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明
(镇江日报社,江苏 镇江 212001)
2012年底《咬文嚼字》发布“2012年十大流行语”,“正能量”位居榜首,很快“正能量”成为13亿国人最爱的词汇之一,使用者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201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认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1]事实上,人的内心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而当负能量不断滋生,消极情绪左右支配着个人行为时,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必然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报纸在内的媒体更需要站在建设性的立场去疏解矛盾、弥合对立、凝聚共识,通过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2]
近年来,在如何传播正能量方面,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作了些实践和思考,体现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道义担当。
2013年初,南京军区蔡英挺司令员、郑卫平政委分别在《镇江日报(内参)》、《用赤情真爱谱写生死感动,用奉献精神践行军人价值——“大义兵丈夫”事迹在军地引起强烈反响》上作出批示:“这就是正能量”,“事迹很感人”,“要组织采访和宣传”。
蔡英挺、郑卫平批示的报道主人公,叫皇甫辉勇,驻镇江73056部队普通士官。他来自农村,虽家境贫寒,却不计个人得失,立志投身军营,报效祖国。镇江日报社、京江晚报社记者在采访中,捕捉到皇甫辉勇的感人事迹后,分别发表长篇通讯《当代军人楷模:皇甫辉勇》、《“80后”士官善举温暖镇江城》,并作了后续报道。一个用奉献精神践行军人价值、用赤情真爱谱写生死感动的当代士兵楷模,跃然纸上,读者从皇甫辉勇身上感受到了正能量。2月份,皇甫辉勇被中国文明网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每当平凡的生活中出现不平凡的草根英雄,《镇江日报》、《京江晚报》总是不惜版面,大张旗鼓地进行连续宣传报道,放大新闻传播的效果。
2010年4月11日,江苏镇江市南门浴场老板施玉亮在发现小偷盗窃他人财物时,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镇江日报》、《京江晚报》连续推出多篇报道,宣传其感人事迹。施玉亮先后被追授为镇江市“见义勇为好市民”、“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当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近年来,《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还及时报道了“最美女护士周好”、“最牛女环卫工孙玉芳”、“中国好人”张晓春、“最美90后理发师季康”等“草根英雄”。正是因为及时捕捉了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树立了一个个“草根英雄”的感人形象。他们身上释放的正能量,为“大爱镇江”品牌的建立,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内涵。
在众多正能量中,公益慈善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量。倡导公益活动,发扬慈善事业,是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在新闻实践中,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十分注重打造公益品牌,积极参与各项慈善事业,为激发与传播正能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报业集团“月末公益活动”,是镇江日报社大力发挥党报优势,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出的公益行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确定为志愿服务活动日,每次活动《镇江日报》均以整版篇幅报道,已成功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市慈善总会救助人群、回访“大爱之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主题活动。
有难大家帮——慈善互济保障项目,是由《京江晚报》和镇江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市城管局联合创立的公益活动品牌。“社会儿女”帮扶空巢孤老行动,则发端于2008年,也是由《京江晚报》联手“镇江交友网”组建的“社会儿女”关爱空巢孤老志愿者团队,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400多人,主要为空巢孤老提供以精神层面为主的帮扶服务。
“社会妈妈”助学活动历史最为悠久,2003年,收养弃婴小露的爱心奶奶去世后,小露的抚养与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率先报道此事的《京江晚报》和镇江市妇联承担起小露的“社会妈妈”职责,此后,“社会妈妈”助学活动的人员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延伸。目前共有700多个团体组织、家庭2000多人加入这个行列,5000多人次的贫困儿童受到“社会妈妈”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的多重关爱和帮助。2006年,“社会妈妈”助学活动被江苏省文明委评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
传播正能量,不仅仅是报道好人好事,讴歌草根英雄,倡导公益活动。适当地开展舆论监督,开展有效的批评,鞭挞不良社会现象,既是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也是潜在地传播正能量,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镇江市违法建设反应十分强烈。今年2月6日,《镇江日报》在头版报道《谷阳镇莱村8个月20宗违建》的情况后,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时任镇江市委书记张敬华在《镇江日报》上作出批示,要求市纪委、监察局加大力度,并公开报道、深度推进,丹徒区对所有违建及时查处。消息见报后当日下午,丹徒区委召开常委会,区委书记明确提出,要严肃查处丹徒区现有违建行为。随后,区纪委对5名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新闻报道是舆论监督,尽管被批评的现象在社会上带来的是“负能量”,但公开曝光这样的行为,却恰恰是媒体在传递正能量。
有效的舆论监督,有利于问题解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舆论监督过程中,让“负能量”转变成了“正能量”。
新闻媒体总是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网络、微博等媒体越来越多地介入传播领域之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社会责任备受关注。众所周知,中国当下利益高度分化,冲突对立客观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持续广泛地激发正能量,报纸需要做更多的探索与思考。
如果说,及时捕捉“草根英雄”,传播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更多的是体现记者的新闻敏感性,那么,报纸能不能开设新闻栏目,为正能量传播提供固定阵地,从而确保刊出的计划性和长期性。
2012年2月,《镇江日报》和《京江晚报》相继开设新闻栏目,为正能量传播提供了固定阵地。《镇江日报》的栏目是《我们身边搭把手的小故事》,开栏语说,“大爱之城,细流涓涓。生活中,谁都会遇到点困难事、麻烦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的热心人就在我们身边……”该栏目通过讲述点点滴滴的小故事,传递一份份人间温情。《京江晚报》推出的新闻栏目是“京晚正能量”,其意在用“我们的小小善意,让更多的人心生暖意。”目前两个栏目已经报道了几十个令人感动的凡人小事,默默地传递着正能量。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要想增强正能量传播的感染力,必须坚持“走转改”活动,多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社会,挖掘身边的先进人物,用身边事感动身边的人。特别是着力改进文风,用百姓语言讲百姓故事,不穿靴戴帽,不花里胡哨,真实而个性地反映人物的思想,客观评价其所作所为,寓情于事、寓情于人、寓情于景,情感的流露越自然,越真实,越有感染力、公信力,正能量传播才越有实效性。
全媒体时代,既客观存在着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又必然离不开相互协作。没有一种媒体可以独立存在。要想把正能量尽可能传播得更远,影响更多的人,我们就不能固守一种媒体的有限空间。对于报纸来说,更需要借助网络、微博、QQ群等,尽可能把传播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张晓春义捐骨髓、为山西贫困患者许香香募集善款30余万元的事迹报道,就是一个不断放大正能量传播影响力的生动实践。起初是《京江晚报》和《镇江日报》的持续报道,接着是本地金山网、电视台的跟进,随后安徽天长、山西临汾等地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纷纷加入传播,从而放大了张晓春正能量传播的影响力。
江苏科技大学70多岁的老师章明炽,每天带着痴呆老伴上课的新闻,经《京江晚报》报道后,央视、北京电视台以及青岛、大连、广州、湖南、上海、南京等几十家媒体纷纷加入报道。短短两三天,相关微博及热门话题被转发30多万次,评论6000多条。这既是真情的力量,也是多媒体融合产生的传播力量。
“正能量”的流行才刚刚开始,如何把先进人物、草根英雄身上信念的能量、进取的锐气、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等,转化为全社会道德建设的动力,需要媒体在新闻传播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面对物欲横流的现状,报纸应该送上慰藉心灵、升华精神的新风,助推更多人实现讲信修睦、人人为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美好理想。因此,更多地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报纸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