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经年的流浪:初探中国“流浪汉”电影

2013-08-15 00:4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名作欣赏 2013年32期
关键词:流浪汉流浪公路

⊙顾 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流浪汉”电影虽是笔者首次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名词,不过在21世纪之前,中国就已经有类似的影片出现,只是分散存在于一些影片的部分片段,数量也非常有限。譬如,张艺谋的作品《活着》中,就有一段讲述富贵在内战时期充当壮丁,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人在各地“流浪”的生活,这就属于“流浪汉”电影的范畴。进入21世纪以后,“流浪汉”电影逐渐走向了一个创作高峰,并且日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一、“流浪汉”电影界定

探究“流浪汉”电影,首先,要明确“流浪汉”电影是什么,囊括的影片有哪些。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名词,初次对“流浪汉”电影下定义很难面面俱到,笔者仅仅是尽可能全面地做一次总体的概述,旨在通过相关影片的分析使“流浪汉”电影这一论述趋于饱满和清晰。其次,最容易与此提法相混淆的无疑是公路片,此时就需要从概念和类型特征上对这两类影片进行比较和区别。

2001年的《走到底》基本上可以定义为首部中国“流浪汉”电影,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相关影片公映。2013年3月上映的《暴走吧,女人》也属于“流浪汉”电影的范畴。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流浪汉”电影呢?

首先,影片的故事结构是由主人公在路上流浪的过程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组成,往往一条故事主线串联起各个情节,在一系列外在事件对主人公的影响下,主人公得到新的感悟和体会。《人再途之泰》三个主要人物在互相追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平时没有感受到的情感顿悟,影片虽然多以泰国风光为主,不过讲述的主题内容却是地道中国式的,主创也以中国人为主。其次“,流浪汉”电影中时代和交通工具的限定较为宽泛,没有具体的限制,甚至没有明确的流浪地的界定。影片从战国时期到21世纪以来的时代背景都可以归入其中。总体而言,以21世纪前后为时代背景的影片占据了大半;交通工具在影片中也并非单一,往往跟年代背景相关联,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流浪地也并不完全统一,有的以乡村为主,有的以城市公路为主,有的甚至以异国风光为背景,重点体现出主人公在“流浪”过程中的变化。《大兵小将》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流浪汉”电影,人物的内心追求非常的简单,在一路“流浪”回国的路上,将军和士兵的内心世界不停地发生冲击,两人内心同样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流浪汉”电影的概念和涉及范围并不狭窄,“流浪者”历经“流浪”过程能够使得自我的内心世界有新的升华感悟,体会“流浪”赋予生命新的价值。

综上所述“,流浪汉”电影的界定范围已经逐渐明晰,笔者给“流浪汉”电影下的定义是“:流浪汉”电影主要是以主人公路上流浪模式为主,将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组成一个集锦,或者在路上的过程引起个人反思,通过一段旅程实现心灵的找寻感和救赎感。在路上行走的过程没有具体的时代和交通工具的规定,更加注重的是一种叙事形式的统合。

最容易让人提出疑问的是“流浪汉”电影与公路片两者的区别所在。公路片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类型电影概念,有相对固定的创作模式。由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国外相比有诸多不同,硬性地将国外类型电影的概念引入中国电影市场十分牵强,并不科学。说起公路片,最典型的大部分是由美国好莱坞创作的。美国公路片受以杰克·凯鲁亚克为首的“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文学影响很大,这也是美国公路片特有的创作文化底蕴。在中国“,垮掉的一代”文学样式并不成熟,主要集中于对国外作品的翻译和解读,如果说在引入的过程中受国外文学的影响,那么程度也非常有限。而且,公路片已经拥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其类型特征有研究者归纳为:普通人精神,情感的宣泄,边缘人的矛盾组合“,在路上”的结构模式,多重意义的视觉符号,流动变化的镜头,自由自在的公路音乐。①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此类影片并不具备以上所列的类型特征,或者是仅仅具有其中的一两种特征,远没有形成公路片这一类型电影的范式,更可以说明中国尚且没有公路片存在。同时,公路片是工业文明的产物,顾名思义,现代交通工具是公路片极具代表性的道具,汽车几乎是影片中必备的交通工具,主人公驾驶汽车飞驰在苍茫的大路上是公路片经典而必要的元素之一。根据维基百科公布的各国人均汽车拥有量的统计表格可以得知,美国在2010年时的每千人汽车拥有量是812辆,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内地2011年每千人汽车拥有量是83辆,排到全球101位。②显然汽车在中国并不十分普及。在“流浪汉”电影中笔者没有对交通工具作出具体的界定,纵观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影片,大量使用到汽车的影片仅仅只占到总体数量的三分之一,主人公更多采用其他交通方式踏上“流浪”之旅。

