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
(甘肃省庆阳市湘乐林业总场,甘肃 庆阳745200)
(1)性能优良。水曲柳和白蜡同为木犀科白蜡属乔木,水曲柳树形优美、材质优良,适应性广,是陇东地区重要的园林绿化及造林树种。白蜡根系发达,抗土壤污染能力强,造林成活率高,通过嫁接,互取优点,属于强强联合。
(2)生长量高。白蜡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50cm,地径0.6cm,水曲柳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30cm,地径0.4cm。1年生白蜡嫁接的1年生水曲柳(苗龄2年)平均高度100cm,地径1.0cm。
(3)成活率高。试验调查800棵嫁接苗栽植,成活794棵,成活率99.2%,实生苗栽植成活率86%。
(4)效益高。嫁接苗因嫁接成本增加0.3元/株,但3年生(砧木1年生,嫁接后生长2年)苗高1.8m,地径1.5cm,而水曲柳实生苗要达到这个高度则需要5年,管理成本增加0.5元/株,比嫁接苗成本增加0.2元/株。
子午岭林区白蜡树分布很广,又因近年来城市绿化栽植白蜡的量比较大,种子更是数量大、易采收、成本低。
选择土层深厚、水肥条件良好的地段作为圃地,结合深翻,用硫酸亚铁50kg/亩进行土壤消毒,并每亩施磷肥50kg、尿素10kg。而后做成4m×8m左右的小畦,埂宽×高为12cm×10cm,并在小畦范围内耙平,做到畦内土壤平整疏松干净无杂草。
白蜡树种子当年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在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种仁发硬时即可采摘。晾晒后去除杂物,入库贮藏。翌年3月初,水浸1d后,用湿沙按沙∶种子3∶1比例堆放于避风向阳处,用棚模覆盖以达到提温保湿的作用,每隔3~5d翻倒一次,视其干湿程度洒水适量,大概半个月左右时间。注意观察待种子有30%左右裂嘴露芽即可播种。子午岭林区播种时间以4月中旬为宜,播种过早出苗后宜遭霜冻,过迟则生长期缩短,影响苗木生长量。如果需催芽快即置于太阳下,如需催芽慢则置于阴凉处。
在耙好的苗圃中用宽板镢头开沟,深4~5cm,要求开沟要平,播幅8~10cm,行距40~50cm,用种量5~7.5kg,种子撒播均匀,撒后穿平底软鞋稍加踩压,用头一年采集熟化的腐殖土覆盖,覆土厚度2~2.5cm,覆土薄厚要均匀一致,过薄易失水,过厚出苗困难,覆土后要视墒情洒水,若墒情较差则需浇透,墒情较好,则将覆盖的腐殖质土浇湿,以免遭大风吹蚀。播后注意观察圃地水分状况,若春旱就要及时浇水。播后半个月注意观察若芽子开始顶土,要注意水分并预防霜冻。出苗后采取和其它阔叶树苗木一样的措施进行管理,苗木过稠,要间苗,间距不小于5cm,并及时锄草追肥,保证苗齐苗壮,地径达到0.4cm以上的嫁接标准。
当年7~8月和翌年春季4月中下旬均可进行,但以秋季为最佳,秋季嫁接成活率高达95%以上,并且翌年生长量大,当年平均苗高1.2m以上,平均地径1cm左右。最高苗达1.5m,地径1.5cm。根据对照每年春季嫁接的水曲柳,比上一年秋季嫁接苗高生长量平均小20cm,另外,春季劳力紧张,费用偏高。
春季嫁接可于上年初冬采集1年生枝,直径0.8~1.3cm,叶芽饱满,无病虫害的水曲柳壮条于果窖中用湿沙压埋储藏。秋季嫁接,接穗剪截后尽快剪掉叶子,保留叶柄1.5cm左右,最好随采随用,并采取保湿措施,严防接穗失水。嫁接工具包括芽接刀、修枝剪,刀口要求锋利。绑捆材料选弹性较好、薄厚适中的塑料棚膜,裁剪成1.5~2cm宽的条带备用。
白蜡嫁接水曲柳采用带木质T字形芽接,嫁接速度快,省工,省接穗,可以迅速培育出大量苗木。嫁接位置在距地面高度3cm左右为宜,芽片长2~3cm,厚度不超过接穗的1/2,砧木削面要比接芽稍长,深度不超过砧木的1/3,然后迅速镶入并绑缚。绑缚时一定要把叶芽和叶柄留在外面,便于发芽和检查成活,绑带一定要缠紧,并在下面打结。
嫁接后管理是提高嫁接成苗率的关键。一是检查成活,嫁接一周至半月,凡芽片呈新鲜状态,叶柄手触即落,为嫁接成活;若芽片皱缩发黑,叶柄不易脱落,视为未成活,要进行补接。二是剪砧,接芽发芽后要在离接芽上部2cm处剪掉砧木,剪口要平滑,呈45°倾斜。三是解绑,发芽10d后,要放松绑带,秋接可于翌年春解除,春接要第一次松绑,一月后解除。如不及时解除,塑料带就会勒入皮内,不仅影响生长,还容易造成风折。四是抹芽,砧木萌芽长3~5cm时进行第一次抹芽,然后每隔5~7d抹1次,连续抹2~3次待嫁接苗生长占据优势,砧木不再萌芽即可。五是嫁接后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必须加强水肥供给,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并及时松土除草。良好的管理措施可提高成苗率和生长量。
白蜡嫁接水曲柳技术简单,易操作,且嫁接苗适应性广,生长量大,有望成为子午岭林区乃至陇东地区绿化树种的首选。
[1]刘立品 ,定光凯.子午岭木本植物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吴学孙,建 新,刘 玫,等.白蜡嫁接水曲柳育苗技术[J].现代种业,2004(5).
[4]张福臻,陈 洪.带木质芽接用途广[J].中国果树,1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