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柱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管理工程培训部,山东 东营257097)
“绿色教育”[1]是指无伤害、无污染,消除副作用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强化绿色意识,防止不合理的教育手段、不适宜的教育形式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对施教对象构成伤害的一种教育模式。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辐射源,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构筑绿色教育新模式。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科技、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你打我通、你说我听”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道德风尚的全面影响。对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不懈地学习知识,奋力更新观念,潜心修身养性,以创新为导向,建立前瞻性教育思维,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当代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智能素质、强化绿色教育意识,就必须改变封闭的教育状态、开阔眼界。在开放时代和信息化社会,教师的知识已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实践。这是因为当今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概括和吸收所有最新研究成果。所以,现在的教师中,不少人正在努力加强与自己教学专业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有许多教师还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新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知识之中,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文理渗透的教师。
21世纪的今天,教师的使命已从单纯地知识传递发展为开发智慧,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表明,科学知识不仅高度分化,同时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不断积累,变得日益精深和广博,再博学的科学家也不可能穷尽一门学科。教育也一样,各门学科纵横交错、互相交叉,形成知识立体网络,教育科学和教学体系也在日益丰富和融合。同一学科内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流派,同一教学内容也会有教法差异。因此,要充分认识教学的创新性。为了能够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教师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横向联系、加强学术交流。要做到这一点,引导教师积极营造“文人相敬”的学术氛围、促进良好的学习风气。与此同时,要根据时代特点,走出校门,与科研机构和企业挂钩,使教师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把最好的学术及科研成果传授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克服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弊端。
长期以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传统教育思想,使部分教师忽视了时间的价值,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固化思维模式,缺乏新意、引不起学生共鸣。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从从容容度过几十个讲台春秋,就算是一种贡献。这其实是对时间宝贵价值的不了解,把时间和效益割裂开来。从教育工作来看,教师重视知识价值,更应珍惜人格价值。因为一个教师教几十名学生,耗费的不仅是时间,而是智慧资源。如果不珍惜时间,就等于剥夺了学生的黄金青春,宝贵的时间将一去不复返。鲁迅先生曾指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较重,尤其是既任课又当班主任的教师,教学与管理两副担子一起挑,如果再用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提高智能素质似乎不大可能。但是,只要我们在“挤”字上下功夫,还是有潜力可挖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除了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外,还应立足于教育教学过程,大胆地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创新。并把实践成果及时加以推广,在实践中创造出一套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规律的绿色教育模式。目前,直观教学、电化教学、网络教学、电视教学等受到广泛欢迎;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扬长避短,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
一是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我国加入WTO后,党和政府已向世贸组织承诺:“中国教育将成为12种服务贸易之一”。把教育纳入贸易活动并推向市场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既然教育已成为服务贸易之一,那么,教育就必须与市场接轨,教育过程也必然渗透着买方与卖方的买卖关系。在这种买卖关系中,学生及家长属买方,向学校“购买”知识和技能;学校和老师是卖方,向学生“出售”知识和技能。按照“买方市场”的运行规律,学校和老师的知识出售必须以是否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为前提。教育好学生、保护好学生,不让学生受到伤害,不使一个学生掉队,一切为了学生,这是绿色教育的首选目标。
二是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常言道:“课堂是小社会,社会是大课堂”。课堂和社会是相通的,课堂虽小,却能融纳全部社会。在学校教育这个大舞台上,学生应当是主角。可是,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把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摆在正确的位置上,不是老师服务学生,而是学生服从老师,出现了“角色错位”。贯彻绿色教育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唱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三是要确立“难看的孩子也可爱”的教育理念。有句谚语说得好:“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真诚地去爱那些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确实有一些学生“难看”。他们思想固执、行为偏激,实在让人看不惯。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决不能歧视他们,要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逐渐“漂亮”起来。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对有缺点的学生,学校及老师不能只看其负面影响和消极因素,而应注意其潜在的积极因素,要用绿色教育思维对待学生,把学生的缺点通过艺术处理,转化成有利的因素,把学生的某些“偏激行为”加以包装,成为独具特色的个性化倾向,使其化丑为美、转弱为强,也许就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特色的开创性人才。
1.创建绿色教育基地
有个历史典故叫“欲身不正、乌可得邪”。说的是一个人走在人群中,他的前后左右都是站得正、走得直的人,要想弯腰、侧身都难以做到。由此可见,环境的好坏对绿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下大力气改善育人环境,努力创建绿色教育基地,在教学区、实验区、文化娱乐区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设置标语牌、宣传栏,建设绿色教育的“绿色文化”长廊,以此激扬正气、营造“绿色文化”氛围。
2.建立绿色教育信息网络
实施绿色教育,学校是主阵地,社会是大课堂。为了巩固学校在绿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拓宽社会大课堂的领域,要把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内联外延,构筑全方位、多角度、立体交叉式的绿色教育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横向沟通和上级领导要求、学校老师督导、学生个人自律的纵向衔接。学校要建立绿色教育的组织机构、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与反馈系统,确保绿色教育的信息畅通。
3.把绿色教育同校园文化对接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强大凝聚力、创造力、持久力的源泉,是学校良好形象的集中体现,它的丰厚内涵为绿色教育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常言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带有示范作用。我们要把绿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对接,使二者互相融合、功能互补。正确识别“心理黑子”[2],卸下心理包袱,通过校园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自知自律,自觉地化丑为美。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除了因为其手中掌握着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之外,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师高尚的品质情操,能够感召学生。因此,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品德和心理素质便成了教师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要一环。
教师必须确立自己的追求目标,从而引领学生的人生轨迹。教师的人生目的和态度,建功立业的使命感,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感染力。一个教师若能把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宏伟目标与立志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有些教师在“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潮面前,不为所动,一身雅兴,两袖清风,把人生的目的和追求寄托在百年树人的大业之中,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正是这种人生目的的强大指向力,才把教师个人的一切意念集中到教书育人的价值目标之上。
教师品德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必须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磨练意志,涵养品性,方能德高望重。也只有不断地致力于自我完善的时候,教师才能教书育人,成为学生的楷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源源不断地从整个社会中吸取精神营养滋养和发展自己,及时地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吸取美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不断完善、充实自己,将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甘为人梯,方能树人。
教师要有“见贤思齐”的美德,向模范人物学习,激扬优秀品质,善于发现并激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教师品德心理素质的自我完善过程中,特别应该提倡眼睛向下,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不断在生活实践中发掘美德的宝藏。社会生活是一座道德宝库,每时每刻都有闪光的思想和行为。教师要善于从中吸取精华,不断积累并发扬光大。
绿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实施绿色教育,教师要讲究方法,要抓住关键,真心实意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脱困境。一是把针对性作为绿色教育的出发点。青少年学生天真、幼稚、好奇,喜欢接触新事物,对某些社会热点和敏感性问题,愿意接受、容易感召。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在实施绿色教学时,要有针对性,使教学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趣味性。二是要把有效性作为绿色教育的着力点。无论是选择教育内容,还是确定教育方法,都以可行有效为前提,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务实的态度、实用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三是把教育性作为绿色教育的落脚点。在实施绿色教育中,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自省自悟、自感自知[3]。
[1]唐炳琼.绿色教育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1-24.
[2]欧阳辉.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训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11.
[3]黎文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