能从宏观上处理复杂事务的专业人才,提高项目挖掘和获取能力,提高资源发现和调动能力”[2]。
随着社会服务领域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工作教育模式的构建,“应当按照社会的人才需求,在对专业能力研究和细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教育策略,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术团队建设、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政府学校社会机构的多元合作模式建设、学生能力考核体系建设等。通过这些努力,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在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下,必须实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转变。
从课程设计背后的教育理念考察,可以看出我国现行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计属于技术理性式的专业教育范畴,这种模式十分注重课程的规范化、体系化、学科化,课程体系的研制、设计以“专家”意见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以及教学双主体的理念,而且缺乏弹性的课程设计空间。为此,应当在以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的反思和改革。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要结合与考虑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学习过程的自主构建者。为了实践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当以实践为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实习等方面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社会工作教育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对全日制在校生的教育,还包括对已就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行的培训。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过程缺乏职业性,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高职院校职业性都不强,由于种种原因对实习和实践的课程的时间分配都明显不足,在深入社会的实际训练工作方面有很多欠缺。职业训练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肤浅,具体操作很难做到位,学生的职业技能自然也无法养成。鉴于目前一线社工经验缺乏、专业技能不强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在职社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针对其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特殊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培训和教育。对在职社工的教育和培训,建立督导制度尤为重要,有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督导不仅能够为专业社工提供专业支持,而且可以提供情感支持,成为专业社工在面临困难和问题时的强有力的后盾。
[1]王立红 周光亮:《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谢 敏:《就业能力提升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载《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孙静琴:《论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构建》,载《社会工作》,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