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836)
今天,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已经形成共识:信息利用能力左右人的发展空间。本次会议已是中国现代经济史前沿研讨会的第八届了。大家的踊跃参与也说明了本学科交流前沿信息对于科研发展的意义。
2012年度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具有两个时代里程点:第一,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已实施了20年。第二,党的18大召开。促使人们回顾与反思16大以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历程。面对这两个里程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在坚持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围绕时代热点进行了诸多专题研究,研究的内容与当前中国整体发展格局有很大关系,研究的成果对于眼下“摸着石头过河”、改进顶层设计具有启迪作用。总的来看,问题意识和前沿意识强烈,将学术发展与社会进步有机结合的思维取向突出;对相关主体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意愿更加重视。
吴敬琏从回顾和评价“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作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投入太多,成本太高,原因是推进改革不力,仍然沿用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
下面,从十个方面简要归纳2012年度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十个特点。
国家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依靠强势的政府和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强大的国家部门来控制整个经济,然后利用政府动员资源的强大力量去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
程恩富、方兴起认为,目前我国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国民经济最重要的行业中,外国公司的子公司已占据业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部分行业接近半壁江山,在产业中拥有绝对控制权。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面对的最大既得利益者和垄断者是外企。新一轮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改变这种局面。
王丹莉从中国模式研究的角度指出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两个值得关注的新动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视野拓展到改革开放前,而不以1978年作为“中国模式”的起点;还有不少学者通过从政治基础、人力资本等诸多层面研究新中国前后两个30年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论述“中国模式”的延续性。
章百家概括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当市场与计划平行的“双轨制”实行之后,其弊端也很快暴露出来。当绝大部分人都意识到“双轨制”只是一种过渡办法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争论也就日趋激烈。1988年物价闯关失败、1989年春夏之交的国内政治风波以及随之而来的西方制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使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巨大挑战。尽管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但一个基本事实是其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改革失败。这个时期,中国在经济方面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在经过一段高速发展之后,这种调整是必要的,但也引起了对改革倒退的担心。1991年底,治理整顿结束;经过外交努力,中国的外部环境也有所改善。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坚定了人们对改革开放的信念,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刘树成将近十年中国的宏观调控轨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07年,中国经济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长达八年的连续上升周期,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紧缩型调控,防止经济过热,防止物价上涨。第二个阶段,2008~2011年在国内经济需要调整结构时,遇上国际金融危机“雪上加霜”,一些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返乡,中国经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波动。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就是松紧有度、平稳增长。于是每年一个主题词,2009年“保增长”、2010年“控物价”、2011年“稳增长”。从“双防”到“保增长”、“控物价”、“稳增长”,这是十年宏观调控的“四部曲”。在一系列“平衡”艺术中,宏观调控手段更灵活,效果更显著。如何推动“第四个10年”的经济增长?在于需求。只要需求强劲,发展就不会停止。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主要指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在渐渐消失,但他们忽视了,中国十几亿人口消费需求的“红利”,更是巨大的。汪海波认为改革以来宏观调控有九点经验:(1)指导思想方面根本转变。(2)在准确把握经济周期各个阶段特点的前提下确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向。(3)把调控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紧密地结合起来。(4)处理好消费和投资以及内需和外需的关系。(5)把握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的平衡点。(6)着眼于协调好长期的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以及社会总供给内部各方面的关系。(7)推进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变革和创新。(8)把宏观经济调控的改革与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的改革结合起来。(9)重视对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李慧勇从经济史的角度回顾了 1998~2002年形势特点,需求侧都面临着老的动力衰竭和新增长动力匮乏的问题。