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灵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中学 广东广州 511430)
初中阶段通过篮球训练对文化成绩产生促进作用的研究
许少灵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中学 广东广州 511430)
篮球运动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了初中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开始参与进来。篮球训练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课的成绩。身体的健康是提高文化课成绩的基础,尤其是初中阶段课程繁重的情况下,适量的篮球训练可以促进同学们更加出色的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
初中 篮球训练 文化成绩
初中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必须要科学合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迫使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不关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篮球训练可以在初中学生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架起一道桥梁,使学生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使学生的文化成绩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国家和政府积极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理念以及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可以全方面共同发展,学校和老师也都明白体育训练在学校应有的地位。但是我国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倒是国家的政策并没有完全的渗透下去,许多学校仍然视体育训练于无物,非常轻视体育训练,甚至荒谬的认为体育锻炼对文化成绩的提高只有反面作用,只是在浪费时间。像篮球运动这种运动量和身体接触比较激烈的运动形式更是被学校视为影响学生成绩提高的眼中钉。
于是现在很多等级较低的学校许多文化课老师开始抢占学生篮球运动的时间,甚至明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在操场打篮球。更有甚者,老师发现学生打篮球的事情后将学生的篮球没收,发现学生打篮球或者其他体育活动后,班主任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训斥。体育老师经常充当和事老,帮同学们向班主任求情要回没收的篮球或其他体育用品。
同时,随着美国职业篮球赛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打篮球,但是这种身体接触多,运动量大的活动往往会被学校所重视,学生体力严重下降、学生激烈运动可能产生的受伤情况、身体对抗导致学生之间的摩擦都会使学校反对此项运动在学校内的顺利进行。以下是经过我多年经验总结出的学校错误地认为篮球训练对文化课产生影响的原因。
大多数喜欢打篮球的学术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我的观察,这部分学术由于自己文化成绩的落后,导致他们不想再努力的学习枯燥无味的文化课,继而开始去操场打篮球或者从事其他体育运动,像从这些方面展示自己,获得成就感。当训练一段时间后,有的学生错误的认为篮球训练不再需要文化课的提升,甚至认为进入了学校的篮球队后就不用再做作业;有的同学一边训练一边害怕这样会影响自己的文化成绩,这样不仅仅影响自己的篮球训练,文化课程的成绩也不会有任何提高;有的学生篮球成绩进步神速,成为学校的体育明星,从而开始出现骄傲自满、浮躁不认真的心态,从而使文化成绩下降。
因为篮球训练会使体力下降迅速,身体会在短时间内疲劳,而且学生本身缺乏锻炼,再从事这项体育训练必然会使学生无精打采。而由于时间紧迫,篮球训练结束后学生又无法得到及时的休息和恢复。长此以往,学生的疲劳期将会延长,甚至过度疲劳,这样的表现就是白天在文化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瞌睡连连。长期的劳累过度,不但不会提高篮球训练的强度和成绩,最后还会导致文化课成绩的大幅度下降。
作为一名篮球教练员,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应该为学生把握篮球训练的最佳时机。篮球训练就像学生的文化课一样,是一个漫长而且循序渐进的活动,临阵磨枪的训练方式不但不会令篮球运动员在场上发挥出真实水平,而且会适得其反。比赛开始前几天才匆匆忙忙的准备学生的训练,只能依靠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和拉长训练时间来弥补学生缺乏经验的不足,但是这种训练方式只会使学生无法适应训练强度,训练成绩肯定不会有提高,学生也没法短时间内找到手感和赛场的节奏,甚至出现成绩倒退的现象。这样,如果教练员不能帮助学生在合适的时间训练,临时抱佛脚的话,必然导致学生的篮球成绩和文化学习成绩同时下降。
大多数学生只要一看到比赛将要进行就马上丢下书本,放弃一切文化课的学习,作业也不做了,书本也不看了,认为打完比赛后再重新学习也可以。其实这是严重的错误,因为文化课和篮球成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慢慢一点点的积累,一旦放手,一段时间后必然会有倒退现象。
