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抓拍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2013-08-15 00:49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6期
关键词:摄者摄影记者真实性

文 王 磊

纵览新闻摄影发展历史,世界各国优秀新闻记者拍摄过众多经典的新闻图片,许多经典“瞬间”牢牢铭刻于读者心中。然而,不少经典背后却引发了长期的争论,争论的核心还是真实性问题。

摆拍往往因为需要对被摄者进行干涉或摆布,在真实性上大打折扣,总被披上“造假”的外衣,遭到许多新闻媒体和新闻人的质疑和弃用,而抓拍要求不干涉被摄者,则被认为是确保真实性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成为媒体和记者的共识。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而言,能否做到百分百的不干涉被摄者?抓拍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抓拍摄影和真实性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如何确保抓拍最大限度的接近新闻事实呢?下面做出具体讨论。

“新闻摄影”“抓拍”和“新闻摄影真实性”

要搞清以上几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几个概念,即“新闻摄影”“抓拍”和“新闻摄影真实性”。

(一)什么是“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就是利用摄影技术、用画面形式、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形象纪实。新闻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

(二)什么是“抓拍”

抓拍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充分利用现场光线、环境等,不摆布、不干涉被摄对象,让被摄对象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并利用照相机快速抓取生动、自然、真实的典型瞬间。

抓拍是新闻摄影的最基本方法,是摄影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它将事实摆在首位。新闻摄影的现场抓拍,应以正确反映事件为主,选取被摄者最具代表性瞬间和典型瞬间,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它不应过分雕琢,因追求艺术效果而有损于对事实的报道。

(三)什么是“新闻摄影真实性”

新闻摄影真实性从技术层面讲,要求照片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真实现场;从内容层面讲,需要拍摄者选择的题材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典型性。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的统一,摄影记者要从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最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新闻摄影的前提和生命所在。新闻事件不是记者们设计或者制造出来的故事。新闻摄影要抓住拍摄对象的典型瞬间,展现新闻事实的真情实景及新闻人物的神情相貌,增加人们对新闻的感性认识。而新闻记者不是社会的裁判者和审判者,应采取超然事外的态度,用客观的眼光去审视所报道的对象。

抓拍和新闻真实性之间的联系

抓拍的目的是凝固具有感染力的神态、表情、动作的“决定性瞬间”。瞬间性是摄影的重要特点,但也因此给新闻摄影的造假提供了广大空间。

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两个层面,看似简单,但在实践操作中的确有些苛刻。当前网络的兴起,海量的新闻图片每天在不断增加,见诸报刊、网络的很多流行甚广的新闻照片其实也并未遵守这些规则,其中不乏经典作品。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一名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是否应当完全恪守这样的规则?新闻摄影记者是否能够完全执行这些要求呢?下面,我们分情况进行讨论。

(一)是否可以做到对新闻事件的零干涉

从技术层面讲,新闻摄影要求照片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真实现场。这表明,新闻摄影记者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干预,不能摆布被摄对象,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抓拍的拍摄方法。蒋铎先生在《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没有抓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照片,也不会有真正的欣慰摄影记者。对纪事摄影和新闻摄影来说,抓拍是一项原则,一种风格,一种摄影观念,一种摄影哲学,一种摄影美学立场的体现。”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抓拍的前提是不干涉拍摄对象,但这可是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在一般情况下,摄影记者在进行采访拍摄时,人们总是对照相机很敏感,人群总是希望躲开对准自己的摄影镜头,即便没法躲开,其神情也会较为紧张,不够自然,往往出现失真;在被摄者知道或愿意接受拍摄的情况下,被摄对象可能会格外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么会控制或收敛自己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举止,要么会夸张自己所想表现的态度和形象,这同样会影响到真实性;在被摄者不知道被拍摄或被“偷拍”的情况下,被摄者或被摄事件虽然呈现出的是真实状态,符合技术层面对真实性的要求,但这种方式抓拍到的照片很有可能在后期说明和解读环节上出现问题,在内容层面上会产生不真的现象,稍后在“主观倾向性对真实性的影响”一节中做详细讨论。

因此,即便是抓拍,想要达到理想的“对新闻事件的零干涉”对于摄影记者来说非常难于实现,这要求摄影记者必须特别的谨慎和细致。

(二)典型瞬间与内容真实的联系

抓拍的目的是凝固具有感染力的神态、表情、动作的“决定性瞬间”,揭示对象的本质和概貌,从而表现人物事件的本真。抓拍的根本要求是选取“典型性”瞬间,真实性成立与否就在于“典型”二字,否则便会成为“真实的谎言”。

