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中的文化与理解

2013-08-15 00:55吕凤鼎贾庆国黄友义王义桅
公共外交季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中欧外交

吕凤鼎 贾庆国 黄友义 王义桅

迈克尔·赖特雷尔 罗纳多·格拉茨

福柯·哈丁格 扬·梅利森

文化外交的本质是什么?文化外交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中欧文化交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2013年9月19日至20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第二届公共外交国际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展开了讨论。论坛顺利达成关于中欧文化关系的《海牙共识》。

文化外交的本质

迈克尔·赖特雷尔(欧洲对外行动局亚太区高级顾问、大使):文化外交,也就是国际文化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在不诉诸武力、宣传、法律的情况下,维护国家的外交目标。

文化外交是软实力的一个子类别,或者说软实力为文化外交提供了蓬勃发展的环境。文化外交是一种劝诫的力量,人们可以在其基础上建立互信关系。因而,文化外交的发展需要更开放、透明、可靠的环境,需要主动的交流和信息分享。

文化外交,将“文化”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文化日益成为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中的战略性因素,而不是以独立的文化活动或会展等独立的项目形式存在。文化外交,在国家形象建设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化交流不再单纯定位于国家利益。其行为主体不仅包含直接受国家资助的机构,也有独立或半独立文化机构。如今,私人行为主体在跨国影响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贾庆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外交是促进本国与他国文化交流的一种官方努力。文化交流不仅对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至关重要,而且也涉及本国受众的利益。因而,文化外交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外交体现在推广本国文化上,这不是将本国文化强加于他国,而是一种互惠、双向的文化交流。它可以发挥多重积极作用,如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如美食、娱乐、艺术等)的交流,丰富双方人民的生活;通过了解交彼此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消除误解,从而促进交流双方的互信关系;通过在国际社会中促进人们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本国软实力和影响力;通过学习和吸收他国文化中的优质元素,保持本国文化的生命力等积极作用。

人是文化外交中最关键的要素

罗纳多·格拉茨(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会秘书长):在文化外交中,人是最重要的。一个文化不能与另一个文化交流、合作,但人却可以。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长期的合作,才能取得可持续的成果。当合作双方都是过程导向型的、开放的情况下,当合作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时,他们自然会开始相互学习,产生文化交流的积极效果。

文化外交的成效,不能只看某个交流项目是否顺利完成了,而是要看项目之后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文化交流不仅需要启动一个又一个项目,而是需要在项目中通过人与人的合作,切切实实做些什么——这才是当代文化外交的核心理念。就是婚姻关系,当你想快速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的时候,那么就该将自己摆在伴侣的位置上。只有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才能促进双方的了解和互信。

以德国为例,目前在德国有超过300家从事文化外交的机构,包括9个中央部委、16个联邦州政府、地区基金会、政治基金会、教会、运动协会、企业基金会,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如果加上所有的从事文化外交的城市和大学,数量超过了1000个。要统一管理这些组织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正是这些机构、这些人,经过60年的不倦努力,通过与他国人民间的文化交流,帮助德国摆脱其在国际社会中野蛮法西斯主义的印象,并重新被民主社会所接受。

吕凤鼎(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文化交流是沟通中欧民众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中欧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中欧是东西方文明主要发源地,中欧文明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代表,各有千秋,犹如两颗璀璨明珠,交相辉映。中欧几千年的文化交流史,就是一部不同文化互学互鉴的历史。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欧洲的文艺复兴期间,以伏尔泰、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先锋们十分推崇中国文化,借助中国文化来复兴古希腊文化。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远赴欧洲,学习借鉴欧洲的先进思想和文化理念。中欧文明在不断碰撞、交汇和融合中,不仅丰富了自己,也为世界文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欧文化交流现状

黄友义(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中欧文化交流显现出三大可喜的趋势。首先,中欧政府层面,均积极支持双边文化交流的发展,中国政府已与27个欧洲国家签订了文化交流备忘录。其次,中欧交流项目内容广泛且丰富,其中既有欧洲来华的交流项目,也有中国在欧洲的交流项目。最后,中欧间的文化交流已呈机制化,政府层面的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使得中欧文化交流形成了稳定、长效的机制。

但与此同时,中方也面临一些问题与阻碍。最显著的是,欧洲在中国的文化传播活动,其数量上远大于中国在欧洲的传播,中国在中欧文化交流上出现了严重的“赤字”。究其原因,欧洲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经验丰富,且已具备成熟的商业化运作能力,因此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易被受众所接受;而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起步较晚,且往往将重点聚焦于有关中国信息的传播上,因而不易被受众(尤其是西方民众)所接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扬·梅利森(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部主任):近年来,中国出于长期国家利益的考虑,在文化上的投入,明显大于其他国家。三年前,中国政府决定将文化投入比重,从占GDP的2.5%倍增到5%。在美国时代广场播放的中国形象片、中国援建的非盟总部大厦、在全球百余个国家的数百家孔子学院,均是中国为在国际社会中提升其国家形象的积极尝试。相比之下,正在经历债务危机的欧洲政府,不得不缩减这方面的开支。

如果中国政府仅仅通过单向的、讲述中国故事来提升国家形象的话,那么就不可能达到文化外交的目的,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文化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西方政府的做法,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实现其国家目的,文化就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在中欧文化关系中,亦是如此。欧洲对外文化交流更多是通过各类半官方和民间机构来完成的。