支撑过去10年高增长的房地产市场和出口两大引擎增速放慢;大量的产能过剩需要消化,价格下行,效益恶化;从金融领域看,调整可归结为资产负债表性质的调整,国家用了3~5年的时间通过债务重组、剥离三产、下岗分流等措施逐渐消化了企业高负债的问题,通过剥离不良资产、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逐渐解决了银行的问题,经济才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1998~2002年由于去产能、消化金融风险、培养新的增长点所需要的时间明显长于一般的周期性调整。瞿商认为改革30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大约4个阶段:1979~1984年经济转型的起步与完善计划体制的目标、1985~1992年经济转型的推进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1993~2003年经济转型的定向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2003以来经济转型的定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转换,中国实现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刘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的7个阶段的失衡状况:1.1978~1988年失衡的主要特点是需求膨胀,1984年、1988年连续发生两次严重通胀,1988年,通胀率高达18.8%;1989~1991年失衡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1992~1998年失衡的主要特点是需求扩张,特别是投资扩张,1994年通胀率高达 24.1%;1999~2002年,失衡的主要特点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物价指数连续出现负数;2003~2007年失衡的主要特点是投资领域需求过热,消费领域需求疲软,经济增长年均达到10%以上的同时,投资和消费领域出现了反方向失衡;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失衡的主要特点是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内需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出口增速放缓,2009年出口增长更是跌为-16%;2010年(下半年)至今的新特点表现为,既有经济增速放缓(下行)的威胁,又有通货膨胀的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年增长1个百分点。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将继续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研究。
董志凯指出,过去300年全球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约为5%。如此有限的机遇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倍受关注。中国用60余年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农业国变成了初步工业化、现代化国家,有五方面经验:1.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物力,突破“贫困陷阱”和“瓶颈”制约;2.重视农业基础作用,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3.放活微观管理,改善宏观管理,探索非均衡经济的发展路径;4.从国情出发,科学对待资本和资本市场,注重社会公平;4.在开放中提高国际竞争力。
武力等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72年中国怎样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及所处的国际环境等方面,探讨和认识中国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尽管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外来因素的强力冲击下开启的,但“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
郑有贵、陈东林、段娟基于四川、重庆三线建设的调研指出,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未提及,原因是在三线建设的评价问题上争议较多而未形成共识。至今三线建设项目有发展壮大、搬迁、转产、废弃四种类型,所留资源当前仍然发挥着作用,应当对三线建设的战略予以基本肯定。三线建设项目当期效率低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段伟研究甘肃天水三线建设后认为,甘肃天水市区的三线企业在最初的工业布局上没有严格按照“山、散、洞”的方针设计,主要集中在今天的天水市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企业改造、调整中,产品研发也注意市场需求,不断开拓,有的成为天水市的名优企业。
王珺通过近30年我国轻重工业结构比重变化判断工业发展阶段认为:第一阶段是1978~1991年,轻重工业的比重从43:57调整为各占一半的格局,是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扶持轻纺工业、矫正重化工业过重政策推动的结果。第二阶段是1992~2000年,重化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经过了两年的快速上升后,总体稳定在60%左右。源自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以家用电器为核心的机电工业迅速发展以及突破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瓶颈制约的基础工业拉动的结果。第三阶段是2000~2010年,我国轻重工业比重出现持续向重化工业倾斜的趋势,重化工业比达到了72.4%。从21世纪头10年的重化工业的生产周期来看,诸如钢铁、能源、石化、汽车、造船、机械装备制造业等处在规划、布局与开工阶段,这意味着我国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发展还将持续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竞争为主的轻纺工业和以国有垄断为主的重化工业并存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特征。王银飞研究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小五金业在1984年后由社队企业过渡到乡镇办、村办和家庭工业三个层次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历程。至2011年8月,店口小镇诞生了6家家庭企业上市公司。鄢一龙、胡鞍钢回顾了中国十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情况。
贾俊民董金秋从保定市薛刘营村案例考察了城市化进程。
