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媛[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作 者:常 媛,文学硕士,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语言文学。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后半生一直都活在法西斯的阴霾笼罩之下。纳粹分子不仅抄走了作家在萨柯斯堡的一切家产,还夺去了他的德语读者,甚至还击碎了他一直赖以生存的欧洲文化大一统思想。正如茨威格在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中所说:“我在三四十年里培养起来的对世界的信念,被他彻底粉碎了。”①是的,之前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一切成功,因希特勒的一封谕令顿时全无。因此,希特勒的种种暴令使得这位向来对政治不闻不问的和平主义作家不得不迫切地拿起笔杆与这位暴君——尽管也是他的同乡(茨威格和希特勒都是奥地利人)抗争。众所周知,法西斯总头目希特勒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职业生涯。而茨威格笔下的诸多人物形象在很多方面都与这位纳粹独裁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描写法西斯杀人无数、手段残暴的作品很多,但在茨威格的作品中读者读不到一处关于法西斯真刀实枪的杀戮的描写,他选择了一种隐晦的表达手法,却能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明显地看到他对“希特勒式”残暴统治的出神入化的描写。他虽然没有描写血腥的屠杀场面,但他通过塑造文学形象来作为希特勒的替身,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特征,进而揭露希特勒的法西斯行为。例如,在其1936年的《埃斯泰里奥反对加尔文——良知反对暴力》一书,以及1934年出版的《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的胜利和悲哀》中的主人公加尔文和马丁·路德都是希特勒的代名词②,虽然书上写的是两位宗教改革家,但实则是通过两位历史人物来表现独裁统治带来的残暴后果。而随着法西斯力量的扩大及欧洲大陆的沦丧,茨威格最后一部小说《象棋的故事》反法西斯的情绪也越发高涨,其作品的反法西斯主题也越发明显。他在1942年1月30日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明确提出他在《象棋的故事》中将矛头指向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并称之为“一部篇幅较长的有关时事的小说”③。这次他没有选择历史人物作为主人公,而是拟造了一位象棋世界冠军——米尔柯·琴多维奇。通读全书,读者可以看到,棋王与希特勒不仅在出生背景、社会特征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处,而且在性格和心理特征方面也体现出诸多的共同点。
为了更好创作此部小说,茨威格还专门阅读了《希特勒传记》,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特别关注这位日后第三帝国元首的出生背景:1889年希特勒出生于瓦尔德维特尔,一个位于多瑙河和波希米亚、摩拉维亚边境之间,离现在的捷克共和国边界不远的县城,此处属森林茂盛的丘陵地区,也算是奥地利的穷乡僻壤。而《象棋的故事》中的棋王琴多维奇则出生于一个“南斯拉夫的小城镇”④,从地图上来看,两地都属于奥地利西北部,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除了出生地类似之外,他们出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大致相同,希特勒出生于1889年,小说中的棋王在“二战”时期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由此可以推断,他也出生于19世纪初期,这两位日后在事业中取得飞黄腾达的“成功人士”都生于新旧社会体制的更替期,而不是太平盛世。
少年丧父给二人的童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特勒的父亲在他十四岁时因胸膜出血失去了生命;而琴多维奇十二岁时,“其父亲的小舟在一个深夜里被一搜装粮的大船给撞沉了”⑤,他从此也失去了父亲,被当地好心的神父抚养成人。
