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俊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党主动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功能地位重新定位的积极举措。为民众服务,获得民众的支持,才能夺取进而巩固执政地位,西方政党的探索实践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价值。
虽然在西方国家,没有“服务型政党”的提法,但是,为民众服务,关心关注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才能赢得选举并巩固执政地位是西方政党发展的共识。1.巩固执政地位的经验总结。在西方国家,选举前各政党往往抛出大量具有诱惑力的竞选政策来博取民众支持,执政后却由于各种力量的牵制不能兑现或不予兑现。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长期延续,导致了民众投票率普遍较低,政治冷淡情绪蔓延。各政党因此认识到必须要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与民众进行日常接触,关心他们的日常需求,才能获取选票支持。2.解决政党政治自身问题的根本出路。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政党的利益表达、动员、社会精英的形成和遴选功能弱化,民众的独立性大大增强,政党存在边缘化的危险。竞选人往往可以利用依靠媒体和顾问公司竞选,而无须借助于政党。服务民众、争取民众就成为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巩固地位、建立信任的根本出路。3.顺应阶级分野日益模糊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具有注重实际、希望稳定、惧怕激烈变革倾向的中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体,使得政党凭借阶级吸引力来凝聚力量的效能降低。为了获取巩固执政地位,西方政党相互借鉴和吸收,淡化阶级属性,竞相提出服务大多数民众的方针政策。
在西方国家,一个政党不能成为执政党而长期沦为在野党,不管其意识形态多么纯正、执政理念多么美好,都不大可能影响政治进程,难以有效维护本阶级利益。因此,他们为实现政党目的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1.完善党的纲领政策,扩大党在民众中的影响。党的纲领政策最能反映党的阶级属性,民众往往从党的纲领政策上判定党的性质,决定自己的选择,但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为了赢得竞选,西方政党一般都会在坚持基本信念和主张的同时,不断地调整政治纲领,淡化意识形态和阶级属性,强调自身代表利益的广泛性。各政党往往会借鉴前次选举失败或者成功的经验教训,制定出接近大多数民众的利益的政策。经常会雇佣专业的顾问或咨询公司,来捕捉民众关心的话题和民意动向,调整竞选政策,吸引民众的注意力。2.搞好组织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党的组织基础。在西方国家,政党经常凭借自身较强的组织能力,将党员和积极分子动员起来,依靠各级组织广泛地为民众服务,扩大影响,巩固群众基础。譬如在选区内组织俱乐部,组织文娱活动,培养与选民的感情,拉近本党与选民的距离,为本党候选人争取更多的选票。许多西方政党设立了专门从事民众工作的地方组织,以保持政党与民众之间联系的经常化、制度化。有的政党设置了同民间组织对话的专门机构,要求自己的党员至少参加一个这样的团体,并组织俱乐部、联席会议和政党论坛,邀请这些团体参与党的活动。3.重视党的外围组织,增进与民众的联系。西方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结构。在社区里,一般都有多种非政府社团组织,社区内的选民至少属于一个非政府社团组织。社区成为政党与选民相互沟通最便利,成本最低,也最容易展开的途径。各政党特别重视这些以职业和特定群体为对象的社团和非政府组织,与“外围组织”处理好关系,为自己争取最广泛的声援和支持。通过“外围组织”的活动,延伸政党的活动空间,真实地了解和反映民意。
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西方国家中某些反映现代民主政治的带有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需要我们客观对待、认真研究,通过揭示其历史进步性,从而为服务型政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1.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党的适应性。政党适应性是政党应对国内外压力环境的深层次适应,它意味着政党不再去扭转、改变其所处的环境,而是转变自身去适应环境。西方政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党也正在或将逐步地遇到。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需要广开言路,汇聚意见,不断修整政策措施以适应形势变化。服务型政党建设正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发展做出的积极变化。建设服务型政党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根本一点就是不能忘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落到人民群众得实惠上。2.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模式,了解群众意见。西方政党注重运用各种媒介倾听民众心声,了解民众对党的政策需求和施政反应,以更好地回应各方面诉求。建设服务型政党必须真正了解掌握人民群众想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信息时代,网络等新兴媒体为党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非常好的渠道和平台,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搜集民情,化解矛盾,如开通完善各级政务网站、领导博客,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等形式,真正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群众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适应新的形势任务发展,不断拓宽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域,通过发展、推荐、委派的方式培养党员,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依托建等方式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形成较为严密完整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工作网络,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建有党的基层组织,就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把一大批优秀青年、社会的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的队伍中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周淑真.政党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齐春雷.西方政党变革及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启示[J].政党制度,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