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047]
⊙崔建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 400700]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文学作品的文化性解读或背景性解读,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历史语境进行还原与建构,再对作品艺术形象和主题进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式阐释与解构。古典诗歌的文化阐释有别于其他古文,尤其要坚守“以诗话诗”“以史话文”这两原则。“以诗话诗”,就是在诗话阅读与阐释体系中,对一首诗的理解最好用相关诗歌来佐证,使诗歌语境背后一系列看不见的东西浮出水面,进而揣摩作品的“真实意图”;“以史化文”,就是梳理诗歌相关的历史背景,从史的角度论证文本主题之所以这样的理由。下面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分析其文化主题的意蕴。
“蜀道”表象的能指和所指是什么?它是“自然之道”,还是“仕途之道”?“蜀道之难”是行路之难,还是仕途之难?道,古有天道,地道和人道之别。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道”,可谓天道,自然之理的大道。在中国文化里,“道”对个体而言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说文》:“道,所行道也”,道,从辵(chuò),首声(头部),意为一个人当下“面之所向,足之所达”的前方就是道。就文本的形象层而言“,蜀道”是指作者西行之道,即从西安西行,翻越太白山,折西南跋涉青泥岭,越秦岭,登剑阁,进巴山,下绵阳,最后到终点——锦城(成都)。难:从又,隹声,意为一只手把鸟的翅膀抓住,鸟想飞就“难”了。“蜀道难”,意为蜀道之行,因外力所致,实在难以穿行,如同被捆住翅膀的鸟想飞也飞不起来,难啊!
全文三节,第一节,蜀道之高。“上有回龙之高标,下有白波逆折之回川”,蜀道地标之高,“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人置其上,手可以触摸星辰,动步则三步一歇五步一喘,“蜀道”实在是高啊。第二节,蜀道之险。蜀道,远看山峦起伏,连峰接天,近看古木苍天,枯松倒挂,悲鸟绕林;远听水石激荡,山谷轰鸣,近闻子规啼月,愁空山。蜀道空寂荒凉,旅途愁苦不堪,稍不留神,将坠入万壑深渊,实在是险。第三节,蜀道之凶。自然之危为险,人事之危为凶,这里作者以“豺狼”“长蛇”“猛虎”来类比守军,他们割据一方,行事凶恶。“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很多教参采用直译方式而逻辑混乱,正确译法是:清晨和傍晚,百姓路过,要躲避像猛虎和长蛇一样的守军的盘问和敲诈勒索。这些守军像豺狼虎豹那样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令你胆寒。
全文内在的义理:蜀道途径漫漫,既高且险,旅途苦不堪言,人事险恶。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忧杜说、刺琼说、讽喻说、咏蜀说、劝谏说、送别说、仕途说、歌颂说。“歌颂说”,取其“蜀道”的自然人行之道,认为全诗反复咏叹“蜀道之难”,实则极力歌颂历代蜀道的开拓者那种大无畏的崇高牺牲精神,表现了人对自然征服的本质力量。王克俭《李白诗选》、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注释持该种观点。从文本的形式主义和建构主义来说,此有合理之处。
“仕途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之艰险,实则写仕途之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此说见周丽洁的《李白》。这种解读本人认可,然而语焉不详。我们顺着这种思路,做一番知人论世的考据和文化还原的研究。
首先,梳理历史。唐由贞观之治(627—649)和开元盛世(713—741)的鼎盛时期至安史之乱(755—762)而逐渐衰落。其中,天宝元年(742)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李白(701—762)很多重要的活动与此有关。
其次,知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夔门,他遇见了他人生第一个启蒙老师和领路人——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帧,唐著名道士,其弟子玉真公主,唐玄宗胞妹。司马承祯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给足了他自信。李白写下《大鹏遇希有鸟赋》,并以大鹏自喻,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李白一路豪气,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在庐山写下《望庐山瀑布》。到了六代故都金陵,史咏《乌栖曲》。开元十四年(726),过洞庭去襄阳拜见孟浩然,写下“吾爱孟夫 子,风流天下闻”。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三十四岁初到长安,献《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结果没有成功,所幸他结识了一生中对他影响很大的第二个人物——贺知章(文坛巨星,皇帝座上客)。贺知章颇为欣赏李白的《蜀道难》和《乌栖曲》,留下金龟换酒之佳话。一年过后,李白依然作客长安,心中十分苦闷,大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行”,发出“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的感叹,之后愤然离开了长安。
天宝元年(742),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召李白(四十一岁)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诗性的李白在长安有点不懂事,整日喝酒狂放,甚至在一次喝酒作乐的宴会上,酒醉命高力士为其脱鞋而得罪权贵。高力士,权重四海的大将军侍监,其为人“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深受朝中群臣和玄宗的尊重。李白不懂政治,历朝历代哪有政治屈服于诗人的呢?
唐玄宗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又颇懂政治的皇帝,他明白与其成就一位官僚,不如成就一位诗人。自认为很懂政治的李白在长安呆了三年就愤然地离开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五十四岁的李白避居庐山,永王李磷恰在此时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自认为可以大显身手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之夙愿的李白,又糊里糊涂卷入一场掉脑袋的皇室宫廷斗争之中。永王兵败,李白入狱。后浔阳统兵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萧宗流放李白去夜郎(今贵州桐梓),让其“夜郎”自大一回。乾元二年(759),李白五十八岁行至巫山,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李白终于获得了自由,唱《早发白帝城》。上元三年(762),李白病故,终年六十一岁。
从李白的身世梳理中,我们明白:一是《乌栖曲》《蜀道难》写于李白进京之前,即天宝元年前或贺知章金龟解酒那个时期;《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晓何!”借吴宫荒淫来托讽当下政治,初示李白的政治抱负和政治远见,被贺知章誉为“此诗可以泣鬼神矣”;二是李白的骨子里有着挥之不去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统思想;三是李白的《蜀道难》与安史之乱无关;四是李白一生求仕之路,实在坎坷。
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两年后被迫辞官离京。天宝七年(748)(有的说是天宝四年),李白离开长安,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吴越,写下《梦游天姆吟留别》,表达了他痴心不改的“有为天下”的儒家之志。
在这首诗中,梦中仙境别有意味:“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或许有人问梦中仙境,李白为何只能“观瞻”,不能入内呢?因为梦中仙境实为当时上流社会的聚会场所。在这聚会的人,表面是神仙道士,其实是指当时儒释合流的高层道士和官员,因为这里仪仗队来头不小,有虎有鸾,有鼓有瑟。唐代普遍信奉道家学说,李家王朝自称是老子李聃之后。因此达官贵人和道士聚会是上流社会的标志,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向司马承祯学道术就是佐证。正因如此,不得志而被边缘化的李白只能身处梦中仙境之外,想进而不得,徒有羡慕之情。为了安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只能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外事东流水”聊以自慰。最后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聊以自嘲,决心“且放白鹿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过一种闲云野鹤,逍遥自得的生活。
据此,如果我们将长安——锦城——梦中仙境联系在一起来思考,“蜀道难”实为以“自然蜀道之难”来隐喻“仕途之难”,一方面蜀道途径漫漫,既高且险,旅途苦不堪言;另一方面,求仕之路,人事凶险。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而又豪情万丈的李白,注定求仕之路如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积极建构,自圆其说;又要尊重历史,以诗话诗,以史话文,正如孟子《孟子·万章下》所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1]王国魏.敦煌及海外文献中的李白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
[2]李白.http://baike.baidu.com/view/2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