记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采访前对每一个将要报道的题材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中要保持认真细致不怕麻烦的心态,做足深入的调查、求证,对被采访对象有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后再抓取代表性的典型瞬间,进行报道,还原真相。如果一个记者没有认真求是的态度,把偶尔看到的瞬间当作典型瞬间而进行刊播,则会引发不实的报道,造成不必要的争论甚至负面影响。

(三)主观倾向性对真实性的影响

1、图像的多义性与主观性解读对真实性的影响

在《另一种讲述的方式》这部著作中,英国视觉学者约翰•伯格记述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作者提供了五幅照片,分别请商场园丁、职员、学生、银行家、女演员、舞蹈教师、心理学家、理发师和工厂工人给出自己的解释,其结果不仅各不相同而且都远离照片的本意。

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摄影记录的是瞬间而非过程,它可以呈现外观、记录动作、提供美感,但这些都只能触及社会生活的表层,瞬间脱离了上下文的语境,“一张相片保存了时间的一个瞬间,阻止它被后来的瞬间抹去……记忆中的影像是持续经验的剩余,而相片却将不相关瞬间的现象孤立出来”,它无法通过完整的过程提供意义,这是摄影图像多义性的根源。

摄影图片表达的不连续性是一种对时空的“留白”,可以引发观者的联想,造成了图像本身的多义性,也为图像的主观性解读提供了宽松环境,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对新闻事实表达或理解的失真。

2010年,关于《挟尸要价》的论争是个典型的例证,捞尸人王守海冷淡的表情和挥手的动作,成就了照片在瞬间抓取这一层面的精彩,却不能必然成为道德批判的唯一依据,因为,同一种表情或动作,可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照片内涵的确定性,必须来自记者对事件的采访、调查、求证。

2、文字说明的倾向性对真实性的影响

文字说明对应新闻图片,用以限定照片表达的主旨和意义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也是视觉欺骗的帮凶甚至主谋。任何文字表达都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既是语言,就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客观性。新闻图片作为一种新闻表达的语言,如同文字一样,其主观性也是天生的。一篇图片新闻报道,以图片的形式再配以文字说明,必定有着一定的主观倾向性,这恰与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要求相悖。这给我们的启示和要求是:在新闻摄影传播中,文字说明的撰写应当慎之又慎,而精确的文字说明不可能来自对形象性瞬间的猜测与判断,摄影传播者必须在记录形象之外,对事件本身进行细致的观察、采访和求证。而我们能做的则是让文字说明服务于新闻图片,用以适当限定和表现说明主旨,努力接近客观真实。

再回到关于《挟尸要价》的论争上,正是因为图片的文字说明对新闻事实和所表达的内容作了相对客观地限定和解说,才在最终在评选认定中最终赢得了较多评委的支持。

(四)强制性摄影下的抓拍

所谓强制性摄影就是在一个非正常的年代或社会中,由国家意志垄断民众思想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摄影。全体民众在国家意志的“摆布”下反映出一种畸形状态,这时只不过是用抓拍的方式记录早已被预设或摆布的场景,也近似于摆拍,或者可以称作是宏观意义上的摆拍。即便是达到完全的技术层面的真实,也难逃内容层面虚假的阴霾。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至文革结束的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我们很多新闻人都只能在国家总体政治意识形态下进行新闻摄影报道,比如我们看到的一些文革时期大型集会场面,人民手举毛主席语录,表情夸张,是一种近乎狂热的状态。这时新闻人虽然没有干预到被摄集体,从技术层面符合了真实的要求,究其内容,无不流露出那个时期扭曲人性、背离实际的假。

但是,当我们跳出新闻发生的那个特定场景和时期回看历史,却会发现正是那种虚假形成了今人对那个时期最真的认识。那是真实的虚假,是历史的真相,并非凭借今人的眼光能够加以简单的是非判断和评说的。也正是因为在这种强制性摄影前提下,新闻人最多只能通过技术层面,无法保证通过内容层面揭示真实,而这又恰恰揭示了什么是真实。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新闻摄影真实性的最主要方法是抓拍,这并不是说只要采用抓拍就万事大吉了。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看,新闻摄影无法做到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在我们通过抓拍在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两方面来努力接近真实性要求的同时,虚假就伴随而来。那些可能由人为因素出现的虚假需要记者全面细致的甄别、调查、求证,或者通过文字对图片内容加以限定、解释来减少;而某些与生俱来的虚假不是记者所能克服的,需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寻求另一种真实。

猜你喜欢
摄者摄影记者真实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融入”的拍摄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真垃圾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浅议人像摄影技巧
爆破瞬间
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