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雄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珠海 519070)
公交企业滞后的维修制度和技术管理模式已远被新技术运用广泛的公交车辆抛在了后面,如果不尽快根据公交企业的需求,提高公交维修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公交维修专业人才,城市公交的安全与服务将无法得到保障,公交的优质服务只能停留在新车上线的前两年。新的维修理念“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值得公交企业的维修管理借鉴。
公交车辆维修与普通的市场汽车维修不同,除了指通过维护和修理来维持和恢复车辆的技术状况,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外,公交企业还专门有车辆维修及技术管理系统,包括内部各级技术管理部门、各级维修保养厂及修理车间等,其主要职能是对公交营运车辆及生产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车辆的技术状况、维修保障好车辆的安全技术指标、指导驾驶员用好车,提高车辆的完好率、从技术上面降低事故率和车辆的运行消耗。
目前,一些公交企业仍沿用“定期维护,计划修理”的管理理念,其特征是修理作业的强制性、计划性,管理粗放,脱离实际。由于车辆运行条件、使用、维修因素各异,执行同样的计划性的强制修理作业往往会造成脱离实际的过度修理或失修。对于车况尚且良好的车辆进行强制修理,维修不得当就相当于对车辆进行人为的破坏,而对未到里程的需修车不及时修理,又会造成车辆技术不稳定和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实践证明,这不仅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在配件质量及维修工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各总成装配精度亦难以保证,加剧了车辆的早期损坏。
由于公交企业历史特性决定,许多公交维修作业人员都是从维修老师傅那里学习到的维修技能,因为以前的车辆技术含量低,几乎是一把锤子和两把扳手就可以基本满足需求了,殊不知公交客车的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GPS智能调度系统、CAN总线技术、LNG燃料也已经广泛应用在公交车辆上,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将使现代公交汽车朝着智能化、低能耗、高安全的方向发展。加上许多公交企业的保修厂或维修车间大多没有被完全推向市场,长期都是吃企业大锅饭,从维修管理干部到基层维修人员都因无竞争压力而不思进取,管理干部对技术的学习欲望低,普遍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认识适应能力不足,不愿主动地探索引进并用于生产,甚至存在畏惧心理有意回避、消极对待。
在国内二线的城市公交企业相对来均存在说客流量小、实载率低、票价定位低、车辆陈旧等因素影响,营运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多半不好,有时政府补贴不到位,企业资金经常捉襟见肘。早就形成了“重营运轻维护”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大多公交企业都将维修系统划为附属业务,甚至有的公交企业将其当成包袱。很多公交企业为降低车辆的维护和修理成本,主观的增加维护间隔里程,如果营运和维修保养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维修给营运让路,拖保和失修使车况愈发恶劣,维修总成本随之增加,车辆完好率直线下降,新车早期损坏严重,车容车貌陈旧失修。
大多数公交企业的维修服务人员相对比较紧缺,加上维修设备相对落后,车辆的维修保养效率无法得到保证,比如在车辆一级和二级保养维护的工作方面,每个保养岗位都有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专人专项对车辆保养部分进行维护,但由于人员紧缺,很难满足到专人专项的保养要求,而且维修人员的紧缺还会导致维修人员无法进行脱岗技术培训,导致了维修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对维修保养的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车辆的前期技术管理是指车辆从论证选型、择优购置到新车正式投入运营至走合期结束后维护这一阶段的技术管理。公交企业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整体规划,合理科学地确定出车辆整体结构,没有预测规划的盲目购置,应当克服与防止。选配科学合理的总成配件,车辆运行就会比较稳定,极大的降低了车辆发生故障的机率,甚至有些配件零故障运行达到5年以上,同时维修管理上面应该进行精细化的维护方案,以养代修。
完善资金管理,建立保修专项基金并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车辆维护、修理、更新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保修人员合理收入,杜绝各种以节约材料维修费用为目的、以降低车辆效能和寿命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为实施各级维护修理提供资金保证。
根据公交企业车辆实际状况,制定以“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为主要内容的维修管理规范。总结老制度的不足之处,取消一些存在过度修理的项目,在车辆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发动机、变速器等大总成的强制拆解检查。对全部车辆进行单车成本核算,跟踪全部车辆的三材(轮胎、燃料和材料)费用情况,对消耗反常和性能低下的车辆应通过人工或设备检测及时视情修理。在维修过程中,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由技术权威部门控制车辆的大修作业。
除了通过细化维修保养规程,提高维修服务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外,公交企业还应该把维修作业人员的培养列入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定期定向对维修作业人员进行补充,尤其是应重视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薪酬和技术挂钩,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带动维修人员对新技术的研究热情,以点带面的提升公交企业的维修技术。
从生产实际及资金能力出发,应用便于收集车辆数据档案的管理软件以及实用的保修设备工具,特别是能大幅提高工艺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保修机具这样可以提高工效又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公交企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应该发挥应有职能,带领维修生产系统沿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前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降低体力劳动和避免经验判断出现的误差。
公交企业一般来说都是本城市客车拥有量比较大的企业,应该通过与客车行业各单位合作,提高自身的维修业务能力,缩小与社会同行业间的差距,搞好对内服务的同时拓展社会市场,努力扩大对外维修业务,谋求自我发展之路,以适应企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保证车辆技术状况是为珠海市民提供良好服务的基本前提,公交车辆作为公交企业的主要运营工具,公交车辆整体性能良好是保障城市居民出行的基础,也决定了公交服务的质量。因此各公交企业应该重视维修管理,从根本上运用好运修之间的唇齿关系。
[1]杨永年.论车辆的前期技术管理[J].城市车辆,2009.
[2]谈公交企业技术管理[OL].汽车网.
[3]于新科,等.中小城市公交企业的车辆维修管理[J].城市公共交通,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