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莲,冯秀云
(甘肃省嘉峪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嘉峪关 735100)
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具有长效、经济、简便、安全的特点,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避孕方法。吉妮IUD作为一种新型IUD,由一根聚丙烯手术线串联6个进口高纯度铜套管组成,含铜表面积330 mm。吉妮IUD没有支架,可随着子宫的屈度弯曲,适用于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子宫。在哺乳期间选择安全可靠、并且不影响乳汁分泌的避孕方法,不仅有利于妇女的健康,也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和发育。我科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缩宫素为哺乳期妇女放置吉妮IUD 26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本中心门诊就诊,要求放置吉妮IUD的哺乳期妇女260例,年龄23~40岁,健康,无手术禁忌证及铜过敏史。其中月经复潮156例,哺乳闭经104例。
1.2 方法
1.2.1 放置时机 均在阴道顺产后3个月或剖宫产术后6个月放置;行经者要求在月经干净3 d之内,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早期,较薄时放置;哺乳闭经者,经尿妊娠试验排除妊娠后放置。
1.2.2 放置方法 患者术前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放置前查明子宫的大小、位置和屈曲度,宫颈钳钳夹住宫颈前唇或后唇轻轻牵拉,矫正过度倾屈的子宫位置,对于过度前屈的子宫,可让助手在耻骨联合上方下腹部略加压,尽量使子宫处于平位,先用子宫探针探查宫腔的方向和深度,然后宫颈3点或9点处缓慢注射缩宫素10 U,等待3~5 min后,再次用吉妮探针轻柔探查宫腔底部的收缩性和坚韧性,检查确定吉妮小结固定在植入器尖端后,再用吉妮IUD放置器探测,并调节放置器的定位块,使定位块比所测得的宫腔深度长0.5 cm。当放置器穿过子宫颈沿着宫腔轴到达宫底后,由助手向外适度牵拉宫颈钳,术者左手固定吉妮放置器,使放置器前端与宫底紧密接触,右手向前轻轻推进吉妮植入器达1.0 cm,术者可感觉到植入器携带的吉妮手术线小结植入子宫肌层,部分受术者有针刺样感。左手抵住植入器推杆的手柄,使植入器顶端与宫底紧密接触,直至将尾丝从插槽上轻轻松解开,慢慢抽出植入器推杆,再取出放置器套管。轻轻牵拉尾丝以确定吉妮小结已植入并固定于子宫底,于宫颈口外0.5 cm 处剪断尾线。嘱术后1、3、6、12个月进行B型超声透环并随访。
260例患者中,术中出血 >5 ml者 2例(0.77%);术中中度疼痛2例(0.77%);无术中子宫穿孔植入失败。260例患者全部完成了术后1年随访,其中术后1个月脱落1例(0.38%),因不规则出血取出6例(2.31%),因疼痛取出1例(0.38%),带器妊娠1 例(0.38%)。
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产后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妇女哺乳时的刺激所释放的催产素能使子宫发生反射性收缩,普通非悬挂式的节育器有可能因IUD支架与恢复过程中的子宫腔不匹配易引发子宫收缩、疼痛、出血、节育器脱落等并发症。吉妮IUD是一种高效含铜的IUD,具有无支架、固定式、可变性和体积小的特点,放置不受宫腔大小和宫口松紧的限制,不会因宫颈的松弛而发生脱落,放置成功率高,但放置技术要求也高。吉妮IUD不需支架固定,占据宫腔空间较少,并可以随子宫形态的变化而变化,降低了子宫的排异性;宫底固定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脱落的可能性,不会出现半脱落或下移的现象;无支架的设计,消除了传统IUD支架对宫壁的刺激及疼痛、出血等不良反应,适合于任何形状子宫及其形态变化,哺乳期妇女使用可大大减少断乳后因子宫恢复而需再度调换IUD的麻烦,减轻了再度手术的痛苦。为最大限度预防发生子宫穿孔,应严格执行术前检查,术前认真询问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生育史、刮宫史、计划生育手术史、剖宫产史,以及是否在外院做过类似手术。术前常规行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了解患者有无盆腔感染,排除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等,充分估计手术的风险性。术中避免急躁、粗暴。吉妮IUD放置后少数妇女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点滴出血、节育环脱落等并发症,但较其他节育环副作用少[1]。
妇女哺乳期因血中泌乳素浓度增高,垂体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又由于卵泡发育不良,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致使哺乳期子宫体积缩小,子宫肌纤维萎缩,肌壁薄而软且脆。长期哺乳的妇女子宫腔较小,一般长5 cm左右,宫壁薄,只有0.5~1 cm,质软,苍白且脆。哺乳期子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部分平滑肌细胞体积较小,细胞界限较模糊,横切面见平滑肌细胞浆内较多染色不均,有的核周围有空泡形成,部分平滑肌细胞核小而细长,深染。有的则无明显改变,但核内染色质较稀少或呈空泡,染色较淡,肌束间的平滑肌细胞列练较疏松,尤以血管周围较明显,平滑肌束也较小[2]。所以在实行放取环、人流等计划生育手术操作时,如果操作不熟练、粗暴、使用器械不当以及子宫过度屈曲、子宫畸形、瘢痕子宫、多次刮宫史等情况极易损伤子宫,造成穿孔。为预防哺乳期妇女因子宫壁薄而软易发生穿孔,应严格术前检查,并由有经验的医师谨慎轻柔地手术操作,术前3~5 min常规宫颈注射缩宫素10 U,可促使子宫收缩变厚,硬度增强,便于操作,也利于预防子宫穿孔的发生。
缩宫素自1909年被人们发现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以来,一直被用于催产、引产、防止产后出血等大量妇产科领域中,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3]。缩宫素有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加收缩力及频率的作用。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宫颈注射缩宫素,使药物快速均匀分布于宫颈和宫体,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4]。较之常规肌肉注射,发生作用更快。且效果更为显著。哺乳期子宫小而软,肌壁薄而脆,缩宫素的使用使哺乳期子宫收缩变厚,硬度增强,便于操作,起到了积极预防子宫穿孔的作用,本文260例哺乳期妇女放置吉妮IUD术前3~5 min常规宫颈注射缩宫素10 U,子宫收缩良好,无一例子宫穿孔发生。哺乳期妇女缩宫素使用禁忌证少,不良反应少见,偶有恶心、面部潮红、心率增快等一过性反应。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作用肯定,疗效显著,宜推广为哺乳期妇女放置吉妮IUD的术前常规操作。
[1]赵 荀,马晓骝,张志红.放置吉妮IUD62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6(1):55-56.
[2]张海英,覃爱萍,韩 萍.产后两个时期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的比较[J].广西医学,2005,27(8):1148-1150.
[3]张 丽,刘兴会.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98-102.
[4]段红云.宫颈注射缩宫素对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