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机构从事档案公选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2013-08-15 00:48:56韶关学院杨伟龙
办公室业务 2013年17期
关键词:专职人员机构档案管理

文/韶关学院 杨伟龙

2008年9月1日施行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在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有关档案管理的选修课。”①现在许多高校纷纷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在本科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在高校开设档案课程,有人就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过论述,如吴晶的《高校开设档案公选课的思考》(《档案管理》,2008/04)和汪小琴的《高校开设档案公选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四川档案》,2010/02),但关于由高校档案机构从事档案课教学实践的探讨似乎不多见。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档案机构从事档案课教学并非近期才有,较早前有些高校档案机构就已开始档案课教学。本文从高校档案机构参与档案公选课教学实践所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的途径。

一、高校档案机构参与档案公选课具有的优势

(一)具有一定的经验

一些高校档案机构较早就已承担某些专业《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如我校文学院1993级至2006级普通生的《档案管理学》课程由当时学校综合档案室主任担课,教学效果良好,得到学生和听课教授、专家的好评。这样由档案机构专职人员为学生上档案课的做法,在其他一些高校也有类似经验。例如,广东的惠州学院、肇庆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档案机构都有过或正在担岗《档案管理学》的教学,在管理和教学的实践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二)具有相应的师资

高校的档案专职人员一般都接受过档案专业教育或理论培训,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其中不乏中、高级档案专业职称人员,这样的人员无疑是承担档案教学的最佳人选。尤其是那些没有专业档案教师的高校,档案专职人员为开设档案课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②。在高校,档案专职人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系列,通过职称评审晋级,因此,高校的档案专职人员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具备相当的业务指导能力,为学生授课奠定了基础。

(三)具有条件的优势

一是高校档案机构管理的档案门类十分丰富,一般分为文书、教学、学生、科研、外事、声像、仪器设备、基建、财会、实物等十多个门类,因此,档案馆(室)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库”。二是现在许多高校的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不断添置各种档案加工器材和管理设备,需要运用档案专业、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档案馆(室)也是一个“知识库”。三是随着教学评估、校庆等重大活动的开展,高校以档案机构为依托,以学校档案为素材,建立了校史校情展厅、教学及科研成果展览室、爱国教育基地等。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档案管理最好的资源和场所。

(四)具有独特的效果

单纯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是不会使学生感兴趣的,与实践相脱离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学生们通过到档案馆(室)实践,比起在课堂上单纯听理论课,更能加深学生们对档案工作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档案学。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如学生们比较关心的个人档案在毕业后如何保管和流转、对工作或将来有何影响、保存在什么地方、万一遗失如何补救等问题,档案专职人员都能给予详细的讲解。

二、高校档案机构参与档案公选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的问题

高校档案公选课选用的教材一般是《档案管理学》或《档案学概论》,大多数高校都在使用。由于编写教材的相关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教材的修订和再版的周期较长,致使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有些已经脱离实践。尽管这些教材在近年来进行了修订,但由于图书出版的自然规律,即使最新版本的教材也有可能滞后于现实发展③。因此,现有的教材与实践工作的许多方面有脱节,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问题,学生在书本中了解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可能已经过时。

(二)课件的问题

课件是教学的有力辅助,档案公选课是对非档案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因此对学生而言,档案课的理论知识可能难以引进学生的兴趣,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够轻松取得学分。但对于有责任心的任课老师来讲,特别是由档案专职人员任课,更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汲取专业以外的档案知识,为他们的就业乃至今后人生有所帮助。因此,必须制作生动、精彩、凝练的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教益。而没有现成的、适合的课件是担任档案公选课的档案专职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时间的问题

按照高校档案工作有关考核评估标准的规定,许多高校档案专职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随着档案数量不断增加,档案专职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特别是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档案专职人员既要管理实体档案,又要参与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量成倍增长,如何处理工作与教学的关系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按照教学计划,高校档案课程一般有30多个课时,如果两个班级则共有60多个课时,平均每周有4个课时。虽然课时不多,但如果加上备课、课件制作、搜集资料、安排考试、改卷评分和试卷分析,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按照目前的工作量,再承担教学任务显得负担过大。

三、高校档案机构参与档案公选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

面向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吸引他们的不是档案学的专业理论思想和特有的管理技术,而是档案背后的大文化、大历史。档案公修课的课时比较短,要使非专业的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档案管理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主要是引导他们走进档案学的大门,培养他们基本的档案意识④。因此,由高校的档案机构来担岗档案公选课的教学,其教学目标应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使学生掌握档案基础知识。教材中有关档案的基本概念、定义、特点和工作方法,学生起码要了解或熟知。二是让学生学会档案整理、立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也是学生今后参加工作的一项技能,为就业多提供一条门路。三是提高学生的档案信息素质。使学生知道在学习、科研、生活中,哪些资料是值得积累的,在开始工作时,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积累去开展工作,并且在工作中遇到与档案利用有关的难题,能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正确运用档案检索查阅并解决问题。

(二)灵活运用教材

高校由档案机构担岗档案公选课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于现有的教材。一方面担岗教学的老师要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能较容易理解书本上的理论。另一方面,要大量搜集档案相关知识,特别是档案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发展趋势、档案利用的典型案例等等,让学生了解更宽泛的档案知识,像涓涓细流注入学生的脑海中。

(三)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书中得来终觉浅 欲求真知须躬行”。档案管理是一门需要多思考、勤动手的工作,“光说不练”无疑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高校档案机构是学生学会档案整理、立卷基本方法的最好场所,担任教学的档案专职人员可根据教学设计,安排几个课时让学生到档案馆(室)体验档案工作。一是参观档案馆(室),了解档案门类的划分,见识档案管理中的设备、设施和工具,看看库房档案的排架,参观一些意义深远的实物档案,老师现场解答学生的提问,等等。二是亲自动手整理档案,最好能够让学生从整理档案资料到立卷成册,整个过程做一遍,学生亲手做成一卷档案比在课堂上捧着书本想象更实际。

(四)合理安排工作与教学

虽然档案机构从事档案公选课教学会挤占档案专职人员的时间,但从实行高校档案机构与教学一体化要求的角度看,高校档案机构参与教学既是教学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机构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内在要求,两者能够互相促进。只要认真安排好工作与时间的关系,就能做到既不影响工作,也不影响教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内部协商将教学任务分解到各档案专职人员的身上,档案专职人员档案专业知识扎实,也有培训学生的经验,基本上能够担任教学工作。并且每人专门管理学校的几类档案,各有专长,通过他们的教学,学生能够获取丰富的档案知识。而对于因教学被占用的工作时间可采取一些灵活的做法来解决,比如,在档案整档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部分工作可以依靠本校勤工俭学、来馆实习和实践的学生的力量,经过培训后,诸如打页码、封面制作、装订入册、案卷及文件级目录的录入等比较耗时的工作都可交给学生完成,档案专职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考虑教学的事情。

高校档案机构参与档案公选课教学是高校档案机构功能拓展和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许多高校进行过实践和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然而,就目前而言,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高校档案机构只有勇于尝试和实践,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档案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才能相互促进,才能发挥档案机构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S].教育部第27号令,2008-8-20.

②汪小琴.高校开设档案公选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四川档案,2010(2):50-51.

③徐郑慧,朱兰兰.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档案学公选课之我见[J].档案学通讯,2011/01:52-54.

④于鲲.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3,166(05):105-106+110.

猜你喜欢
专职人员机构档案管理
基于风险管理在质量专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化工管理(2022年13期)2022-12-02 09:18:30
河南省某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压力来源调查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简析如何提高油田专职消防人员灭火能力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