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蕾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探究①
王红蕾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复杂性理论的兴起促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对体育新课标的理解,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认为复杂性科学观照下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命、淡化程序意识、注重教学机智、简化组织规则等。
复杂性 体育 课堂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研究或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之一。尽管目前它仍处于萌芽和发展形成阶段,但已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复杂性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现象时的一种存在多个意义不确定、非线性、非周期的思维方式。复杂性科学提出一个运用“整体”或“系统”来处理复杂性问题的一个新方向,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开放思维、生成思维作为事物的主要特征考察其运动变化,我们可称之为复杂性思维[1]。我们要使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比较闭关的思维转化到比较开放的思维,从比较安静的静态思维转化为动态思维,从线性思维转化到一种非线性思维,从还原论思维转化到一种整体思维,这就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去描述。通过复杂性思维的方法表达出来的的结论将会更加倾向于真实的世界。
确定性连通简单性,不确定性连通复杂性。以往经典科学的解释原则是通过对我们确定的对象进行隔离使它变得更加的孤立而排斥出它的环境中。导致了过去教师把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的程序化,比如我们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我们经常把实验放在实验室中进行,而试验中所有的程序都是按照预先设计好进行的,没有考虑到会出现的意外情况,需要呈现事物的普遍性规律。而把这种方式放在我们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就会导致教学的程序化。通常会出现体育教学设计不够,而现实中我们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会随时发生变化的。无论是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的特殊认识论”,从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走程序或者模式的教学过程不断得到发展与加强,甚至已经发展到最高的境界。教学的程序化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个过程的设计是教育者事先确定的教学工作任务,而不会想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
教学行为的发生使得传授知识,形成能力和培养情感价值观得以实现。普遍原则、还原原则和分离原则是经典科学三大认识原则,在实践中反映追求可操作性、可重复性的技术。存在在现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用一种方式上课,用一种模式备课,用一把尺子考试。这种“加工厂”般的学生生产模式使得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受到压抑,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之所以目前我国教师教学行为走向标准化的道路,是受到我们国家这种大班授课制、教师培养的师徒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以往的教育教学主要是受经典科学简单的线性因果原则影响比较严重,以至于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通过“目标—手段—效果”的教学程序化模式,那教育效应既能够基本实现。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关系表明,系统与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许多关系,都不能简单地将其忽略不计。所以说教育者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认识会导致体育教学评价出现简单化的特点,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在“增强体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和“应试教育”观念下的一种简单化的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产生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的体质低下、营养不良和改革开放后我国所提倡的“应试教育”思潮有着紧密的联系。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复杂性观点对事物的认识。体育课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一部分,这是从横向上看的。儿童不可能怀着纯而又纯的学习愿望来到学校,更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印象、生活和感受通通丢在校门之外。学习源源不断的供给来自于他们多彩的生活。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与体育老师、同学之间交往紧密就会发生在情感、意识的方面的交流,其实,这种交流活动就是一种生活。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体系主要有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这三个目标会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保证。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以学生生活与生命质量的角度出发,所以说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是体育教学目标不可缺的,而那些没有把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作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作为完整的生命存在的学生,其发展不仅需要提高能力、知识,还需要协调发展观念、态度、意志等多种要素。可以说,体育课堂教学不是“传授—接受”知识的学习过程,而是一个“生命生活体验”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师与学生不断地体验生命意义过程。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体育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并且勇敢的提出自己对体育运动的想法,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简单范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呈现程序化的特点,而复杂范式则需要淡化体育教学中的程序意识。从复杂性理论角度来看,特定的教学结构与程序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但假设体育预设性教学的逻辑起点始终是一种非动态性的,就是我们在思考体育教学种存在的一些问题时,通常是把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体育技能作为非动态的客体加以考量,而没有考虑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教师把已经备好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已经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只要Enter键一按,就可以顺利执行,万无一失。复杂的教学系统中的各相关要素的运动没有固定的、普遍性的、最优化的模式。程序化形式比较严重的体育课堂教学,它排除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的,这样的话可能会使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使学生缺乏“策略性”和“灵活性”。在遇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意外”和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能激发老师和学生潜能与智慧的好机会。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系统复杂性的探索,使我们明白体育课堂教学应淡化程序意识。
复杂科学认为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材等因素是一个很大的教学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发生很小的变化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甚至教学质量。复杂系统的开放性特征要求学校体育课的教学不会像教师上课之前预设的那样,体育教学会随时有一些意外的事故。体育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及课堂上的各种状态及时的了解,这就要善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及时地对教学的进度、节奏、内容进行把握和调节,对教育和管理的良机要不失时机的抓住。例如:在做侧向滑步推铅球的辅助练习,双手抛球练习过程中,在实现预定的练习数量上,同时要观察学生心理反应,若练习情绪较高,则可多加几次练习。反之,则可减少练习。由此可见,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对意想不到的情景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智慧应对,就要求他们在每一瞬间都有超越文本化的备案方案。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更多地需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自主探究活动和发现来学习,而不是被告知或强加给他们某些观点。所以,在以人为事物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系统中,组织课堂的规则不是多多益善,应该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更好。因为人类在取得像生命与日常生活行为的手段,其实说白了它就是模拟比较单一的单位,而不是去模拟很复杂的单位,使用的是一种部分控制而不是运用全部的控制,把人类的具体行为从底层呈现出来,而不是自上而下地做出规定。做这种实验时,要把重点放在正在产生的行为上,而不是放在最终结果上。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所谓的规则其实就是一种不是很复杂单位的规则,作为规则必须要达到自下而上,规则要相当简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谈到要达到某一些目标,设计一系列训练活动,遵循一些体育教学原则,使用多种体育教学方法。其实,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具体情况设计一些不太复杂的规则。例如在乒乓球课中,让学生明确他自己必须明确并切实掌握正手攻球的动作要点;必须挥拍50次再休息等等。实际情况中,就是这些简单的规则,它摆正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最终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得到明显的提高。
[1]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58.
[2]吴亮奎.复杂性思维视域下的课堂生活[M].当代教育论坛,2006(11):42-43.
[3]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87-96.
[4]夏英.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2007(4):24-25.
G 807.01
A
2095-2813(2013)11(a)-0080-02
王红蕾(1969—),女,河南,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