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琳艳
当前,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主体就是中央以及各省、市的国际频道和对外卫星频道等。传播渠道则是对外电视传媒机构通过卫星或网络把节目送至境外,然后再通过当地的卫星直播平台、有线电视系统、无线电视台以及互联网等将节目送入用户家中。与此同时,有些对外电视机构还以节目销售或借由海外华语媒体的节目网络开展对外传播。海外华人华侨、华文媒体是我们对外传播的重要收视对象和合作伙伴。
但是,其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有数据显示,全球90%以上的新闻由西方七大国家的媒体垄断,其中70%为跨国公司垄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制作生产。尽管国内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覆盖手段比较多样,从直播卫星、IPTV再到有线电视网络,依然存在“上天不下地,下地不入户,入户非主流”的问题。国内部分省台国际频道的节目,包括新闻节目在内,大多为母台节目的重播。一般来说,每个国际频道都有美食、旅游、文化、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每个国际频道都是综合频道的定位,重蹈了国内电视台同质化竞争的覆辙,频道与频道之间缺乏特色、千台一面。
在不断拓展海外覆盖、提高入户率等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丰富节目样式,提高节目质量,在节目“进得去”(入网、入户)之后,如何做到“留得住”观众,是关系到国际频道海外发展生存的重要问题。
世界对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华文明认知度并不高。在世界各地,不太容易看到或听到中国的形象和声音,就算看到和听到,也可能是较为变形、扭曲或者不太正面的内容。从学术层面来讲,在近几年国家社科颁布的重大项目,各种学术论著、著作、论文,都对中国传媒国际传播力的提升给予了高度关注。
如何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让中国的声音传得更远,如何扭转国际传播中“ 西强我弱” 的局面,如何有效开展国际传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善于运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纪录片、电视剧、电视新闻是国际传播最主要的三种载体。电视纪录片是对外传播的最佳途径和节目样式,从传播中华文化到塑造国家形象,纪录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电视剧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和现代生活基本状态非常有力的工具。新闻节目是决定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支撑,它对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电视媒体来说尤其重要。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提升它们各自的国际传播能力,是实现我国电视对外立体多元传播的有效路径。随着对外传播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级国际频道的节目设置,纪录片应当成为优先之选,从而在各级媒体的国际化进程中,倾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的纪录片,共同描绘华夏文明的多彩画卷,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早年央视的中外合作拍摄开阔了国内电视人的眼界,《望长城》《话说长江》等一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推动了国内电视台的对外传播。56个民族的不同风情,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千差万别的生活形态为对外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两年来,在世界各大影视、纪录片节展,包括戛纳、东京、香港、北美节展,也包括几大专业节展上,以其作品和策展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取得不俗的成果,显示了中国纪录片平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大制作纪录片获得国内外市场的高度评价,真正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以《春晚》为代表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表现出像新闻片那样对“时效”和“速度”的追求,实现了中国纪录片创作近年来在现实题材上的突破,达到了更好的纪录片传播效果。在技术制作层面,《舌尖上的中国》大量浅景深镜头的使用、《春晚》中延时摄影手段的引入,都大大丰富了纪录片的表意手段,在纪实的同时兼顾艺术审美效果。在经济效益方面,近两年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南海一号》《故宫》《超级工程》等10余部纪录片,以其优质选题、创新叙事、专业品质,已经在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其中《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首轮发行的销售额是35万美金,创造纪录片海外单集发行最好成绩;纪录频道也仅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广告收益已达4亿元。正是由于中国纪录片领域平台的建设、整体的提升,未来将有更多类似“世界科学和纪实节目制作人大会”等在全球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纪录片节展在中国举行,也将有更多的世界纪录片创作摄制团队与我国的平台、团队合作,以进一步带动中国纪录片的长效发展。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电视纪录片依然是对外传播的最佳途径和节目样式。但是宏观而言,我们还存在着输出产品针对性不强、本土价值与世界共通价值融合度不高、以我为主的意识形态主导等问题。在国家对电视对外传播事业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对外电视频道应根据海外市场的特点调整频道布局和传播理念,加大对纪录片的投资和拍摄力度,对资源精耕细作,真正地实现内容为王,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提升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