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如何做好广播新闻采访工作

2013-08-15 00:49文丨赵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被采访者广播

文丨赵 琼

(云南广播电视台,昆明 650000)

1 广播新闻采访的概论、意义及特点

为实施制作、写作广播新闻报道而进行的新闻事实采集活动即为广播新闻采访。采访的质量决定了新闻写作及节目制作的优劣,所以广播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于采访工作开展情况。广播新闻采访的主要意义就是将事实发现、挖掘出来,并提炼出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精华。记者直接、间接等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求记者应深入、认识并反映实际情况,这就是采访工作。采访是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报道的依据。广播新闻采访的特点如下[1]:(1)时间紧迫性。广播新闻的周期相对较快,有时候需要将几分钟之前发生的新闻广播报道出来。(2)连续性强。通常情况下,广播新闻的篇幅短小,且需要迅速反映出来,适宜伴随新闻事件的发展进行连续性报道。(3)采录音响。一般除了需要应用大量文学体裁之外,开展广播新闻还需要应用一些录音特写、录音新闻、录音访问以及现场报道等具备广播特点的形式,需要用到采录音响。音响是录音报道中不可或缺的新闻素材,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具有揭示主题作用,也是广播采访的一大特点。广播采访需要选录典型音响,比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打电话的声音就能引起广大听众的兴趣,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音响。(4)现场报道。这是记者处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伴随着事件发展情况实施同步播出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广播电台采用率较高的新闻体裁。开展现场报道就需要采访者将新闻现场自己的所见所闻随时进行口述,并不需要写稿、录制等环节,直接报道给观众听。现场报道的采访需要记者具备更加敏锐的判断、观察能力,还要求记者可以出口成章、具有较好的音色等。现场报道也需要一些事前采访,不过通常采访所得材料只会用作背景材料,提供现场报道的说明、铺垫。

2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采访工作

2.1 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才能实现采访,采访顺利开展,也是记者和被采访人在思想上的交锋,记者想要从被采访者身上发现并挖掘出具有意义的新闻信息,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进行采访前先了解被采访者的生活背景、社会阅历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可以将彼此之间的距离缩短,营造良好和谐的交流氛围,还能有效避免冲突现象,也方便寻找相关采访话题,把握采访关键点,更全面的收集新闻信息。如果在进行采访之前对事情的发展、事发环境、当事人基本信息没有任何了解,盲目开展采访工作,会造成采访工作开展无计划性,可能造成采访信息片面、无重点等。

2.2 深入现场进行观察,挖掘亮点新闻信息

目前信息高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观众关注的焦点不再局限于新闻事件的本身,更多的是注重新闻中的亮点,记者就需要进行观察采访。观察采访要求记者充分应用大脑、眼、耳、舌、鼻、身等多项感觉器官,通过观察,将主观认识、客观实际等进行充分的融合,实现现场采访。记者在采访中获取直观材料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现场观察采访,这同样也是记者采访时挖掘并抓取生动新闻场景的一项重要途径。只有将新闻亮点充分挖掘出来,提升报道深度,才能提高广播新闻报道价值的高度。(1)抓取典型事例进行采访报道。记者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会有一些现场采访场面较大,新闻内容较丰富,会让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这就要求记者具备锐利的“新闻眼”,对事件进行观察认识,找出重点、亮点新闻,并要克服认识的片面性,抓取最具特色的情景,充分结合宏观、微观,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全方位、多角度提取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体现新闻报道的主题。(2)抓取生动细节。现场报道场景往往复杂多变,一瞬即逝,缺乏经验的记者很可能会被表面现象吸引,从而忽略了细节,但细节通常决定了新闻的本质关键,所以,优秀记者应具备捕捉细节能力及敏锐观察能力,不但要注意新闻事件的全局发展面貌,还应注重细小、局部环节等,深入新闻事件实质、本质,抓取生动细节,报道出具有价值意义的广播新闻。(3)抓取准确的发展趋势。优秀记者不但要利用敏锐的“新闻眼”去捕捉相关的新闻主题细节,还应用冷静的头脑对事件发展趋势、内涵等进行判断。从新闻现场的细微处挖掘出易于被忽略的差异及变化情况,提取出全新的新闻主题。所以,广播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应用各种观察方式,冲破定势思维的局限影响,利用创造性的方法,通过个人观察、感觉、体验等搜集新闻信息发展状况及趋势,挖掘出深层次的新闻价值。

2.3 充分利用提问技巧

2.3.1 提问语气随和温暖

广播新闻采访成功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气氛因素。新闻采访需要在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基础上实现,提问语气的运用至关重要。记者采访时不但要使用规范的采访用语,还要体现出对被采访者的尊重、坦诚、体谅等,给予被采访者温暖感觉,可多使用试探性语言及开放性语言,注视语言艺术的应用,灵活转换听、说角色,营造双向交流和谐氛围。

2.3.2 提问方式灵活多变

(1)开门见山。对于一些高素质的人群,他们较容易明白记者的意图,记者在提问时只要紧扣主题、切合实际大致上不会出现问题;或是与记者捻熟的人群适合采用直接采访方式,如果采用迂回的方式会显得较客气,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过,这种方式缺乏探究性及生动性,采访前列提纲时应小心谨慎。(2)引导启发。一些被采访群众面对镜头可能产生紧张心理,不知如何作答,这就需要记者仔细观察,不能妄下结论,判断被采访者的心态,以微笑待人,利用拉家常的方式引导被采访者回应,从而获取所需新闻信息。(3)正面激问[2]。有时候需要采用刺激性提问方式,充分激发被采访者的反抗欲,才能实现简单的采访,此种方式适用于一些高傲、胆小怕事、自作聪明等人群。

2.3.3 提问时机的把握

记者和被采访者不可能长时间生活、工作在一起,因此应充分把握采访时机。人的内在思想会在一瞬间通过双手、眼睛、体态等表现出来,记者应善于抓住这一瞬间,把握好时机,深入挖掘事件真相及趋势,报道广播新闻信息。

2.4 实现情感共鸣

(1)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处于主动地位,和被采访者进行深入交流,尽量提出能够影响对方内心的话题,要求记者采访前先对被采访者有一定的了解,采访过程中依据采访环境,抓住“瞬间”素材[3],调动被采访者的积极性、合作性等,实现双方的情感感染。(2)记者自身素质会对被采访者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平等的态度,以拉家常的聊天形式能够有效缓解采访紧张气氛,促进双方情感的轻松交流,实现良好沟通。(3)采访对象各不相同,采访时间、内容、方式也不尽相同,加上其他诸多因素等可能造成采访时双方心理不“合拍”,要求记者以积极、乐观、稳定情绪感染对方,实现采访的心理互动。

3 总 结

广播新闻采访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场采访时记者的自身素质、提问技巧应用以及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等都是影响新闻采访的重要因素,优秀记者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善于运用提问技巧,尊重采访者,实现情感共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采访效果。

[1]韩翀崴.浅析广播新闻采访的地位和特点[J].新闻传播.2012(3):184

[2]张玉辉.刍议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2(8):136-137

[3]唐燕.关于新闻采访中提问技巧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2(9):2,9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被采访者广播
现场报道和录音报道的共性与区别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现场报道的思考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提升新闻广播现场报道职业能力的思考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