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吴娜 杨元花
(湖南警察学院警体部,湖南 长沙 410138)
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人民警察职业活动的必备条件之一。但当前人民警察身心健康现状令人担扰,2004年公安部刑侦局对广东、天津等地的394名基层刑警进行体能素质测试,发现有70%以上的人不能达到《公安民警体育锻炼达标标准》的及格标准[1]。从公安部开通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站公布的信息了解到,许多民警感觉心理压力大,因警察承受不了心理压力或心理不健康导致的悲剧时有发生,如2004年12月1日下午,32岁的重庆市白涛公安分局办公室副主任跳楼自杀;同一天,49岁的重庆刑警总队副总队长也因劳累过度引起肝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离开人世;2006年5月5日,48岁的江苏省新沂市公安局副局长江新建因过度劳累引发心肌梗塞在执勤岗位上不幸殉职……。一系列事件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警察无论是身体健康状况还是心理健康状况都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公安机关领导加强对警察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唤起警察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提高警察身心素质。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这一论述凸显了作为“国家机器”、“专政工具”的警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警察是一种依法维持秩序的国家强制力,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是我国重要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他们肩负着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警察作为法律的执行者,通过严厉打击非法、申张社会正义,从而彰显社会公平,体现人民意志,维护法律的尊严。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警察与和谐社会的联动关系越来越密切。警察不仅作为一个社会人、社会群体介入社会生活,而且作为社会的“执法者”和“问题焦点”,承担一部分社会管理功能,对社会变迁、社会关系产生影响,能动的对社会变革起到促进作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具有关爱生命、尊重自由、保护尊严、维护公正的执法理念的人民警察,只有这样的警察,才能担当起维护、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因此,关注警察身心健康问题刻不容缓,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对提高警察的战斗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
警察要维持自己的身心健康,需要有一个来自亲人、朋友、组织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系统。有些警察因为欠缺身心健康方面的基本常识,只要谈到心理问题便与精神病等同起来,根本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更不愿意向专业心理医生求助;有些警察心理比较闭锁,认为向人求助是弱者的行为,不是合格警察所为,从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说,有什么问题都自己扛。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其实是有限的,如果缺少一个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又不愿意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当其面临心理问题时则有可能长时间走不出心理困境,产生心理危机。当前的警察心理支持系统还不完善,警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只在省一级公安厅局建立,大部分地市一级公安局尚未建立,其大多数心理咨询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是针对普通大众,缺乏对警察职业的切身了解与专门研究,满足不了警察心理咨询的需要,没有能力对警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警务管理部门要更多关注警察的精神需要和成才的需要,要努力发挥组织、家庭的支持作用。警察有身心健康问题,往往最早知道的是他的亲人和同事,而亲人的温情与同事的关心又是治疗身心疾患的良药。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其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同时获得新的应对危机的技能,以预防未来可能的心理危机重现。危机干预是一个短期的外界帮助危机者的过程,是运用组织、社会和环境资源,对处于心理困境和挫折中的人给予关怀和帮助。危机干预不仅可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而且可以帮助个体学会新的应对危机技巧,使心理平衡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功能水平。警察心理危机干预对象是:完成重大任务或活动、在执法中受到重大刺激(开枪击伤或击毙人犯、目睹重大伤亡、在现场被攻击、受侮辱等)后表现出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警察;遭遇了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警察[4]。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警察要做好公安工作需要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必须为警察建立身体健康检查、心理健康保健机制。对警察定期体检,建立警察医疗和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救助基金制度、警察强制性轮休疗养制度等等。各级公安机关应合理配置警力,对警察休假做出科学安排,保障一线警察都能休假。通过定期疗养休假来达到身心放松,缓解警察长年工作、身心疲惫的现状,预防职业倦怠。公安机关还可以借鉴国外警界的一些做法,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有心理障碍的警察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使他们接受心理治疗和必要的药物治疗,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5]。
警察身心健康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发泄,将心中的愤怒、不满、委屈、痛苦、伤心情绪发泄出来,不致长年积累影响身心健康。而体育运动是一种“仪式化”战争,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有意识、带责任感的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下发泄自己的攻击性和侵略行为。体育运动的最大功能是代替那些最不可或缺、但又最危险的攻击类型,为人们的战斗狂热安上一个保险而又灵活的阀门[6]。一些国家为了给社会提供发泄场所,往往在球场上专门设置了没有座椅的座位,观众可以在观看比赛中跺脚、呐喊、鼓噪,把心中的不满、郁闷、憋屈都发泄出来。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培育,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创办的“阿伯德威海上学校”目的是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这种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被现代人所接受并逐步得到了发展,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而拓展训练正是培育人类的智慧和技能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拓展训练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它使训练者从训练的体验中受到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改善个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的团队精神,促进训练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使每个训练者能将训练的收获迁移到工作、生活中去,达到化解不良情绪、培育积极向上精神、发展身心素质的目的,使训练者乐观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
警察个人在增进身心健康方面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警察自身的调节作用也很重要,警察应积极主动进行身心自我调控。如悲伤时,朗诵滑稽、幽默的诗句,用“制怒”、“忍”以及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自我提醒、自我安慰、自我鼓励,特别是自我鼓励,鼓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在痛苦和打击面前,有了自我鼓励就会感到有力量,精神就振奋。自我安慰的方法莫过于将不如意的事进行合理比较,形成一定的心理落差从而获得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最大的心理之患在于患得患失,最大的精神负担莫过于名利枷锁,合理比较是摆脱苦恼的灵丹妙药。感到工资不如别人高时不如与下岗工人比、自己满腹文才,别人无德无才却升官发财时不如与古今中外才华横溢却惨遭不幸的人比。知足常乐,身心健康。
另外,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宽敞整洁的房间、颜色柔和的环境,使人心情舒畅、放松,阴暗、狭窄、肮脏的环境使人感觉憋气和不快。当受到不良情绪压抑时,不妨去跑步,溶入大自然中,或对着旷野大吼、唱节奏强激昂的歌。
许多研究显示,一些特定的食物、食品能够影响到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进而改善人们的心情。如全麦面包中的包氨酸能提高大脑中5羟色胺的水平,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咖啡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是路人皆知的,而且能阻断瞌睡的化学物质传递,使人感到精神气爽、精力旺盛。紧张情绪与镁缺乏密切相关,精神紧张时可多吃香蕉等富含镁的食品。橙和葡萄可以使紧张、易怒、抑郁的不良情绪得到改善。辣椒中含的辣椒素能刺激口腔神经末梢,心情郁闷时不妨吃两个新鲜辣椒,那种畅快的刺激会使郁闷烟消云散。巧克力具有镇定作用等。
[1]王大伟. 中国警察世界崭露头角工作量大装备仍需改进[EB/01]. http://news. sohu. com,2005-04-05/2005-08-08.
[2]胡锦涛. 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2005-02-20(1).
[3]胡万年.警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J].公安研究,2009(3):59-64.
[4]殷梅霞.论警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36-39.
[5]皮华英.警察职业倦怠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4):66-69.
[6]编写组. 体育社会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