我国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就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但成效并不大。张卓元认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特定背景下,消费率长期低迷,有经济领域的问题,但更是社会利益失衡、社会结构不合理的结果。诸多深层次体制矛盾问题和多方面结构性失衡的挑战,这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大都与政府转型不到位直接相关。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形势与人口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2012年正值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加之消费主导战略的提倡引起了学术界对于中国人口总量和结构转变的广泛关注。蔡昉认为,推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从很高水平在短期内降到很低,随后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根据联合国数据,中国总和生育率(即妇女终身生育的平均孩子数)多年以来即为1.4,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期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红利。按照我们的估算,人口抚养比(即少儿和老年依赖型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的下降,对1982年~2000年期间人均GDP的增长,作出了 26.8%的贡献。倾向于人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4年。我国老龄人口2010年已经达到8.9%,按照传统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收入分配,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得增长较快,政府所得次之,居民所得增长较慢;再分配格局中,由于各种制度外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快速增加使政府所得份额上升明显,企业在再分配格局中居于弱势地位,居民所得继续呈下降趋势。居民部门内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应适当调整国民收入主体分配格局,强化再分配机制,平衡政府、企业和居民主体间分配关系。
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与扩大内需密切相关,其历史演进受到关注。李文认为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劳动保险制度为重点建立起来的。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是传统的退休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转型的重要标志;同年下发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开启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建,也显现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社会化趋向。1995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及同时作为附件下发的两个实施办法,标志着统账结合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两年后,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各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开始统一。鉴于失业救济的不足,国家设立了“三条保障线”制度。同时尝试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而1999年出台的《失业保险条例》,则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至此,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为主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基本框架初步搭建完毕。宋士云焦艳芳认为,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转变为基本的社会制度安排,并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王晓玲认为,我国医疗市场政府管制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9年计划经济时期行政管制阶段;1980~1989年管制改革起步;1990~2005年改革深入展开;2006年以后改革调整和创新阶段。历史实践表明,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是符合医疗市场发展规律的。为避免医疗供方利用信息优势地位加剧市场利益的攫取,需加强其行为的管制。直接干预的管制方式已被证明是收效甚微的,应通过能改变激励机制的间接管制方式。同时,政府需强化社会性管制,扭转消费者信息弱势地位,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曹普则认为,真正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1955年前后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在山西高平等地农村“破茧”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到1956年底,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由农业合作社举办的互助共济的集体保健医疗站发展到1万个,医务人员约10万人。这些初具规模、初级形式的合作医疗尝试成为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及后来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经济增速在经历逆周期应对的暂时反弹后,2009年下半年起步入下降轨道,2012年第二季度GDP“破八”,至今增速已持续12个季度回落。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未来政策选项,学术界存在显著不同的观点;从而影响到现代经济史对财政、金融与投资史等宏观领域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从近代至当代的各个阶段探索的热情均高,以改革开放以后为重点。本年度的特点是逐渐深入与细化。
董志凯认为:60余年来,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的 30年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雏形,到改革开放的30年GDP以年均10%的速度跨越式增长,目前进入第三个30年。回顾投资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必须将投资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换结合起来。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同时,要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现代服务等领域,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武力指出,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安全和加快工业化及突破“贫困陷阱”等因素,中国建立起能够贯彻赶超战略的高积累体制,此时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将分散的剩余集中到国家手中用于建设,可称作“生产建设型财政”,它保障了中国独立工业体系的形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虽然继续实施赶超战略,但由于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改革推动,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政府和资本共同主导发展的特点。