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艺术在广播新闻中的应用

2013-08-15 00:52徐本鑫
科技传播 2013年16期
关键词:现场感音响马路

徐本鑫

山东市淄博市临淄电视台,山东淄博 255400

广播作为听觉艺术,是靠听来吸引和打动听众的,它对物像、形象的感知是间接的,它缺乏视觉的直接观察和实体的把握,广播记者只有通过唤起听众内心的声源形象,才能构建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声景”,这种“声景”能使听众从一种感觉过渡或延伸到另外一种感觉,从而构建出没有画面出现的现场感。这就给我们广播记者提供了一个很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用大大小小的“声景”,构建“闻其声不谋其面”的现场感。给听众以身临其境、亲闻其声、亲见其人、亲睹其物、亲会其意的真切感受,使广播新闻的社会功效发挥到极致。这些大大小小的“声景”的运用又可以为听众提供极为丰富的声音宝库、空间的幻觉图像,可起到“耳听其声,脑获其形”的现场效果。

广播,这一直接将声音诉诸人们听觉的媒介,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形式多样不具一格。用音响传递新闻现场对广播新闻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广播吸引听众,扬长避短的有利武器,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广播人,只有深入研究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才能使广播媒介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报道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声情并茂的最佳传播效果。

但目前,音响在广播中某些地方却没有被很好地运用,在每天的新闻节目里,带音响的录音报道所占比例很少。即使有声音,大多也只是侧重于领导讲话,从内容到形式都缺乏活跃的因素。所以这就要求广播记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新闻事件,细心捕捉,精心选择,紧紧抓住能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展现新闻事件本身个性的多个细节,最大限度地开掘身边的一切音响资源,发挥声音之长,避“画面”之短,把要报道的新闻事实、刻画的新闻人物、勾勒的新闻背景展现在听众面前,让听众用耳朵去“看”,从声音中去感受新闻现场。

例如在四川雅安抗震救灾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我们同舟共济,一起把安全、美丽、放心的美好家园重建起来”,李克强总理的“别伤心,我们灾后重建,新家会比以前更好”这样的录音温馨暖人,掷地有声,充分表达出领导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深刻内涵。如果在新闻中能将这样的“声音”予以恰到好处的运用,就能够增加新闻的鲜活度、亲和力和人情味,满足了广大听众亲历亲闻的心理诉求。

如何用好广播音响这支“笔”。笔者认为,广播记者首先要重视现场音响的采录,用典型、生动的现场声音来增强新闻现场感。通过声音调动空间,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具体讲就是运用不同的强度、音调、音色的音响,使听众从脑子里幻影出一幅流动的具体形象的画面,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满足。 需要注意的是,音响虽然可以将广播优势得以较好地发挥,选用得当有助于渲染气氛、提示和深化主题,但音响同样也存在着短处,搞得不好还会破坏气氛,削弱和干扰主题,影响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所以采录现场音响不是有闻必录、有声必取,而是精选采录那些和报道有关,能深化主题,有对比意义的典型、生动的现场音响。音响只有真实、典型、生动才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只有再现现场情景才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广播记者再现新闻现场。表达声音的手法千变万化,其表现形式基本要分为叙述性、议论性、抒情性三种。而要用好音响这支“笔”,就应该做到叙述、议论、抒情三种表现手法并用,充分展现广播新闻现场感。

第一种叙述性的“音响”是采访对象叙述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件,描述这一事件的基本脉络。由于广播声音的稍纵即逝,不便于记忆和储存,因此特别需要音响简单明了,脉络清晰,给听众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第二种是议论性的“音响”。在广播新闻中,记者通过话筒让采访对象针对问题或事件,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采录的音响往往带有议论性。

这里举一个淄博新闻广播的一个评论式的录音报道—《如何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片段:

前不久,我省针对交通安全展开了“平安行你我他”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包括中国式过马路在内的众多交通陋习说不。记者在我市发现,虽然市民的交通意识在不断的提高,但“中国式”过马路在我市依然屡见不鲜。请听记者华光路与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现场对几位“中国式过马路”的市民的采访录音:

“看着来不及就跟着大流过来了,过不来,这边过完了,到这边过不来了。我觉着随大流吧,看见有人过然后就跟着过”

“比如说等待的时间太长。过路口闯红灯的话应该是看等待的时间长短吧,我很少闯,实在是堵得不行了,别人要是闯,我也就跟着大家走我知道这不对”

“有的你摁喇叭他就装听不见,还是走他自己的,他根本就不管”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交警也有自己的难处,“法律法规对行人的违法行为约束就少,行人违法之后对他们的处罚难度特别大,执法成本也特别高,也纵容了他们的违法行为,导致中国式过马路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了”

记者评论:遏制“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要提高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把法律健全起来,把规则升高到法律角度,让所有人都明白,任何产生交通危险的行为都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规定和条例上。

这篇评论的立论、论据、结论来自马路上随机采访的现场录音,音响直点主题、深刻有力,让人思索,在采访对象的回答声中构建了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了说服力和影响力,记者的观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了。

第三种是情感性的“音响”。情是生生不息,万千变化的心理现象,广播记者通过采录采访对象的喜怒哀乐,以及各种各样烘托气氛、情绪的音响特定,往往能引起听众的共鸣,起到展示新闻人物行动和心理的作用。也可以选择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而又反映政治内容的题材。这类报道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题材十分广泛,音响也非常丰富、有趣,听起来亲切感人,起到了表现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例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出的《海外游子故乡情》,报道的是在元旦前夕,“海外中国名家演奏团”一行34 人专程从美国回到上海举行“故乡情新年音乐会”。报道从虹桥机场开始,记者抓住了几位有代表意义的人物。一是该代表团的艺术总监,华裔指挥家董麟,他坚持用自己的家乡话——上海话来表达他们回到祖国的激动心情。一位是强调此次回来有特别意义的马新华,“飞机一落地,大家都欢呼起来,我们到祖国了”。“这不仅仅是音乐之行,而且是故乡之行。”这些真切的音响,充分流露出海外游子怀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接着记者以思乡曲为核心展开报道的。34 位海外青年音乐家把一曲《思乡曲》演奏得如泣如诉,深深打动了故土的人们甚至权威人士。这些自然又生动的音响,不仅场面感人,而且把海外游子的辉煌成就及对故土的怀念、热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文字新闻所无法实现的。这些带有强烈情感性的音,把音乐家们成功背后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功成名就后回到祖国的那份激动心情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听众不得不为他们为祖国、为华夏子孙争得荣誉而感动。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广播记者提供了强大的质基础,广播记者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用越时空的音响拓展广播新闻现场感。把需要的音响串一个完整的珠链,使每个环节互相紧密地联系起来,建出广播新闻强有力的现场感。记者可以通过多种音资源,使听众对所报的新闻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这大拓展了构建广播新闻现场的空间。

[1]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3]音响在新闻中的作用.新闻传播,2012(6).

[4]从审美特性看广播剧的艺术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6).

猜你喜欢
现场感音响马路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人来车往的马路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过马路
诚实音响
过马路
现场感: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