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性探索的理论升华

2013-08-15 00:43魏遂群
决策探索 2013年8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特色科学

◎文/魏遂群

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实现怎样的发展、如何评价发展等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规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长期深入探索,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思想理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和制度前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继承毛泽东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把发展问题提高到时代主题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批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普遍物资匮乏,战后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贫穷落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追求经济增长、消除物质匮乏作为自己最迫切的愿望。然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结果,而是不断暴露出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弊端: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各国内部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不公正以及社会腐败等现象;自然生态环境遭到极度破坏。

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吸收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外社会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性探索的理论升华

社会实践是理论产生的基础,离开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无从产生。中国社会发展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处于世界发展大循环中的中国,既存在着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

一是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及科技水平低下,浪费情况也很严重,我国矿产资源回采率只有约30%,低于国外10~20个百分点,能源使用效率不高,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主要工业品能耗量比国外平均高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均在40%以上;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债务沉重。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人口膨胀、汽车量增加、工业发展等原因,使得城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我国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率为1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全国被以多种污染源污染的农田面积总量超过1.5亿亩,由此每年损失粮食约120亿公斤。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为883亿元。一方面生态退化的历史包袱沉重,另一方面新的生态债务也在不断加剧。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沙化、石漠化和荒漠化面积至今仍以较快的速度扩展。荒漠化面积高达260万平方公里,近于国土面积的1/3,并且还在以每年5000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展。2100万公顷农田受到沙漠侵袭,800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公路因风沙堆积而阻塞,全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30亿元~200亿元。

三是人口基数大、国民素质低。人口多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将达到15~16亿,人口增长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国民收入中的1/4要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生活需求,给环境、就业和教育等带来巨大压力。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民生的任务极其繁重。在历史上,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世界大国,礼仪之邦。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GDP大幅提升,外汇储备巨额增加,但在思想领域却出现了功利主义的张扬,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模糊,媚俗文化流行的现象等等,这些思想文化的发展和风气,导致国民素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另外,国民的健康素质也不容乐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同时,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凸显,收入分配悬殊过大,全体社会成员对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未能普遍公平享有,民生改善进程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等等,这一不协调的现状,越来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面对越来越高的发展代价和成本、越来越多的发展困难和挑战、越来越高的发展期待和要求,我们只有选择并坚持科学发展以求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也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当代中国的本质要求和体现。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时代呼唤理论、理论引领时代。在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将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特色科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完美的特色党建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科学拔牙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