与此相适应,财政体制也在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开始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1998年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的目标。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结构性规模收益递增和就业压力的影响,政府仍然存在着强烈的GDP至上的动力,财政转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2003年以来这种转型不断加快。
陈元著:《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反映了国家开发银行在1998~2011年间如何把国家重点建设和基础设施融资工作搞好,从一个不良贷款达40%的相对较小的政策性银行发展成为业务遍及世界的金融机构领军者之一。2011年,其总资产接近一万亿美元,相当于世界银行总资产的3倍左右。
徐倩、李放利用1998~2009年的统计数据,考察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量变化和结构演进认为: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在1998年以后出现明显上升,但总体水平仍相对滞后;对社会保障的各种补助支出已成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和城市偏向。尚长风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历史。指出当时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减少提取农业剩余;二是直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对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粮价问题解决办法是:既要提高收购价,又要少发行货币。1962年与1957年相比,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 32.3%。1962年的粮食征购数仅相当于1959年的54%。“大跃进”期间,由于浮夸风的影响,农业税征收额(包括附加)占农业实产的比例,1958年为12.5%,1959年达14.3%,1960年达13.8%。1961年一律降为不超过10%。比1952年减少148亿斤,比1957年减少153亿斤,比1960年减少98亿斤。全国按照这一征收水平,稳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税。国家财政增加支农资金的比重、增拨救灾款、支持退赔工作。
陈争平、姜占英研究了新中国国际储备的历史演进及结构优化,认为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国际储备资产经历了初期的极度匮乏,外交破冰后突破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已连续六年蝉联世界外汇储备之最。但我国国际储备的资产结构并不合理,1990~2010年间黄金储备在国际储备中平均占比仅为0.94%,远低于通行的3%~5%标准。优化国际储备资产结构,增持黄金储备成为必须。
赵学军研究新中国汇率管理体制指出,天津口岸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制度方面的探索,对我国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的初创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在人民币汇率管理上,人民政府抛弃了法币的“死牌价”模式,实行独立自主、灵活机动的相对固定的汇率管制政策戴超武研究了1959~1962年中国和印度关于西藏币制改革的交涉及影响,指出在1959年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后中央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藏区进行币制改革,收兑藏钞、藏币,禁止外币主要是印度卢比的流通,禁止金银出境。这一举措对藏印贸易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成为西藏平叛后中印外交斗争的一个主要内容,达到了清除印度在西藏的政治和经济影响的目的。张永升、杨伟坤、桑毅博研究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认为实际GDP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要高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原因是在相对宽松时期,大量资金流入社会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等虚拟经济中,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减少,而股市等虚拟经济产生的价值是不记入GDP的。
资本市场的历史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宋承国认为,在政府有效监管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将是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期动力和重要方向。
2012年经济理论界在如何看待国有经济问题上展开一场较为广泛的讨论或论战。现代经济史主要从实证角度研究国企改革历史,成果相对不足。周叔莲认为,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有变化的。从1978年党的11届3中全会至1984年党的13届3中全会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从党的12届3中全会到1993年党的14届3中全会是实行两权分离。从党的14届三中全会开始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相应的,国有企业改革也可以划分为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1984年)、实行两权分离(1985~1993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1994年至今)等三个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国就曾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主要是在中央和地方权限的划分上做文章。1978年开始的改革则把重点放在调整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上,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是的实质是进行产权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其理论依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14届3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产权关系明晰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个特征。国有企业开始进行深层次的产权改革。
