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华
(威海职业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山东 威海264210)
国外发达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早,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国内的同类研究与实践起步晚,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进行,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教育部推出国家示范高职院建设项目以来,各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1]。几年来,笔者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
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食品工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食品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2]。另一个方面,由于近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加工企业纷纷采取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精深加工及产品开发等措施应对这些挑战,这必将促使企业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继而促使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对威海海都食品集团、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荣成)食品有限公司、威海金海食品有限公司、威东日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喜旺集团等大中型食品企业的实地调研分析显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食品加工技术岗位群,主要包括水产品加工技术员、烘焙食品加工技术员等;二是,食品质管岗位群,主要包括食品品管员、内审员等;三是,食品检测岗位群,主要包括食品理化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
以高等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为指导,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四段递进、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的构成是由基础课程到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再到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最后是顶岗实习四段递进的;学生的能力层次是从职业基础能力到职业核心能力,再到职业拓展能力,最后是岗位技能四段递进,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层次不断递进的四个阶段中都充分利用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通过广泛的食品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骨干共同研讨,构建了能力为本、注重职业素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食品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优化了原有课程的设置。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将实践课程融于理论课程中,并整合成三大模块。1)岗位基本技能实训,本环节主要使学生通过体验岗位、参观企业、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岗位有初步认识。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检验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对相关产品或项目的物理、化学性能,利用适宜的化学、仪器分析方法手段进行检测分析,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综合检验分析方法的技能;2)专项技能实训,通过本环节实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技能,通过食品微生物技术实训、食品生物化学实训、水产品加工实训、肉食品加工实训、啤酒酿造实训、烘焙技术实训、食品分析检验技术实训、食品质量管理等实训,使学生掌握食品的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控制等技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3)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本实训环节包括水产品和肉食品的综合检验实训以及学生毕业前的综合顶岗实习。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正式的工作岗位上,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 实训中学习的操作技能经过生产岗位的实践,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为学生完成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真正成为食品加工技术行业实用性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业成绩评价的多元性表现在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改变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方式,实行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即由期末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改为重视过程性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三是,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还结合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工作品质的考核。
评价要能及时反映每个学生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对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多方面的评价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正确判断每个学生在技术学习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实行有效的学习指导。
[1]蔡智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证一体·双线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05).
[2]范丽霞.高素质应用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西轻工业,201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