在欧洲,如歌德学院、法国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等一些受政府资助的文化机构,积极从事文化交流活动,在国际社会中提升本国形象、扩大影响力。其收效颇丰,所从事的文化交流项目广受好评。欧洲政府正是通过这些机构,以“营造环境和空间”,从而促进跨国关系中的互信。也就是公共外交的表现形式之一。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外交

福柯·哈丁格(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后):自2004年在韩国首尔设立首家联合办学机构以来,孔子学院以共建的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作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中国在公共外交领域的重要实践。

成立至今,孔子学院在数量上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与成立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国际同类机构(如欧洲文化协会、歌德学院)相对照,孔子学院尽管在规模、人力资源和受众还远不及前者,但至少在数量上已迅速跟上。近年来,各地孔子学院还是开始了特色化课程的尝试。如京剧、民族舞、中药、武术、商业、旅游等。在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推广上,不断探索和前进。

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孔子学院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孔子学院正在面临师资短缺、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不统一等问题。与此同时,孔子学院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以共建形式设立的孔子学院存在决策权分散的问题,中方在重大决策上、尤其是在文化外交活动的制定上,可能受海外合作方的影响,从而错失在海外从事文化外交活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孔子学院在海外推广中国文化,从事文化外交活动。

其次,孔子学院也面临来自中国国内的压力。在国内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投入重金在海外办学,引起国内舆论的不满。

最后,孔子学院学员的增长速度与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并没有呈现出相关性。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却没有明显提升。

但总的来说,中国通过孔子学院在外国参与和开展文化外交,为中国国际利益服务;通过与海外机构合建,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孔子学院在海外声誉并节约成本;通过与海外机构合作,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作贡献;在海外社会对孔子学院宣传性质存在质疑的情况下,孔子学院仍积极推进文化交流项目,并能吸引几百家海外机构与其合作;从数字上来说,孔子学院在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上已卓有成效;但在文化和公共外交上,孔子学院的影响力仍有限。

理解与互信促进中欧文化关系进一步发展

黄友义(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从中欧文化交流的角度,中国政府应尽力减少中国的文化赤字;而欧洲对蕴含(有别于欧洲文化的)中国文化艺术,则应更懂得鉴赏和接纳,而中国艺术家应该以欧洲受众更熟悉的方式来展现作品,即更商业化和成熟的方式。

中欧之间交流除了热闹之外,要为文艺工作者提供更多合作的机会,不仅是相互展示,而是要合作,分享理念、甚至是异议。为实现促进中欧文化交流的目标,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努力,需要更频繁的文化交流,需要双方互信的进一步提升。

王义桅(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我们总是觉得中欧差异性大,其实这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如果你着眼差异,中欧差异巨大;如果你着眼共同面,其实中欧殊途同归。

“中国梦”的重要内涵,是要与世界同分享发展成果,发展不仅要造福中国人民,而且让世界人民因此受益。中国实现梦想的过程,将有利于成就欧洲联合自强、稳定繁荣的“欧洲梦”。

中国梦与欧洲梦不仅相通,互为机遇,且为世界所需要。作为东西方文明代表和文明转型、地区一体化的伟大改革试点,中国与欧盟是全球治理的希望,中国梦、欧洲梦是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的必要条件。

真所谓“梦梦与共,天下大同”。中国梦给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带来的将是和平、发展、合作的良好机会。中国发展折射出欧洲的成功,中国的发展也为欧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欧洲祝福中国梦,中国祝福欧洲梦,中欧关系必然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吕凤鼎(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成员):当前,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欧文化交流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中欧应携手努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我们古老的文明续写新的篇章,树立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榜样,促进世界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这方面,公共外交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欧的公共外交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附件:

海牙共识:中欧文化关系

(2013年9月20日,海牙)

中国察哈尔学会、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德国对外文化关系学会在罗伯特·博世基金会的支持下,在为期两天(2013年9月19-20日)的“ 中欧关系中的文化与理解”论坛后,达成以下十点共识。三方基于中欧关系的文化网络与对话,促进有关中欧关系的积极讨论,从而产生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此为中欧决策者出谋献策。

1.基于中欧文明间源远流长和现实的联系,加强双方文化关系与互信是至关重要的。

2.中欧间宽广而均衡的文化交流,必须在双方相互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上,才能取得成功。这也是对和平与和谐文化的贡献。

3.文化互动作为一项活动,旨在搭建桥梁、真正的协作和共同改变的意愿,因此它的特点是平等、合作、过程取向和永无止境的。

4.文化交流是中国与欧洲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国家利益,有助于建立理解和信任,有利于更好应对国际政治问题和全球治理的挑战。

5.政府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此平台,非政府文化主体,可以推动文化关系、参与合作项目,以此增强人们相互了解、尊重和欣赏。在对他国文化理解的同时,将有助于本国文化资源的开发。

6.文化外交,是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互相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进行的人文外交,旨在促进双方利益和相互学习。

7.应避免有政治目的的文化交流。因此,不仅文化本身是文化外交的关键,而且实施文化外交的途径也很重要。

8.文化活动、产品与服务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它们拥有经济上的重要性,并拥有自身特性、价值观和意义。

9.中欧文化对话是在全球通信和互联网移动性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将激励政治、工业、媒体和文化领域的决策者。

10.文化交流是一个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的过程,并能产生长期可持续的影响。这使得任何定量评价或短期定量评价体系在此领域不能使用。因为文化绝对不能通过某一单一维度来充分认识或评价。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中欧外交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