刘玠口述,文世芳、汪文庆整理了《鞍钢改革与脱困的回顾和思考》,其中指出:改造一家老企业远比创立一家新企业要难得多。鞍钢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重数量而不重质量、重计划而不重市场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积重难返。1994年的销售收入账面上是197亿元,回款却只有70多亿,资金陷于断流。改革中对症开了三剂“猛药”作为突破口。首先,消除“钢老大”霸气,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对混乱管理“下狠手”,严格财务核算,严格管理。第三,在治理生产混乱上更不容情。改变50万人同吃800万吨钢铁饭,人均产钢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50。截至2005年底,辅业部分累计减亏增效近200亿元,下岗分流是痛苦的,但总体是大势所趋。国家只给了鞍钢52.8亿资本金,而鞍钢上缴了700多个亿。但朱镕基对此两次批示,第一次:“鞍钢资本金注入的问题需要统筹良策,予以研究。”第二次:“鞍钢资本金注入问题,……唯一的途径是发行股票,到香港上市。”意味着政府财政不可能直接给予支持。鞍钢只好把比较优良的资产包装起来实现部分上市,把富余人员、社会负担等全部留给母公司。后来朱镕基同意国内发行3亿A股,香港H股是8.9亿,光大证券公司给予支持,把剩余的股票全部买去。鞍钢才成功筹集了约26亿资金。鞍钢是拿着这笔钱进行技术改造,完成“九五”规划的。
与“三农”有关的选题长期是现代经济史研究的热点。李静萍研究了庐山会议之后、“文化大革命”初期和普及大寨县运动中农村体制的三次过渡,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因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认识的局限性,并与历次政治运动有直接关系。
朱文强的《李罗侯村七十六年的变迁》集76年历史资料写成。其中关于村庄建设、产业结构、农业畜牧业、非农产业、农民收支、村民生活、教育、医疗社保、金融的内容之翔实,为其它类似著作所罕见。从历次调查数据对比,76年来的发展呈现前慢后快的特点,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常明明研究了20世纪50年代前期鄂、湘、赣、粤4省农村私人借贷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认为农村私人借贷活动的发生程度与当地经济的增长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隋福民、韩锋运用“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数据的分析保定11个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结构70的历史变化,发现在调查时点中,除1946年降低外,其他时点(1930、1936、1957、1986、1997)都是提高的。
崔明明、常伟回顾了农地流转政策的历史沿革与政府偏好。认为农民自发进行土地流转的行为在农村改革之初就开始了。有关农地流转的提法可上溯至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
一些著作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深入到理论层次。如唐宗焜认为,新中国合作社的实践被国家权力扭曲;合作社企业蜕变为集体企业。以集体制取代合作制,严重地阻碍了合作社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以集体制曲解合作制、合作制的混乱还是没有得到澄清。中国面临着合作制重建的艰巨任务。彭玉生高原黄宗智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古典、新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均认为,伴随着资本主义农业的兴起,农业无产阶级会快速扩展。这是18世纪英格兰的经验,也是当代印度所走的道路。而在中国过去的20年里,农业发生了实质性的资本化(单位土地的资本投入不断增加),但农业雇佣工人(长工)仅占中国农业全部劳动投入的3%(短工占0.4%),这种“没有无产化的资本化”现象是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热点。李东燕回顾近 20年这方面的经验教训: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地球峰会”之后,中国制定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消除贫困、人口控制、保障就业、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训和差距主要表现为:其一,虽有法律法规,但仍存在执行不严、监管不力、预防不到位、处理被动等问题。其二,投入虽大,但治理效果不理想。其三,多层治理不够完善,公众监督薄弱。
于永对内蒙古赤峰市西南部山区大富裕沟村的个案调查很有说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里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较好。六七十年代,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村民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90年代以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逆转。
路风、余永定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研究了在以美元本位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近20年来同时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现象,指出中国在以贸易顺差的形式大量输出资本的同时,又大量引进外资,两个方向投资的收益差异使这个格局无异于“穷人以高价从富人手中借来钱,然后又将钱廉价地借回给富人”。这样一个经济上不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除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的原因外,实质问题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能力缺口,其形成源自忽略自主创新和过度依赖外资。与此相关,夏梁、赵凌云回顾了“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历史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源于中国希望在减少支出的同时达到引进先进技术和提高对外资吸引力的双重目的。在1984年被确定为加速国家技术进步的重大方针后,“以市场换技术”进入全面实施时期,目标着眼于提高外商投资质量并促使外商转让先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虽然加速了技术进步,但并没有达到“形成技术自生能力”的预期目标,2001年后这一方针逐渐淡出政策视野,向自主创新过渡。
董筱丹、薛翠、温铁军按照宏观经济背景梳理改革以来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内在逻辑认为:从资本的角度分析,在21世纪之前的对外开放与一般后发国家类似,属于资本极度短缺压力下改善外部资本进入的获利条件的应变之策;进入新世纪以后,则是在遭遇三大差别加大导致内需严重不足、造成产业资本凸现过剩压力之后,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机,积极寻求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向国际市场的释放,同期伴生着国际产业资本在金融泡沫压力下向中国的大幅扩张。当前重点是增加进口,同时需要考虑进口产业资本与原有产业资本之间的矛盾。
