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玲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体育院系体适能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崔金玲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体适能课程教学模式既是体适能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本论文以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系《体适能实训指导》课程为依托,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了解健身俱乐部的教练需求及体适能授课方式。筛选授课内容,总结学生学习体适能的目的,施行与之相协调的教学过程,提出与体育院系学生相适应的体适能教学模式。研究认为该课程教学理论应精益求精、课堂增加练习和实践、改革考试形式、接轨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既扎实理论基础又熟练技能操作,核心提升学生健身指导能力。
体适能 课程 教学模式 健身 教练 实践
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体适能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和考核形式。体适能课程教学模型的构建以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系《体适能实训指导》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进而深入探讨体育院系的体适能教学。
国内普通高等院校对体适能课程的授课重点在公共体育课的短跑、跳高、推铅球等田径内容的训练上,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能训练相差不大,与国外倡导的体适能相差甚远。国内专业体育院校开设体适能课程的寥寥无几,上海体育学院虽然开设了《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但其授课重点是在体适能的评定,也没有吸取国外体适能教学的精髓。台湾成功大学《体适能运动与健康体能》课程,继承了美国体适能的理念,教导学生以健康体适能的五大要素为基础,掌握健身方法,养成持久的健身习惯。
国内对健身教练的培养主要是一些体适能培训机构及组织(如:美国体适能协会、亚洲运动及体适能专业学院、上海体适能、中国健美协会等),不定期组织短期培训,颁发相关证书。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体适能课程,进行健身教练培养的体育院校凤毛麟角。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没有查到针对体育院校健身教练培养的体适能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自2009年开设体适能课程,在全国体育院系首屈一指。经过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专业体适能教练培训机构的培训经验,结合体育院系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习过程,探索适合健身教练培养的教学过程,寻求适合的教学模式。
体适能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了健身解剖学、身体活动的生物力学、健身生理学、体适能与运动风险评估、健身营养学等。理论层面多、内容丰富,如果面面俱到,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充分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选择健身教练工作中实用的知识作为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要做到精简但充分。具体内容如:健身解剖中的骨骼肌、生物力学中的原动肌分析、生理学中的运动能源供应与能量消耗以及健身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风险评估中的体测方法、健身营养学中的各营养素的作用与摄取等。
体育专业学生理论基础普遍较低,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需时间较长。体适能课程又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课程,学以致用是该课程最直接的目的,学生掌握并能够在健身指导中应用是该课程的教学根本。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提问、复习前面的内容,将学过的知识与要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构成体系,教会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如果把课本中所有的知识都讲到讲全,学生不容易把握重点,所有知识都学,最后什么也没有学通。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做到每节课有新授内容、每节课都复习巩固。
体育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而讲解能力弱,对锻炼动作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标准的掌握,但对技术要领的语言描述却需要很大的精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熟悉的体育项目和具体的运动环节进行,或者设计某一健身场景,在场景中教授理论。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
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要想牢记则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初高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约束能力,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和约束,很难将复杂的理论记住。在教学中,建立两人学习小组,学生自主结合,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小组成员互相检查背诵已学过的知识点,每学完一个知识点,进行小组抽查,成绩以两人的平均分记。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配合,既增强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抗阻力训练方法和健身训练计划的制订。身体中的肌肉有600多块,而健身运动中常锻炼的也非常多,为了使学生学有所得,在教学中重点讲授15种肌肉的锻炼方法,具体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通过对学生进行回访发现,精讲多练要比面面俱到能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在以后的实习及工作中,应用课堂所学的能力也更突出。
体适能的授课对象是大三的体育专业学生,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型都发生了变化,身体素质下降、脂肪含量增加。体适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身指导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健身教练工作。而良好的体型是教练的形象素质中最重要的一个。体型的塑造需要不断的进行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因此,在第一堂课进行俯卧撑、卷腹的测试和身体成分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当学生了解了自己身体素质的下降,会刺激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期教学奠定基础。
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体育专业学生也不是个个都有二级运动员水平。每个班级都有一些身体素质或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达到健身教练水平还有很远的距离。如果不能很好的鼓励这些学生,随着差距的越来越大,学习的动力就会逐渐消退,最后可能导致期末成绩不合格。在教学中进行进步鼓励,授课开始前10min进行挑战,挑战自己之前做过的俯卧撑和卷腹的次数,每增加10个加1分。通过实践发现,学生挑战的积极性特别高,每节课都因时间关系不能让所有想挑战的学生进行挑战。通过挑战加分,相对落后的学生有了提高成绩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锻炼热情。
将标准的动作讲解清楚是健身教练进行专业指导的根本。从体适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动作技术操作非常标准,但却不会对他人讲解,只会让他人照着自己的动作操作,不能将动作细节、注意要点等说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授课中帮助学生先将动作要点落到纸上,然后指引他们把纸上的内容和具体动作相结合,最后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解。通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在指导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对于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初步了解—背诵记忆—理解运用。这就需要学生把知识点牢记之后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应用的游刃有余。时常有在健身俱乐部做教练的学生反映,某一知识点明明知道上课的时候讲过,但用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来。归根结底是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没有变成自己可以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营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组织学习小组,两人一组,根据知识点设计健身场景,以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场景的设计由小组自行讨论,角色可以是主管和教练、教练与教练、教练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会籍与教练、会籍与会员等等。有了角色的设计,学生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问问题、解决问题,明显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一些在健身俱乐部工作过的学生,还可以帮助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处理“模拟场景”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中的任何接近实践的场景都是模拟训练,没有真正的健身环境来的真实。学生掌握了理论和技能之后,分班、分批带领学生到健身俱乐部去实践。可以使学生在与会员的交谈中了解自己能为他(她)提供的服务,也可以使学生在与教练的沟通中找到自己的差距,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实践参考,还可以激励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
为强化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突出地位,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课程考试的设计需要有所创新。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体适能教练培训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可以和培训导师学习到更加接近实际和前沿的体适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参加完培训的学生,其体适能理论和实践能力有突飞猛进的增长,有更强的能力被健身俱乐部所录用。同时也鼓励学生参加健美健身比赛,通过准备期、比赛期的肌肉锻炼,系统掌握增肌、减脂、塑形的方法。在参加培训和比赛的过程中,学生到达一个新的环境,从接触人群、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对学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帮助。因此,对于通过培训、获得证书、参加比赛、取得名次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期末加分,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学习、去适应。
课程的期末成绩包括了平时上课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的考核,以及期末的综合考核。平时的考核是零散的重点知识,期末的考核是解决体适能实践问题能力的考查。平时的考核为综合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期末的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综合检验。无论是哪种考试,都是为了考查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达到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明确学习体适能课程的知识干什么用,在什么时候用,能做什么用;二是明确在实践中怎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随着健身人群的增加,社会对健身教练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体适能课程的教学应培养健身俱乐部需要的健身教练,注重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健身教练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应用。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提高,鼓励学生不仅仅掌握就业技能,而且拥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理论修养,能够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1]杨延东.从知识传授到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适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迎春.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的建构[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87-89.
[3]鲁强.北京市运动健身私人教练职业需求现状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
[4]史曙生.我国私人教练认证与培训市场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3(47):137-141.
[5]陆涛,范伟伟.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健身私人教练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兖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75-78.
[6]王刚军,刘永峰,张叶红.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健身私教人才的教育模式[J].贵州体育科技,2010(1):78-80.
G807.4
A
2095-2813(2013)11(c)-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