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策略

2013-08-15 00:49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选题出版社图书

文 杜 桢

数字出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出版行业、技术商、IT企业都在说数字出版。每个企业都有对数字出版的理解和认识。目前,对于数字出版是否完全能替代传统出版的疑问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出版多久能替代传统出版。在当前的一个时间段里,数字出版还存在投入大、见效小(见效慢)或者说没有见效的问题。如果要让数字出版完全取代传统出版,那么数字出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数字出版的经济效益。对于一个中小出版社,一年的盈利也就在百万左右。如果数字出版要成为中小出版社的主流产品,那么它能否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来填补传统出版消失而留下的经济缺口?

二是生产效率的改变。对于一个出版社,或许数字出版完全替代传统出版是可实现的。但是如果放在整个出版业上来看,它还存在许多困难。其中一项就是生产习惯的改变。目前,我国图书生产实行的是选题审批和书号申报制度。一般一个选题从选题申报到签清付印差不多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周期和流程是否能够适应数字出版的需要?数字出版的一项优势就是缩短作者和读者的距离,缩短出版时间,提高了出版效率。

三是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翻版,还是全新的出版业态。目前有人认为数字出版是出版载体的变化,就像纸张代替了竹简一样,只是载体变化了,内容可以是一样的。但是这里面,关于效率的变化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将根据上述的三个问题,就中小出版社进行数字出版工作予以讨论和分析。

数字出版的经济效益

以一家有20名员工、名为出版社Publish为例来测算。若每位员工一年的薪资福利是12万元(含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那么该出版社需要支付人力成本240万元。假设该出版社一年的管理等其他成本是60万元。那么该出版社一年实现毛利300万元,才算不亏损。如果还要实现盈利100万元,就要实现400万元的毛利。按照每本书有2万元的毛利计算,一年需要出版图书200种。由此得出,每名员工每年需要承担10种图书的开发工作(这里不区分管理岗位和生产岗位)。若按照每种图书平均定价20元,发行折扣4折计算,每种图书的营业收入为8元/册。假设每种书的直接成本是4元/册,那么要达到每种图书2万的目标,则每种图书的印数为5000册。

下面我们假设该出版社不做纸质图书了,全都做数字图书。一般数字图书的定价是纸质图书的10%,那么前面定价20元的书,在数字媒介中就只能定价2元。若成本各方面的比例不变,则每种数字图书的毛利0.4元/册。就是说数字图书需要售出的图书副本是5万册。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发行测算,如果说传统发行的2万册只是覆盖了50%的读者,而数字载体的图书发行可以覆盖100%的读者。由此可以得出,数字图书的理论销售数量为4万册。则每出版一种数字图书毛利为16000元(比纸书少4000元毛利)。一年下来,这家出版社如果开发200种数字图书只能产生20万元的盈利,将无法实现100万元的盈利。

生产效率的改变

上面的分析可知,Publish这家出版社需要每年开发250种新图书,才能实现100万元的盈利。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该出版社的员工工作量加大了25%。按照传统的出版工作量来说,这家出版社很难做到。这就说明,员工必须提高工作效率。这就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了,一个选题需要一到两个月才能签清付印,在现有的出版制度下选题申报和书号申报,在满负荷工作状态下要提高25%的效率非常困难。还有就是对于数字式的图书如何管理的问题。而且这里还没计算员工面对数字出版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鸿沟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如何缩小、消灭这个鸿沟和所需时间。由此看来,无论是出版社单方面提高员工效率,还是整个出版制度往适应数字出版方向改变,这都要求生产效率的改变,要求整个出版业态发生变化。

数字出版是全新的出版业态

由生产效率的改变分析可知,单方面改变出版社的效率或者单方面改变出版制度都不一定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

由此可以看出,只关注内容开发,以为用原来的内容开发团队可以应付数字载体的出版形式的看法是错的;或者仅仅说是制度不适应也不合适。人力资源的效率是发动机,它可以带着数字出版这辆车高速运转;出版制度是刹车和方向,它可以将发展方向带到安全的通途大道上,只有两者同时改变才能促进数字出版的发展。所以说数字出版不是传统出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翻版,而是全新的出版业态。

策略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一个中小出版社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字出版中去,存在很大的风险。那么对于中小出版社就这样等两者转变吗?其实不然。与其等着,不如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做一些探索或准备工作。

1、原有资源的数字化

根据上面的分析,Publish这家出版社不太可能对数字出版进行大投入和三五年无产出的培育,但是仍可以走一条适合自身的数字出版道路,那就是原有资源的数字化。就像出版社大都设有资料室、档案室等,用于保存出版过的样书。这些样书放在房间里,数量很多,但是没有人专门分析这些样书,赋予这些样书新的生命力。同时由于数量巨大,查找也很不方便,所以可以说它是死的。