刁莉、梁松、刘捷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对华贷款及其影响,总结了1980~2009年世界银行对华援助战略及援助的特点。
王孝松、谢申祥研究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近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在不断波动中迅猛增长。从2006年初到2010年末,小麦、大米、玉米价格涨幅分别为47%、50%和67%,大豆的集贸市场价格涨幅达68%。当以美元计价时,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中国农产品价格更是呈现出“疯长”的态势。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间高度的整合关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建立的。中国为保持粮价稳定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对农产品贸易适当管制,建立价格预警,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平抑价格上涨。
董志凯研究了陈云在领导对外贸易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有特色、有胆识、有创见的思想和作法指出:获取比较优势是商品出口的基本条件;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商品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是可能并需要相互转化的;比较优势的取得,不仅有直接生产成本的作用,还有制度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甚至代际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需要“核心竞争力”,即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等。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平台是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
刘艳琼回顾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转让航空技术历史表明,在转让最新装备的同时,苏联在科学研究上对中国严格保密,航空技术转让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苏联手中,重要的技术资料、特殊材料、特殊部件设备都可以成为限制中国发展、控制技术转让进程的手段,反映了国际关系中技术壁垒的一般规律。
此外,巫云仙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入世”十年的观察和研究述评》;王伟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关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中国经济研究项目组2009~2010年的工作手稿为基础》均对研究中外经济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本年度在经济史研究方法探索上的进展和特点为:
从地方经济史看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如李婉琨、曹树基以江津县为中心考察统购统销的准备过程等。1952年,由于受到资金短缺等因素的限制,江津县政府未能在粮仓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在打击私商、清理财经干部与调整财经机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初步控制了粮食的加工与销售市场。这些工作构成统购统销的准备过程,并逐步引导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步入计划经济时代。
重要当事人的回忆为本年度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如邓力群回顾了参加广州调查和起草“人民公社六十条”的经过,提出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严重困难之所以造成是因为不许农民逃荒。信阳那个地方,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严重的浮夸,征了过头粮,弄得没有饭吃。但干部为了保住他那个浮夸的成绩不让逃荒。情况反映上来,主席说:事实证明民主革命不彻底,是那里的地主、富农和反动势力对我们的基本群众进行阶级报复。于是1961年元旦中央批转河南信阳地委关于“信阳事件”的报告,把农村出现大量饿、病、死人现象,一概归之于坏人当权和地主封建势力的破坏。经过进一步调查说明主席最初的判断站不住。中南局第一书记是陶铸亲自到信阳考察,结果发现,派民兵把守、不准群众外出逃荒,干这些事的统统是贫雇农出身的干部。这些农村干部作风不好,上下造势,互相促进,就形成了那么严重的局面。邓力群还回忆了1962年2月21~23日召开西楼会议的情况。李荣融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历程。陈锦华回忆了宝钢如何建立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新模式。魏廷回忆了长江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等等。
董志凯阐述了吴承明重提“史无定法”的背景与内涵: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要将经济理论视为经济史的研究方法,要将经济史研究的五个层次与历史研究的三个层次有机结合,并比较了不同研究方法的利弊、短长。
本年度有关中国现代经济史方面的专著除前述者外,还包括:陈锦华:《国事续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吴太昌、武力等著:《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廷煊著:《中国民主主义农业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士云等著:《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马社香著:《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口述史》(中央文献出版社);汪海波著:《对党的经济纲领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陈争平著:《中国经济史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李埏、李伯重、李伯杰著:《走出书斋的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等。译著包括(英)彼得·罗兰著、隋福民译:《中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衰落:市场化转型中的政治、经济与计划》(浙江大学出版社)等。
眼界有限,以上例证仅试图说明本年度研究的若干特点,远不足概括所有研究成果,请读者见谅,并欢迎补充校正。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