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应对态度

2013-08-15 00:50:42穆亮红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公有制自由主义思潮

穆亮红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通过解读新自由主义的内涵,分析研究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双重影响,并得出我国应对新自由主义的科学态度,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自由主义的内涵

(一)新自由主义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并不统一,对新自由主义范围的界定也比较混乱,不过都认同新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的继承者。

国外有关新自由主义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的作者诺姆·乔姆斯基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它强调以市场为导向,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关全球秩序和主张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定价、私有化等观点的理论和思想体系,该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国内有关新自由主义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中国社科院副秘书长何秉孟组织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

(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

经济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即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政治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坚持两个“否定”。一是否定公有制。他们认为在集体化环境下,经济发展没有效率,因此不能搞公有制。二是否定国家干预。在他们看来,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都只能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战略和政策方面: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强调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

(三)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存在形态

新自由主义是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社会思潮三种存在形态的总和。首先,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一个科学与谬误混合的理论和思想。其主要代表人物大都是在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对以往理论做出新解释的同时,在一些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存在严重谬误。例如,哈耶克关于商业循环和货币、信用政策的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现代经济理论建设,后来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他的“去政府”理论和政策主张则充满谬误。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在反“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夸大的形式把原本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经济理论推向市场极端。在这种思潮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市场原教旨主义”。它宣扬“市场万能论”,否定“市场缺陷”及其“失灵”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片面夸大市场的自修正和自复衡功能,否认政府干预对于弥补市场缺陷、克服市场失灵的积极作用。最后,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华盛顿共识”。1989年,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机构,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旨在解决拉美国家经济衰退的国际研讨会。会后,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将会议取得的收获称为“华盛顿共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借这一“共识”实现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

二、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在新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中不乏存在一些科学成分和合理因素,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政治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借鉴新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的观点,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2004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代会上明确提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与新自由主义提倡个人权利的观点不无关系。

2.经济方面。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新自由主义主张的企业私有化有关。我国在不同时期采用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借鉴了新自由主义的货币理论。

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入,我国学界出现各学派之间的思想交锋,“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现状,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二)消极影响

1.在经济改革方面,新自由主义混淆公有制和股份制,用股份制来冒充公有制,并极力鼓吹私有化,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认为国有企业不应当存在。因而,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

2.在政治领域方面,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自传入我国就不断冲击我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宣扬个人主义,并试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坚决抵制“西化”思想的传播,坚决反对腐败。

3.在思想文化领域,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极易引发人们的利己主义思想,认为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这与我国的集体主义精神严重背离,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建设。

4.在国际交往方面,新自由主义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意图通过经济一体化对别国实行和平演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同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并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独立自主精神。

三、我国应对新自由主义的科学态度

自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渐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那么,对新自由主义应取什么样的科学态度?

(一)辩证分析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它强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贸易,认为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最佳手段。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它反对社会主义,否定公有制,是西方国家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当新自由主义嬗变为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这种政治化的新自由主义就成为美国霸权推行全球化的手段。

对此,需要我们辩证分析。新自由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存在的基本形态也是不同的,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抄照搬。例如,《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自我崩溃》一书的作者中谷岩在大量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痼疾和弊端,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会自我崩溃之后,也没有完全否定全球化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具有的积极意义。比如在日本,细川政权和小泉政权进行的“结构改革”和一系列的“撤销规则”,有利于打破政官商相互勾结,限制邮政储蓄、简易保险金随便流入无意义的公共投资。

(二)提高警惕

随着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开始从理论转变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潮,成为美国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华盛顿共识”的出台,就是其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因此,我们需要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提高警惕。

虽然,“资本主义或许确实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和繁荣。但资本主义在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化传统,以及支撑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这种倾向越发严重”。此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别名考》一书的作者唐袅认为,在新自由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的进程中,卑污、丑恶、灾难暴露无遗。作者在本书中所列举的35种别名,诸如:犯罪全球化、经济倒退全球化、饥饿全球化、失业全球化、道德沦丧全球化、环境破坏全球化等等,这35种罪恶的全球化并非作者新造,它已广泛出现于世界各地的媒体。

(三)批判吸收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通过以上对新自由主义的辩证分析,我们知道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的时候,它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发展经济。但同时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策略的时候,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抗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它否定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所以,对新自由主义既要批判,又要吸收。

首先,批判新自由主义是必然的,因为它的本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它否定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对此,我们要进行激烈的批判。在认清新自由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具有科学理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达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

其次,我们也应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市场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作用值得借鉴。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中国经济才有迅猛发展的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这样更有利于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1]林光彬,张蔚.新自由主义研究综述与研究新思路[J].教学与研究,2005(5).

[2][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徐海铭,季海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余文好.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我国的积极与消极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5][日]中谷岩.资本主义为什么会自我崩溃[M].郑萍,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唐袅.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别名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公有制自由主义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英语文摘(2019年8期)2019-11-04 00:57:36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7:41:44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必备前提
商(2016年10期)2016-04-25 09:07:29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刍论社会主义公有制
党史文苑(2013年2期)2013-12-20 13:4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