数字化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原有的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标引,相当于按照某个数据格式建立的一个数字资料室。通过数字化加工的过程进行甄别,还是有生命力的,直接以电子书、手机小说等形式进行销售。但是那些暂时不能发现新的作用的资源就没用了吗?其实它们可能作为整体不能发挥作用,但是难保它们的某些或某个章节没有用处。数字化就是对于原有资源进行分析和拆分,可以发现资源的有用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字产品开发,将老资源盘活,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累计大量数字出版方面的经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为将来出版转型打基础,并且在初期的人、财、物的投入也不大,是中小出版社可以接受的。

2、数据库及网站建设

(1)数据库就是对上面数字化过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仓库、平台。它有高、低两个层次。低层次的就是上面那种将数字化的资源管理起来,拣有用的用起来,这样的数据库是资料室。高层次的则是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资源开发。例如将教辅资源整合成一个题库、一个考试辅导平台;将同类别的本版书做成专题,供读者在线阅读和查阅,这样的数据库是总编室。所以,数据库的建设是数字出版中的重要一环。而且建立一个满足Publish自身需要的数据库,花费不是很大,建设周期也不长,同样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2)现在很少有出版社没有网站,不建设官网。这已经不是花不花钱的问题,没有网站的出版社就像没有门面的商店,就像没有办公地点的公司,这是面子问题了。当然,建设网站不仅仅是为了面子,网站有很多传统宣传、交流途径所不具备的优点。网站是出版社进行数字出版的桥头堡。网站的功能可多可少,多则可以建一个综合性网站,集数字产品、数据库、搜索、发布、交互等功能为一体的大网站;少则可以是一个发布出版社自身信息的广告板。网站有了,功能的多少都是根据出版社自身条件设置的。对于一个中小出版社建立一个官网是很容易的;也可以在网站上植入资源丰富的数据库,进行网络营销;也可以在官网建一个专业资源网站,再在它们之间建立紧密连接,实现宣传与数字出版之间的互动,实现宣传与出版业务专业化分工。这是锻炼数字出版队伍,积累数字出版经验的有效办法之一。

3、开发基于新媒体的数字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手机、ipad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它们的兴起,推动了出版物的载体和传播途径发生变化,纸张或光盘已经不能完全代表出版物的形态了。每个新载体和新媒体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的加工、存储和传播。Publish要想急于推出自己的数字出版产品,基于新媒体开发主题性/专题性的产品是见效最快的。比如开发互联网上的电子书,开发手机报、手机小说,开发电子图书的应用软件,等等。这些在数字技术中都可以称为应用。即它是以实现某个具体目的为标准的产品。Publish开发自己的应用是投入少、见效快的路子。就像开发选题一样,什么下载量大,什么点击率高就开发什么,都从自身与市场的结合点出发,成熟一个,销售一个。这是当前不少出版社和技术公司都在进行的一项数字出版业务。作为中小出版社的Publish可以尝试一下。

4、自身的数字出版规划

上面讨论了很多数字出版的具体业态,有从市场出发的,有从自身资源建设开始的。中小出版社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可能采用大投入、大产出的方式。采用上述的一点或几点结合起来,从无到有发展自身的数字出版业务,是很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像出版社肯定有年度选题计划一样,数字出版业需要一个规划。没有一个符合自身条件的数字出版规划,是盲目的。容易被短暂的效益冲昏头脑,容易被暂时的困难吓倒。无论是大型出版社,还是中小出版社,特别是不能在数字出版上大投入的中小出版社,规划非常重要。Publish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数字出版规划。这种规划就是产品布局。有了切实的规划,数字出版对于中小出版社来说就不是空中楼阁了,可以使中小出版社在数字出版大潮中从容转身,拥有一席之地。

小结

综上所述,中小出版社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出版种类范围较窄,人才专业性强;二是每年的出版品种数量不大。这就给自身数字化工作创造了条件。如果一个成立了50年,每年出书3000种以上的综合性大社,它要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量就很大,而且很困难。首先它需要分析界定哪些图书可以数字化,如果都数字化就意味着量很大;然后针对不同种类的图书进行数字化工作;数字化后的入库管理也给出版社出了难题。而中小出版社这方面的工作就好做些,在数字化原有资源的同时,也可以量力而行地开展一些有侧重点的电子书等浅层次、数量少的新资源开发。可以采用外包、合作、自己开发等方式,对于数字图书市场进行试水。可以做些短小精悍的数字应用来进行尝试。以点带面,以产品带动生产习惯和效率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拓宽数字出版的发展之路。

总之,对于数字出版的畏惧或规避都不是长久之计,中小出版社应根据自身条件走一条非“大投入、大产出”的路子,才是真路子。

猜你喜欢
选题出版社图书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