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伶俐
(绿城育华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12)
长期以来,GDP成为国际上衡量某一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最重要指标,也被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列入年度政府计划目标。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加剧,GDP的缺陷日益明显化。不同于单纯的GDP指标,生活质量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科学的生活质量概念能全面衡量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能对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等整体的社会发展作出合理的评估,能揭示出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具体内涵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如此,目前对该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洲和欧洲发达国家研究者纷纷推动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并形成了北美范式和北欧斯堪的那维亚范式,这两种范式有着显著的差别。前者以美国、加拿大的相关学者为代表,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们的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因而应依据人们自我评估的需求满足程度来测量生活质量。后者研究的焦点是客观的生活条件,认为人们所需要的客观资源决定其生活水平,这些资源主要有资产、收入、知识技能等。该类学者并非不关注个体主观感受。但是,他们认为个体主观评价建立在其期望水平基础之上,因而具有因人而异的性质,不能作为指导社会政策制定的普遍性标准。[1]
综合对上述两种研究范式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际,笔者认为生活质量应包括两个方面,即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前者具体包括物质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等,后者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等。
1.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哲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们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能带来更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逐渐提高,不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同时越来越关注自己更高层次的需要和生活质量。
2.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的概念和具体理论有数十种之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人口城市化”理论,即将城市化看作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进程。二是“空间城市化”理论,即将城市化看作是一定地域内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服务设施、管理手段、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粗到精、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复合、由分散到集中的转换或重组。[2]
3.可持续发展论。所谓可持续发展,即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生态大系统的相对平衡,及时制止可能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现象及倾向。如何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呢?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及时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议程认为,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积极提倡适度消费,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逐步建立低消耗、低污染、高收益、高效益的良性发展模式。
4.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一门由芝加哥学派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研究城市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工程学等学科的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内部成分之间与系统和周围生态系统间互相作用的规律,从而达到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关系、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综合性学科。[3]P28
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对生活质量的关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必然诉求,是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历史环境的变迁和人们对福利社会认识的深化,生活质量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农业时代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尤其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在实践中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自身,推动着物质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然而,当人类在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尤其是物质成就的同时,也遭遇到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战争频发等全球问题。
二战以后,“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相继兴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衡量“现代化”或“发展”问题成为十分突出的理论问题。当时的发展经济学注重的是GDP总量的增长以及人均GDP的增长。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概念兴起,人力资本强调在经济发展中人力投入的质量,即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20世纪70年代前期,由于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有效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社会进步的负面效应和巨大成本常常落到穷人身上,有些学者此时开始关注收入不平等问题从而探索收入不平等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评估问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罗马俱乐部提醒世人注重用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生活质量指数来衡量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20世纪90年代初,依安、米勒斯等学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发展的最高目标,人本身才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发展是为了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离开了人的发展,发展也就难以持续。这样,生活质量问题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也引起了诸多学科、众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
“城市一直是文明的壁炉,在黑暗中散发出光和热。”[3]P2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最密集、最丰富的区域,是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基地或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城市化浪潮愈演愈烈,当前发达国家中的许多城市已进入了全球化城市的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逐渐步入这一行列。有学者预计,到2025年,世界人口的2/3将居住在城市。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3]P2。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充足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高效率的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扰,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拥挤、精神紧张等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恶化问题。因而,改善和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是当前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这就必然使得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极其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已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从客观方面而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生活质量的好坏是由现实的客观物质因素决定的;生活质量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物质财富的状况,也直接制约着生活质量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4]政治进步化程度(社会民主、社会法治、社会正义)、文化繁荣程度(文明素养、文化氛围、文化含量等)、社会和谐程度(社会活力、社会公平、社会秩序)、环境舒适程度(自然环境、景观环境、设施环境)也都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政治因素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政治保证;文化因素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和谐发展是人们生活质量整体提升的基本保证;环境因素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外在条件。
有学者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多数的社会经济指标都在全面进步,但与此同时,自我感觉幸福和满意的人数比例却在下降,而且越富有的人,其幸福感和满意度下降得越明显。[5]P92因而,我们在研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时,一方面应注意客观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人们的主观感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主观方面来看,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因素。生活满意度一般是指人们针对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对生活不同的满意程度,幸福感一般则是指人们对生活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终极目的仍是得到快乐。”[6]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所在,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直接影响着自身的生活质量。迪纳曾言,“社会必须与重视经济一样,重视主观幸福感:对幸福感进行追踪、理解与研究,并肩负起教育大众的责任,科学地理解生活质量并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6]。
[1]雷弢,孙龙.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区居民生活质量之变迁[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刘海湘,青连斌.城市化的内涵和研究视角[N].学习时报,2006-10-24.
[3]余宏.上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刁永祚.论生活质量[J].经济学家,2003,(6).
[5]齐英艳.生活质量与人的全面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苗元江,余嘉元.幸福感:生活质量研究的新视角[J].新视野,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