二、“流浪汉”电影成因

“流浪汉”电影为什么会在21世纪的中国电影市场上集中出现?为了探寻答案那么就需要对此类影片的生成语境展开分析。相适宜的文化渊源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产生的重要温床,为新出现的艺术样式提供最基本的文化养分;社会环境则可以说是催化剂,主要起到的是推动作用,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正是借助于外来的力量才能够破土而出。“流浪汉”电影在21世纪前后才萌芽发展必然与这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1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文化出现了极大的融合,不少新的艺术样式崭露头角,综合性的交织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此时在影视文化方面也是如此,类型电影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出多种类型元素交合的现象,一些原有的类型电影衍生孕育出新的艺术特征。

改革开放至今的二三十年间,社会变革使大多数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我与社会相适应。正是因为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面对各种社会压力,产生情感上的不适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出现了逃避、挣脱,或者期盼寻找心灵归属等多种情绪,这时候与周围的人群或团体必然更易产生摩擦。“流浪汉”电影就在这样的社会调整和自我调整的背景下登上了电影艺术的舞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由变革而带来的一系列面对现实问题时候的迷茫、矛盾和疑惑。《过界》就比较鲜明地反映了在社会压力之下人物内心世界的空虚和挣扎,很巧妙地说明了国人内心强烈的无依无靠之感。

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国社会经济普遍处于低迷的状态,普通百姓的物质条件匮乏而均衡,尤其是在物质配给的年代,虽然政治阶级背景分割严密,但是就物质分配而言大多数人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开始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商品经济时代的来临带来了丰富物质选择的同时也大大改变了社会普通百姓之间的差别,同时社会成员阶层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并且呈现出相对固定的趋势。到了21世纪,中国总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日俱增,社会阶层分级越来越明显,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更加突出。

中国社会近几十年都处于转型期,各种现象的冲击迫使社会结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不同阶层的人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社会定位。对商业利润的执着追求,使得社会各层人员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甚至表露出模糊混沌的状况。此时的阶层之间迫切需要流通,并且交流需要不断加强。“流浪汉”影片取材有一定的跨阶级性,创作者有意或无意让不同的阶层之间进行交流,或者是某一个阶层通过电影寻求一种新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身份,影片中常常将身份完全不对等的、甚至是完全处于对立面的阶层人物置于抗衡状态中,旨在引起社会性的思考。《人在途》《三峡好人》《落叶归根》等影片都带有这样的思考意识。

宽泛地来讲,与他者、与社会、与自然的交流正是企图打破阶层僵化极致的体现。电影人已经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种社会结构形态,并且适时地反映到电影作品中来。就寻找自身社会定位的过程而言“,流浪汉”影片的表达无疑是恰到好处的。“流浪”的过程既是一个找寻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个获得重新认可内心、重新定位自我的过程。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会现实环境是孕育“流浪汉”电影的必备因素,而“流浪汉”电影又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现实环境尤其是社会结构的变化。

“流浪汉”电影在新世纪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助,也与当下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孕育着不同的思想文化,而不同的思想文化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而这些思想文化却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③。“流浪汉”电影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并且日益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前进中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造就了一种全新的电影类别样式。

① 戴丽娜:《人在旅程——美国公路片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2008年毕业论文。

② 维基百科,各国汽车拥有量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4%BA%BA%E5%9D%87%E6%B1%BD%E8%BD%A6%E6%8B%A5%E6%9C%89%E9%87%8F%E5%88%97%E8%A1%A8

③ 阳晓儒:《社会文化变革与大众审美情趣》,《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6期,第105页。

猜你喜欢
流浪汉流浪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流浪的歌
爱情从这里开始
流浪猫鲍勃
给远方
流浪的星星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