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峰
脂肪肝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如果不及时确诊及治疗,将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本人收集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脂肪肝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CT对本病的诊断率。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25~70岁,平均40.1岁。肥胖34例,不肥胖18例;32例有饮酒史,20例不饮酒;5例既往有肝炎病史,2例出现腹水;4例有糖尿病史;胆囊炎7例;冠心病2例;脑动脉硬化3例。
1.2 主要临床表现 脂肪肝一般无特殊症状,有时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上腹压迫感或胀满感等,有15例无明显症状;触诊肝大17例、压痛13例、合并脾大6例;52例中有血脂升高50例(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增高);肝功能酶系异常41例。
1.3 检查方法 检查设备为SIEMENS AR HP单排和美国GE4螺旋 CT,采用螺旋扫描,螺距1 ~1.2,120 kV,320 MA;窗宽250,窗位40;层厚、层距均为5 mm。扫描范围自膈顶往下直至肝脏及脾脏扫描结束。取肝、脾同一层面,分别测量肝、脾CT值,并进行比较,以肝脾CT值比值的多少为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本组病例中有12例接受动态增强检查。
本组病例中,轻度脂肪肝21例,肝脏CT值35~58 HU,平均46 HU,18例表现为肝内血管呈等密度而显示不清楚;中度脂肪肝15例,肝脏CT值27~42 HU,平均36 HU,12例表现为肝内血管呈相对高密度;重度脂肪肝16例,肝脏CT值2~26 HU,平均12 HU,均表现为肝血管明显呈相对高密度.不典型脂肪肝19例,包括肝岛5例7个灶,局限性脂肪肝8例,不均匀脂肪肝。
3.1 病灶密度减低,且均匀,低于同层脾脏的密度。
3.2 病灶内可见血管呈相对高密度影,血管走行无改变。
3.3 病灶形态多样,以片状多见。
3.4 病灶边缘不清。
3.5 病灶部位的肝脏边缘无膨隆或变形,即病灶无占位效应。
3.6 增强扫描病灶增强程度略低于或接近正常肝脏组织,即病灶区CT值改变的时间密度曲线与正常肝组织类似或一致。
脂肪肝是因肝脏的代谢与功能异常,肝细胞内甘油三酯聚集过多所致,又称为肝脏脂肪浸润,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与饮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嗜酒有直接关系。本组52例中,血脂升高50例,占96%;肥胖34例,占65%;有饮酒史32例,占61%;有糖尿病史4例,占8%。正常人肝脏的密度总是高于脾脏的密度。当发生脂肪肝时,肝脏的密度低于同层脾脏的密度,呈现肝脏密度与脾脏密度倒置现象,临床上就是根据肝脾密度比值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及分类的。本组的肝脾CT值比值与文献报道数据相似[1,2]。本组52例经CT扫描均见肝脏实质密度减低,且低于同层脾脏CT值。脂肪肝严重程度根据肝脾CT值[3]比值分为轻度(肝脾比值≤1)、中度(肝脾比值≤0.7)、重度(肝脾比值≤0.5)。本组病例结果中可以看出轻、中、重三类脂肪肝患者肝脏密度均降低,CT值在2~58 HU。肝脾CT值比值在0.12~0.92。脂肪肝的影像学分类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标准。一些文献和书籍[4,5]将脂肪肝大致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一般情况下,根据肝脏密度改变,并参照脾脏密度以及血管阴影的改变即可作出脂肪肝的诊断。诊断较为困难的是不典型的脂肪肝,需要做CT增强扫描进行鉴别诊断。另外,在CT平扫上,肝岛需与脂肪肝基础上合并的相对高密度的占位性病变相鉴别。如海绵状血管瘤、转移瘤、肝癌等,这些占位性病变通常各自有特征性的CT强化表现,这些是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局限性脂肪肝与肝脏一些占位性病变相鉴别时,要注意占位性病变的一些特征性表现。如肝癌或转移瘤,病灶通常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邻近血管有推移受压改变,部分可侵犯门静脉或形成门静脉内瘤栓,肝癌在增强扫描时呈快进快出现象。转移瘤呈典型的“牛眼征”;血管瘤在增强扫描时具有典型的快进慢出现象可供鉴别。而局限性脂肪肝增强前后密度始终呈均匀改变,血管走行于病灶内,而无形态、位置的改变,周围血管也无推移受压征象。CT鉴别诊断还应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和化验资料,若鉴别诊断仍有困难时,可行细针穿插活检。
总之,典型脂肪肝的CT诊断,平扫即可确诊,当平扫不能确诊时,可行螺旋CT多期扫描相鉴别,同时CT也是脂肪肝治疗随访的重要手段,因此,CT对脂肪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1]邱德凯.脂肪肝研究进展.当代医学,2001,48(5):23.
[2]汤振华.脂肪肝的CT诊断.实用医技杂志,2003,3:177.
[3]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71.
[4]Halvorsen RA,Korobkin M.Ram PC,et al.CT appearance of focal fatty infiltration of the liver.AJR,1982,139:277-281.
[5]Lee JKT,Sagel SS,Stanley RJ,et al.Computed Body Tomography.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1998,72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