然而,除了少年丧父、缺失父爱之外,这两位都缺乏另外一样东西,那就是良好的教育。可以说,二人都没有完成正常的中小学教育。据《希特勒传记》中记载,这位帝国元首有着不光彩的学生时代——“他的小学教育很失败,并多次被留级”⑥。棋王琴多维奇较之更差,虽然他的养父将他送进当地的学校上学,而且回家还会亲自“补课”,然而:
神父的一切努力全都泡汤了。米尔柯只会呆呆地盯着那些字母,虽说已向他解释了很多次,但他还是感到非常地生疏;即使是上课讲的最容易的道理,他那迟钝的脑子也不能够理解。已经到了十四岁,他还用手指头数数。都快成人了,读书看报还特别吃力。⑦
茨威格也在其自传《昨日的世界》中对希特勒的学历作了如下评论:“一个还没有读完市立中学,更谈不上读完大学的人……这对德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德国的知识分子是最看重学历的,在他们看来,希特勒只不过是一个在啤酒馆里煽风点火的小丑。”⑧因此琴多维奇因“缺乏教育”而表现出来的荒诞可笑又恰恰与欧洲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眼中的希特勒形象如出一辙。
尽管二人都没有完成正常的中小学教育,但都曾著书立说。琴多维奇以自己的名字出版了一本名为《象棋的哲学》的书,而事实上他本人压根儿没有参加撰写,只是为了从出版商那里赚取收入,找人代写,署了棋王的名字罢了。对于希特勒的著作,世人并不陌生,他似乎比琴多维奇强点,最起码是亲自在狱中执笔,写成了《我的奋斗》一书。而内容却不仅是作者而为,“《我的奋斗》尽是一大堆左拼右凑的东西”⑨。
虽然希特勒和琴多维奇的书读得不怎么样,但他们都很快成为成功人士:而且二者成名的手段也匪夷所思。二者都不是名门贵族,也非有特别高深的智慧,却都神奇地一跃成名。希特勒通过阴险的社交以及政治手段成为一手遮天的帝国元首,而琴多维奇也凭借其下棋本领一夜成名。然而即便他们处于事业顶峰的时候,其“缺乏教养”这一特征依然存在,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中》是如此描述成名后的琴多维奇的:
一个优秀的象棋手本身就有不同的特性于一身,并具备哲学家、数学家的创造、计算等特点。如此一来,在象棋高手如云的队伍里竟然出现了一个十足地道的与人不同的——一个行动呆笨、默默无言的乡下青年。⑩
我们再来看一下作者在《昨日的世界》中有关希特勒的部分:“(他)常年用直到今天也没有弄清楚的手段过着不明不白的生活……”⑪很明显,茨威格将希特勒在传统政治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融入棋王琴多维奇称霸的象棋领域了。他甚至夸张地描述棋王,说他是一位稀奇古怪、十分滑稽可笑的人物,他尽量避免招来嘲笑,因为人们都知道他甚至无法连着写对三个句子。
越是成功,他们表现得就越不可思议,琴多维奇在象棋领域的成功越大,其言行举止以及思想观念也越极端。“他觉得任何事在他眼里都很可笑”,他认为自己:
胜过了世界上所有的杰出而又伟大的演讲家和作者,这种意识,尤其是到了当他挣的钱远远地超过这个具体的事实之后,更使他从过去的一无所知一跃而变得冷漠而又极为愚笨的目空一切。⑫
在《象棋的故事》中,茨威格笔下的棋王是一个思想幼稚、举止傲慢,却自命不凡、脑子愚顽不化的乡巴佬,而所有这些片段都可以在希特勒身上找到影子。棋王的交谈对象只局限于“他出身相近的同乡”——都是他在收费廉价的小旅店里找到的。除此之外,他拒绝一切形式的“交谈”,这一点,也与希特勒相似,众所周知,希特勒在纳粹早期活动时期,也只是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为根据地,只是和一些党内同志有交流,任何专家或科学家的谈论他都避而远之。
茨威格笔下的棋王平时“少言寡语”“呆头呆脑”,怎么突然与“老乡们”在“简陋的旅店”进行交谈,作者如此描述此细节,可谓用心良苦。如果说读者一直猜想棋王在本小说中是希特勒的象征,那么读到这一细节,人们就更加确定之前的推想。琴多维奇不仅在外形、经历上体现出与希特勒的诸多类同,而这一细节性的心理特征更加为棋王赋予了“希特勒”的灵魂。
虽然《象棋的故事》一直以世界顶尖棋手对弈作为主线吸引并牵动着读者,下棋这一活动看似远离世事,但作者在书中也曾将棋王比做“拿破仑”以及拿破仑的对手“库图佐里”,还有一次被比做古罗马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曾两次当选独裁者的“费边”⑬。这三位都是历史上称霸一时鼎鼎有名的独裁政治家。由此可以看出,茨威格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精心编写的《象棋的故事》中埋下了深深的反战、反政治、反独裁、反希特勒主题。
