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学校体育的干预措施

2013-08-15 00:54:12耿潇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8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耿潇

(长安大学体育系 陕西西安 710064)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现代生活、工作节奏急剧加快,给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并使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学生体质健康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心肺功能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爆发力、力量等素质进一步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等,[1]反映出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高校作为衔接学校和社会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今后他们在社会中的发展。因此,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适的干预手段,对于促进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体质是健康的基础,健康是体质的目标,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质健康状况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之外,还受环境、营养、卫生条件、体育锻炼等后天条件的影响。

2007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出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的就是通过标准测试,来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手段,以及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纳入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中。邵立国等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做了调查,发现大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肥胖比例和身体素质水平则仍呈下滑趋势[2]。张丹亚等对陕北、关中、陕南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达不到国家标准[3]。吴炼对贵阳市5所高校60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贵阳市大学生存在体重偏轻、营养不良、腿部力量不强、肺活量体重指数的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4]。韦霞等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两个方面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一般,而某些测试项目成绩相对偏低[5]。陈连华对温州大学800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和体质能力等多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温州大学女大学生身高、体重、握力、心肺功能均值均小于中国成年女子均值[6]。顾昉等对浙江省某高校1573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城市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农村大学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大学生平均视力正常者比例极低,大学生6项体能测试综合评定的优秀率较低[7]。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那么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趋势,并为大学生今后的体质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成为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

2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学校体育干预策略

2.1 学校体育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点。学校体育与体质健康是相互促进关系,其共同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健康的体魄。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有助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增长能够促进学校体育更好更完善的发展。学校体育,(1)要明确以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2)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减轻负担,保证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身体活动,改善身体素质水平。(3)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及课程改革,强化大学生自主锻炼的意愿,是大学生主动的加强体育锻炼。(4)强化健康教育和运动中的安全教育。(5)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增加学校体育投入,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通过学校体育使大学生养成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带来的危害,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为社会服务之前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身体基础。

2.2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

2.2.1 以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应以“全面育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主线,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众多功能,如:健身功能、教育功能、情感发展功能等。重点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提高体育锻炼能力等方面,从体育教育多功能为出发点,以最终促进学生主体发展为归宿,把指导思想实实在在地转移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终身受益上来[8]。学校体育应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基础,多方面的改善学生的生命质量,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这些都可以在学校体育的职能中体现出来。

2.2.2 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要以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健康水平为中心,建立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际情况,突出身体素质的提升,根据学生的不同机能水平,技能水平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技能。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突出增强身体素质为主的运动项目。学校体育内容应尽量选择能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运动项目,尤其是有一定对抗和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是学生在有趣的课堂学习和练习中,提升自身体质健康水平。同时,针对目前大学生肌肉软、身体硬、不协调的情况,基础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仍要占到一定比例,这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掌握体育技能有重要影响。

2.3.3 完善评价方法和考核标准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于评价与考试,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体育课考评,让学生感受到只有通过体育锻炼而且一定要经常锻炼才能得到好的成绩,才能促进体质健康。目前高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学习评价,高校的体育课程评价应该从所学项目基本技术考核转为以学生身体实际情况为客观依据条件下的专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不能仅技术学习效果作为唯一标准,其内容应该更加全面化,如对专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体育理论和运动参与及表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9]。同时,在体育成绩上以身体素质成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强迫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此外,应该在每学期体育课开始之前,对学生身体素质做一个全面测试,得到学生的一个初始身体健康情况,并在课程进行期间进行相应的考察,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常态状况和发展情况,最后再与课程结束时所测成绩进行一次对比,了解学生在经过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对其身体素质的影响,这也应该作为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2.3.4 让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影响体质状况与健康水平的重大行为因素,健康生活方式是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学校为了实现把重视对学生健康状况与体质水平转化为积极的效果,就需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但是,仅仅靠体育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并且适当的强迫运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所以,改善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让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大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应该把学生从多方面的压力中解脱出来,走出宿舍,让他们明确增强体魄,提高身体素质,是在为走向社会储备一个良好的身体,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有知识,要有能力,更要有健康,没有健康的体魄,再多的知识再强的能力,也无用武之地。所以,学校体育需要加强健康理论的宣传,开设有关身体健康、生理、心理方面的相关理论课程,是学生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学校还要提供包括场地、环境等的硬件建设。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干预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3 结语

健康的身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大学生在步入社会的前夕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起到一个社会人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离不开学校体育,在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过程中,学校体育必须占主导地位。学校体育应明确指导思想,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方法和考核标准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途径,倡导大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方式,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改善并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2]邵立国,苏晓红.辽宁省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3):52-55.

[3]杨丹亚,张玉兰.陕西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2):126-128.

[4]吴炼.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内江科技,2011(11):69.

[5]韦霞,黄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5):56-60.

[6]陈连华.温州大学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0):10-12.

[7]顾昉,章荣华,陈卫平,等.浙江某高校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5):584-585.

[8]柳克奇.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4(2):93-95.

[9]韩秋,苗文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81-83.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21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祝您健康(1991年1期)1991-12-30 06: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