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013-08-15 00:43:25蒋朝阳
决策探索 2013年11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诗教经典诵读

◎文/蒋朝阳

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十分推崇诗教,创立了诗教的内容和方法,还对诗教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之后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等人都热衷于诗教。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诗教。

1995年3月,赵朴初等9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这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从此,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一、“经典诵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灵最纯粹、吸纳能力最强,在这一阶段把最优美的语文文字的精华诵读得滚瓜烂熟,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里,这种学习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通过对经典古诗文和经典美文的反复诵读,可以养成一个人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慢慢转化成为伴随终生的语文素养。

二、“经典诵读”可以提高儿童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阶段。儿童的语文知识以及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而识字的本质之一,就是学习并掌握一种阅读工具,以便学习者能够领会、理解各种书面材料的意义,具备涉猎各种知识的能力。现在,我国小学的识字教学是先学6周的拼音,再随文识字。但是大家知道,古人识字是不用拼音的,但比现代人更擅长作诗赋辞。这是为什么呢?在我国,识字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由来已久,从传统的蒙童识字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启蒙教育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古人仅用一年左右时间,通过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能识2000多汉字,基本过了汉字关,而现在小学6年才能识字2540个。我们现代人6年的识字量,古人只需一年即可掌握。

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通过“经典诵读”,可以掌握大量生字,这是因为经典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生字集中出现;二是字与字连在一起,组成有意义的词、短语或句子,也就是把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呈现;三是以韵文形式编辑,文句整齐、押韵、节论文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把生字集中起来传授,同时把识字与阅读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明显有助于学生识字效率的提高和书面语学习的全面开展。

三、“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智力

笔者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每篇课文读一到三遍就会背了,练习或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小作文,都能出色地完成。笔者想这与学生一直坚持的每天20分钟的“经典诵读”是分不开的。“经典诵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功效,与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分不开。生理学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记忆力发展的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学习同样的内容要多花6~7倍的功夫。所以有人称之为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要在13岁之前(小学阶段)用最好的方法(诵读)读最好的书(经典)。

四、“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可以使小学生发挥特长,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爱好和能力。各种经典著作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各个学段的儿童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以浓郁的情趣感知优美的韵律。教师如果具备良好的朗读技能,就能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带领学生共同感受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应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挑选优美的唐诗,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五、“经典诵读”有助于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作文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普遍惧怕作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课外缺乏阅读,学生阅读多了,自然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喜欢儿童文学的小学生往往擅长讲故事,而且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同样,他们也往往擅长写作文,而且内容比较充实,语言比较通顺生动,这就是儿童文学对作文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若在文章中能增加一些名句名诗,更能为文章加入亮点,经典著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写作风格,把思想拔高一个层面,让自己的文章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作文是读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理性思维较弱,偏于感性思维,诵读经典著作,恰好能够锻炼这方面的思维能力,也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随着经典著作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要让经典传统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效地沟通、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开发古典文学的优势资源,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诗教经典诵读
八旬老校长义务诗教二十年
中华诗词(2023年9期)2024-01-27 11:44:42
我与诗教
中华诗词(2023年2期)2023-07-31 02:18:18
今朝诗教欣然践 他日根深花自开——诗教心得
中华诗词(2023年8期)2023-02-06 08:52:40
走进经典著作的深处
大学生经典文献阅读情况调查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51:37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