当读者阅读琴多维奇与众人对弈那段情景时,不由对其傲慢、冷酷的态度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由于他的棋艺高于众人,他首次受邀下棋的时候,居然迟到了“足足十分钟”,希特勒在每次重大活动开始之前,也有故意让人等待的陋习。二者因此所表现出来的“傲慢”与“无礼”更加显得他是一个毫无人性、只会下棋的“象棋机器人”。
这位红极一时的象棋冠军得意的日子没有长久,在去南美洲巡回比赛的游轮上,他惊奇地发现自己遇到了对手——B博士。二人总共对弈三局。首次对弈打成了“平局”——那是因为B博士是在众游客下到半局时才参与进来的。第二局,B博士速战速决,很快就胜了琴多维奇。第三局,B博士虽有必胜的把握,但因其旧病复发,他谦逊地退出了比赛。旁观者没有看出比赛结局的端倪,而小说中也只是隐隐提了一下。只有琴多维奇和B博士二人心知肚明,此局是棋王输给了B博士。但表面上,棋王还表现得十分镇定,声称此局博弈胜负尚无定论。根据当时的历史政治背景,读者可以如此破译《象棋的故事》的结局:原本下遍天下的无敌手的棋王会败在B博士手下,这也似乎喻示着当时呼风唤雨、横扫欧洲的希特勒,迟早也会有一败涂地的一天。然而这一天似乎不会那么轻易到来。对于一个被压迫、被驱逐的犹太籍流亡作家,无论从身体状况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茨威格再也没有等待下去的力量了。但是他急切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正如他在自杀前几周(1942年1月30日)写给贝恩赫尔德·菲尔特的书信中所说:“或者看见希特勒被击溃,是老天对我们的一种奖赏,这也是我现在唯一盼望的事。”⑭
综其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经历来看,《象棋的故事》所表现的主题,或许也是斯蒂芬·茨威格在世的最后一个愿望。他虽然没有明确说明,琴多维奇就是希特勒的影子,甚至在小说中根本没有提到希特勒,但他在其弥留之作中所塑造的棋王琴多维奇,无论在出生背景、成长过程、成功之路,还是在言行举止、成名之路、心理特征方面都显出与大独裁者希特勒的惊人相似。如果将茨威格的写作比做肖像画创作的话,那么他笔下的这位棋王米尔柯·琴多维奇,不仅在外形上与希特勒酷似,而其在思想上也被作者赋予十分的神似。可以说,茨威格正是通过对这位傲慢无礼、毫无教养、心狠手辣、只会下棋的象棋机器人的精心描画,表达其对独裁统治者杀人不眨眼、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希特勒的憎恨与反抗。
①⑧⑪[奥]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舒昌善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页,第403页,第401页。
② 在《埃斯泰里奥反对加尔文——良知反对暴力》这本书中,作者用了当时纳粹特别流行的用来称呼希特勒的词眼儿来称呼加尔文,即“夺取政权的加尔文”。Stefan Zweig.Castellio gegen Calvin oder Ein Gewissen gegen die Gewalt.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3:23.在《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的胜利和悲哀》中,茨威格认为主人公马丁·路德“天生就是当民族领袖的料!”见Stefan Zweig.Triumph und Tragik des Erasmus von Rotterdam.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1:112.
③⑭ 是茨威格写给友人贝恩赫尔德·菲尔特的信,参见Stefan Zweig.Briefe an Freunde.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84:345,405.
④⑤⑦⑩⑫ [奥]斯蒂芬·茨威格:《象棋的故事》,选自《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石达奇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第38页,第38页,第40页,第41页。
⑥⑨ Joachim Fest.Hitler,Eine Biographie.Frankfurt/Berlin/Wien:Propylen Verlag,1973:95,1045.
⑬ 在原文中,作者使用的是费边的外号:孔克塔托尔,由于费边擅长使用拖延战术获取战争胜利,后人就给他起名叫孔克塔托尔,字面意思是“拖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