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祥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是乾隆亲自抓的一项文化重点工程。全书共有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自伏羲氏,下至明亡,是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因为亲自抓,于是抓得细,据说,书每成一卷都要抄好进呈御览,乾隆极负责任,沙里披金,留下了一千九百多条批注,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
乾隆江山坐得好坐得稳坐得久,读书当然也读得大胆别出蹊径。在他眼里,尧帝最有水平,因而是所有皇帝的学习典型。他欣赏尧帝什么呢?置谏鼓,立谤木,虚心纳谏,让提意见的人当面击鼓,还可以在意见簿上留下真姓大名。一个人、一个政府,无论做什么,听取意见大概是最主要的。
乾隆看皇帝:对李世民赵匡胤也是要批评的
乾隆读书广泛,但也有重点。他的重点自然是那些和他担当一样角色的皇帝们。他是以欣赏的角度看李世民的。
他对唐太宗有如下的评价:一是唐高祖李渊没水平,如果他将李世民选为太子的话,就不会有玄武门事件。要是李建成继位,那么,乾隆断定,唐也脱不了隋的命运,绝对短命,所以责任还在唐高祖;二是李世民尽管目的正确,但达到目的的手段却有违做皇帝的职业道德,要是人人都像他这样(后来明成祖确实学样),那整个社会岂不是乱套了?
因此,他对唐太宗也就比较挑剔。我们仅举李世民想看起居注的故事,看看乾隆的反应。贞观年间的一天,李世民对褚遂良说:你负责记录我的言行,你都写了些什么啊,我能看看吗?褚答:这个恐怕不行吧,我们史官有规矩的,好的坏的都要记下来,这样和您说吧,这也是一种监督,因为要传下去给后人看的。李世民明知故问: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也要记下来吗?褚答:这个当然,这是我的职责所在!这时,边上的黄门侍郎刘洎插嘴:即便褚遂良不记下来,天下的人也都记着它呢。自然,李世民不死心。有一天,他又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我想看一下国史,了解我以前做过的不妥当的事,作为今后的教训,你拿来给我看一下。房真的很为难,皇帝想看一下国史,有错吗?可是,李世民明明是想打擦边球嘛。怎么办呢?李世民的这个心事,估计整个唐朝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了。这时,谏议大夫朱子奢开始行使他的本职权力了:您好不好其实自己应该知道,您看一下起居注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但是,您想过没有,如果把这个规矩传给了后代的子孙们,有的人就会掩盖自己的错误和短处,那时,就会有史官被诛杀,那么,哪个人还敢直言呢?千百年后,这些记载还怎么能说得上是真实可信呢?也许是有心结,李世民在这件事情上很固执,一定要看,非看不可!房玄龄他们绞尽脑汁,真要看,他们不执行,都要死,那么,就让他看吧,但是,全本绝对不能给他看的。于是,李世民看到的国史是删节后的。
乾隆对此的评论,倒也没有长篇大论,大意是说,我们做皇帝的,有意想不到的赞美,也会有求全责备的毁谤。作为人君,只要用心去做事就行了,怎么可以每天喋喋不休地和天下人辩论是非呢?
对于和李世民同样类型的皇帝,乾隆基本上是同一个态度。赵匡胤陈桥兵变,对这种黄袍加身取得天下的手段,乾隆极不赞同,对杯酒释兵权,又多为赞赏,但他是从英明决断、勇敢有为这个角度来分析的,并不像有人评论说宋太祖耍的是雕虫小技。乾隆这样辩证分析:就取得政权的方式看,是下三滥;就治理政权的手段看,是大智大谋。
乾隆看历代名臣:官员的节气是做人之根本
除了对皇帝们的关注,乾隆还关注那些臣子们,这些人也很重要,他们关系着国家的运转。那么什么样的人是他要的好干部呢?看他对知名大臣狄仁杰的评价。
狄仁杰原来是唐朝的大官,居然在武周政权官也做得一帆风顺,对武则天服务得很周到。狄是怎么得到武则天赏识的呢?武则天抢了李唐的天下后,李唐的宗室自然不服气了,于是常常有反击,也就是动乱,而狄恰恰是平定了豫州的叛乱后得到武则天赏识的。此后,狄一路顺风,被武则天称为“国老”。但恰恰是这个“国老”挽救了李唐王朝。公元698年,武则天开始做皇帝,感觉好得不得了。武则天的几个侄儿竟然多次请求姑姑,立武家人做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这个时候,狄国老进谏了:皇帝您如果立儿子为太子,那么将千秋万岁配食太庙,享受无穷;如果立侄儿为太子,我从来没听说过侄儿会在太庙中祭祀姑姑的。这回,武则天总算没被胜利冲昏头脑,将儿子李显立为皇嗣。
在乾隆之前,对狄仁杰还有一种评价是,他保全自己是为了恢复唐室。
但乾隆大胆否定:余少时亦有仁杰,非感知己之深,乃服其韬晦,且以复唐自任之论,今以武氏始终夺唐祚及仁杰不能匡复观之,未免失言。大意是,我年少的时候还是很崇拜狄仁杰的,但我并没有将他视为知己,只钦佩他韬光养晦,还有以恢复唐室为己任的一些言论,从武则天夺取唐室天下的整个过程看,狄仁杰未免有些失言了。
对于狄仁杰这样的人物,乾隆都还有微词,一些变节的臣子就更让他痛恨了。1776年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下令编辑《胜朝殉节诸臣录》,大力表彰明朝那些死节诸臣。想想看,前面历朝历代的忠臣,离我们太远了些,那就向前朝的忠臣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因为我们蔑视那些变节的人,我们赞扬那些忠臣,忠臣才是我们大清王朝各位臣子学习的好榜样,“各为其主,义烈可嘉”。二是下令编辑《贰臣传》,把那些“在明已登仕版,又复身仕本朝”的官员统统编进。这个有点狠,人家都已经投降你了,你不好好用也就算了,干嘛还要编本书,让他们遗臭万年呢?乾隆是从心底看不起他们,他看到了事情的两面:既然大赞忠臣,当然也要大贬降臣。
到这里,乾隆的用心已经很明显了:变节就是对我大清朝的不忠!看看我对忠臣和贰臣的态度,你们这些干部们可要想好了,和平时期看不出来,一到关键时刻,品格高低立马就显现了,历史会记着你们的,好好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