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研究

2013-08-15 00:54罗正军
科技视界 2013年1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思政政治

张 进 罗正军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1 网络环境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校愈发重视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懈探索和实践,实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务的不断发展,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然而,网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网络新媒体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平等互动,而非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与受教的接受灌输。然而,部分高校只是简单地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为网络建设,建设一个主题网站、上传一些宣传资料,忽视了网络互动和服务育人[1],导致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管理不到位,教育效果不理想。

1.2 缺乏科学组织与领导

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队伍、制度、机制、工作方法、投入等没有作全面的、系统的科学规划,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没有形成合力。广大高校政工干部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实施途径等还处在探索之中,这就难免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盲目性,以致相当多的领域还保持传统的灌输方法,忽视了网络文化规律。

1.3 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高校普遍缺少一批既懂思想政治教育又懂网络技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不强,缺乏开辟和占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的紧迫感。还有一些工作者虽然有占领网络阵地的意识,但是网络素质和网络技能的欠缺影响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2]。

1.4 教育形式单调,内容枯燥

大多数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页面较为呆板,形式比较单调,和一些专业性的网站相比差距很大。在教育形式上,有些高校简单地将政治理论知识上传到网络,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技术优势。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关心的感情、健康或一些较为敏感的社会热点话题,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而且很少设置甚至不设置互动栏目,在线互动交流严重不足。

2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

2.1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形式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主动研究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规律,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要变“居高临下”的教育灌输为平等互动的交流共进。

2.2 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思想开放,求知欲望强,但他们人生阅历不丰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新媒体环境下纷繁复杂的信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地使用新媒体,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他们新媒体信息鉴别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选择对身心发展、个人成才成长有利的信息,让新媒体为他们的思想进步、健康生活、学习成长服务,并利用它实现自身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的塑造[3]。

2.3 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操控、交流方式的改变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利用新媒体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使用网络话语进行舆论引导,努力掌握网上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此外,要善于把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和教学、科研成果,及时地移植到新媒体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4]。

2.4 完善校园网络制度建设与管理

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建立和健全校园信息传播系统;要尽快建立大学生网上行为监督机制,加大网络安全的管理力度;对学生要制定宿舍上网管理的有关制度,如我校学生寝室上网时要求实名制,增强了学生的网上责任感。利用网络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能及时地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定期组织辩论,引导大学生积极地思考,并与大学生在网上进行交流和探讨,争做学生在虚拟情境中的导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是非明确的网络环境[5]。

2.5 营造健康和谐新媒体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譬如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对网络的兴趣逐渐向文化学习和科技活动方面转移,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2.6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人人网、QQ、MSN、E-mail、BBS等新载体的功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优势,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网络等新媒体,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7]。例如浙江师范大学通过对芙蓉峰网站、BBS、团委在线、学子在线的建设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它们现已成为传播信息、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

[1]刘东健.“新媒体”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J].泰山学院学报,2009(04).

[2]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6).

[3]刘欢,朱德海.网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1(02).

[4]罗万新.浅谈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今日南国,2010(01).

[5]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与路径选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6]王婧.“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述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9(05).

[7]陈国荣.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蕴意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思政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