大脑是我们人身体内最重要的结构之一,他的运转速度和运行能力与我们身体各个部分都是不可分论的。初中学生文化课的学习用脑较大,大脑需要的氧气消耗量非常多。而适宜的篮球训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大脑补充足够的氧气,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和协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和感知能力。篮球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敏程度、反应速度以及临危不乱的良好心态,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成绩已经逐渐从单一的学习成绩转向学生的多方面功能发展。一名初中生的成绩提高要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支撑,非智力因素就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潜在心理因素,比如兴趣爱好、自制力、意志力等等。这些因素无法通过课本知识学到,更加不可能通过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具备,只能通过课外活动来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从而学会控制情绪、磨练意志。而篮球运动是一项集各种体育项目优势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不仅仅可以作为一项课外活动来锻炼身体,更是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互相配合,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项目。所以只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健康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一名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练员必须充分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和生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运动员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使篮球训练和文化成绩共同提升。首先,教练应该制定明确的规矩,严格要求参加篮球队训练活动的学术必须不能放弃文化课的学习,坚决不允许出现参加训练就逃避学习或不做作业的行为。其次,一旦发现训练时候经常分神,文化课也无法跟上的学生,就要积极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尽快的度过这段过渡期。最后,针对那些体育成绩提高快,骄傲自满,忘乎所以的学生,必须让他们受到一些挫折,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让他们了解到自己与高手的差距。
篮球训练是长期的活动,所以训练坚决要设在课余时间,不可占用平时的上课和自习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充足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由于初中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必须适当的减少早晨的训练,或者只是轻微训练,这样不会影响到学生一上午的学习精神,使学生保持体力和精力将上午的文化课程学好。将重点的训练放到下午或者晚上,这时候学生经过了一天的文化课学习,精神比较匮乏,需要好好的放松一下,这时候的课余训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训练的成绩,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放松。
过度疲劳会导致学生长期精神不佳,比赛也无法处在最佳状态。这样,篮球教练必须合理科学的把握学生训练的强度,不能为了赶时间而突然加大训练力度和活动量。就像前面提到的,这样过度训练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也不利。所以,每次训练之后必须给学生一段放松的时间,使他们可以有一定的缓冲时间,让他们尽快地消除疲劳,做好训练恢复的各项措施。教给学生做一些肌肉的抖动、伸展和拉长活动,让他们身心的疲劳可以得到放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既不会因为激烈的活动而流失掉充沛的体力,又可以重新阵法精神进行文化学习。
前面已经提到了篮球训练和日常文化学习都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学生到了比赛期间应该怎么做。首先,教练员在给学生们具体讲授比赛期间的各项纪律中必须加入文化学习这一条,让学生在参赛期间也不能完全放弃文化课程的学习。其次,学生应该主动向任课老师询问这些天要讲授的主要内容、难点和重点,在比赛期间的空余时间将老师说的重难点认真弄明白,积极完成课后作业,不懂的知识点先与同学讨论,赛后再向老师进行询问。
对于很多学生,篮球训练既不认真对待,而且学习成绩也难以跟上的,学校必须有所行动,不能任由其自己发展,学校应该对篮球训练队中的所有学生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做好每一名运动员的学习档案,记录其文化课成绩和体育成绩。合理的引导学生既要在篮球训练上多下功夫,又不能落下文化课的成绩。
以上可见科学的篮球训练不但可以合理的增强学生的体力和各方面素质,还能促进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双重发展,共同进步。
[1]刘国栋.浅析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双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238.
[2]施正惠.中学课余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双赢的策略[J].科技信息,2010(13):273-274.
[3]钱建宏.对初中生体育锻炼与文化成绩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42.
G8
A
2095-2813(2013)04(a)-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