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菲菲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8)
大学生心理健康确切的说是个体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演变:第一次是从生理的心到精神的心的演变;第二次是由抽象宽泛的心到具体集中的心理的演变;第三次是心理超越人体的制约拥有文化性内涵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以及人们对心理健康关注程度和自我认识的加深,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全社会各部们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一词也开始流行于大众语境。大学生作为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头戏,当前虽然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在逐步展开,但是对大学生来讲“什么是心理健康”还没有合理而又确切的解答,更是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因此造成当前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践表现出许多迷惘,也难以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因此,建立完整统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寻求相对合理的认知基础,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
健康的本质和健康的表现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就两者关系而言本质是因表现是果,所以,想要找出导致健康表现的根本动因才能揭示健康的本质。以下五种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本质的表述:“适应观”、“正常观”、“发展观”、“强壮观”、“无缺陷观”。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对健康的看法与研究都是从结果与状态层面开展的,是一种表象研究。追溯中国的文化,我们可以从先秦的医学养生理论中探求健康表现的根本动因,中国古老的医学养生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就曾经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荀子·君道》也道出了“气血平和,志意广大”的道理;在《灵枢·本藏》里更是进一步言明了“血气和,则经脉流行、筋骨强劲;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在这些理论的的引导下,我们分析出“和谐”就是健康的本质。而通常我们所说的和谐就是指事物各要素或事物相互之间共存共生的协调状态。和谐作为健康的本质,源于它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生”,和谐能生物;二是“利”,和谐能兴利,三是“通”,和谐能致通;四是“力”,和则力聚,分则力散;五是“德”,孔子提倡仁德[2]。综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本质就是我们理解的个体心理系统的和谐,包括内部心理系统的和谐与个体外部心理系统的和谐。这个界定最大化的容纳了已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包涵了部分已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消除了部分已有的大学生对立的心理健康观,还综合了发展观与适应性。健康和谐的“利”、“生”、“力”、“通”、“德”等功能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增加适应能力,它所涵盖的“美”、“德”等功能可大力推动大学生个体向更高更好的生存境界发展[3]。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本质的具体化,基于心理健康本质和心理健康标准的这种关系,还有它们在临床应用上的诊断与鉴别功能的要求,我们归纳出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四种,这四种心理健康标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直接影响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判断。
从整体和系统出发,无论是单个心理成分或者是局部心理成分都无法代表整体的心理状况,而心理的整体也不能代表心理全部,也就是说心理的整体和谐并不是心理和谐的全部。因此即使个体存在局部不和谐,在不影响整体和谐的前提下,其个体的心理也仍然是健康的。
有生机、有活力的积极和谐才是健康的心理,这种和谐会是尊重和谐双方的主体,并向着有利于和谐双方的方向发展;使矛盾成为一种积极的促进力量并想办法去克服相互间发生的冲突,然后最大限度地解除由冲突产生的不良影响。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平衡会一次次被新的平衡超越,而相对应的,每一次的不平衡也会为新的平衡创造条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心理处于平衡或者不平衡状态来衡量心理健康状况,而是要看心理是否走向和谐或者是向着更高水平的和谐发展;或者是能否尽快恢复到心理和谐状态[4]。
体育运动中会使学生产生适当的运动愉快感是因为他可以使同学们产生宣泄、对抗和抵消不愉快情绪,这样运动的愉快感对学生的情感与情绪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仅仅是能量的爆发,更重要的是将积压的不愉快情绪得到释放,缓解学习、生活、情感等的压力。体育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和吸氧量,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同时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缓解和消除抑郁症。
学生的竞赛感与成功感在体育锻炼中会得到体验,也可从运动中得到有满足感、压抑感的释放,会使锻炼者在运动中更加自觉地投,这种积极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心理效益。
体育锻炼以战胜自我、克服自我、提高自我和净化自我为本质,以对抗和竞赛为内容;以培养人自信、顽强勇敢、坚韧和机智等品质为目的,以培养人的宽容、坦诚、互爱与谅解等为目标,使人在纪律性、组织性与集体观等方面得到升华。使学生在体育精神的陶冶与体育锻炼的磨砺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定向并完成人格的提升[5]。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概念来源于对心理和健康两个词汇的解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本质的揭示同样来源于对心理和健康核心概念的理解。近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先进和成熟的研究为我国心理学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西方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况下,从20世纪初逐渐进入中国,经过中国专家学者概括归纳或者与本土观念的整合,这些外来的心理健康观逐渐演变成印着西方观念烙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
纵观国内外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观,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判断标准做如下界定:我们在探究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综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在吸收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心理健康论述的基础上,概括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准:一是社会学的规范遵从标准;二是统计学的正态分布标准;三是医学的病因症状标准;四是主观体验标准;五是心理成熟和发展标准;六是生活适应标准等等,这些标准也被宏观的概括为:医学标准及社会适应标准,以此为基础提倡以社会适应性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6]。
体育工作者要努力使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树立全面健康观,摆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精心设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在日常体育活动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关系的认知水平,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体育锻炼的最大乐趣,健康、娱乐及教育功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特色,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意识地发挥其健身、建心功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推行素质教育[6]。
总而言之,我国已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努力研究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它的存也意义却不容回避,在体育锻炼实践中的影响和成效更是不容忽视。当然我们期待着更具根本性和包容性,并经过充分论证的适应现代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
审视与反思已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本质做为研究基础,深度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和心理健康标准的逻辑路线;二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演变中整合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观。
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其自主能力和心理状况还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做好咨询与辅导工作,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并形成一定的自主能力,注重引导、鼓励,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出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已经成了社会性的问题而不容忽视,它不时的为我们亮起信号以示警告,作为高校心理工作者,我们不能把工作只停留在简单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了解问题实质,挑起担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观的构建具有实际意义。
[1]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2.
[2]黄帝.黄帝内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3]刘安.淮南子译注[M].陈广忠,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625.
[4]李雪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5):104-107.
[5]俞国良.论教师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1):20-27.
[6]俞国良,邢淑芬.德育课程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思路[J].中小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