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钢琴伴奏的主要作用及表现方法

2013-08-15 00:42:11□王
戏剧之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前奏伴奏者乐句

□王 皓

声乐艺术指导与演唱者的共同目标是在相互配合下,将作品演绎得尽善尽美,钢琴伴奏对于声乐表演起到的作用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导入与连接作用及表现方法

钢琴伴奏的导入与连接作用主要体现在歌曲前奏、间奏、尾奏的弹奏方面。主旋律声部的调高、速度、情绪等均通过伴奏在前奏、问奏中给予提示,以便歌唱者能准确地进入,而尾奏则起到收拢全曲的作用。

一般来说,钢琴声部在前奏、间奏和尾奏要弹得强些,而且要弹出适合乐曲气氛的音色,并在演唱进入前有一定的暗示,这些都足使演奏者在练习之初需要反复揣摩的地方。如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中诺尔玛咏叹调《贞洁女神》是一首旋律极为优美的声乐作品,速度较慢,意境深邃,其中长达13小节的前奏部分给钢琴伴奏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伴奏者在自己进入音乐意境后,通过P的演奏力度奏出轻柔的分解和弦,将演唱者及欣赏者一同带入到纯净安详的音乐氛围之中。当钢琴部分把整个主题完整地陈述一次之后,才引出歌唱声部的进入,意味着钢琴声部要用很慢的速度奏出安静、饱满而连贯的声音。

随着歌唱声部的进入,伴奏者需要迅速调整钢琴声部的音量与音色,使歌唱声部与钢琴声部能更好地连接与融合。如舒伯特的《致音乐》,在两小节前奏之后,引入男中音声部,如何让钢琴声部顺利自然地实现由独奏到伴奏的转化,并与人声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唱奏双方能互相倾听,平衡各声部的音色、音量,对于人声的微妙变化,钢琴声部应随时做出机警的调节。在这首歌曲中,前奏部分,钢琴可以弹得较强而有表现力,并且弹出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句子,句末力度为即,一个小小的“呼吸”之后引入歌唱声部。在歌唱声部进入前后,钢琴声部一直保持pp,经过一小节的过渡,钢琴在低音声部缓缓吟唱,与歌唱声部形成二重唱,音量相当。而此时右手的钢琴部分,则担任填满和声的任务,要弹得轻柔而饱满,与男中音的深沉、深情的音色融为一体。

歌曲是利用各种方法将乐句组合而成的。乐句中,有一口气能轻松地到达最后的句子,也有中途必须换气的乐句。对歌唱者而言,呼吸足重大问题。而在此问题上,伴奏者必须注意的是,要把歌唱者因呼吸产生的间隙,巧妙地填补起来。伴奏者必须把乐句处理得让听众感觉好像歌唱者并没呼吸那样。有关呼吸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必须思考,当遇见长乐句时,如何一口气唱完。这时,伴奏者为了助一臂之力,速度可以稍许加快些,容许把乐句提前处理。经过处理之后,会使音乐更加连贯、流畅。

二、衬托与强化作用及表现方法

作曲家精心构思之后潜写的钢琴伴奏与整个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紧密配合着音乐的进行,并伴随着音乐的陈述、展开与再现不断丰富及变化。通过和声、节奏及织体等的变化,钢琴伴奏可以模拟自然界的流水潺潺、鸟鸣声声、雪花飘飘……借景抒情;可以模仿锣鼓的敲打、吉他的弹拨、铜管的吹奏……渲染气氛;也可以汲取人民生活中熟悉的音调与节奏,如民间舞蹈的节奏、行进列队的步伐声、母亲晃动婴儿摇篮的律动……来烘托作品的特定意境。伴奏者需要细心琢磨、仔细推敲.方能更透彻地理解作品。

艺术歌曲之首舒伯特,在其创作的大量杰出的作品诸如《菩提树》、《冬之旅》等钢琴伴奏中,对传统的钢琴伴奏法则就有了许多突破性的新发展。他把钢琴部分从单纯的背景作用中解脱出来,使之与歌唱者的旋律、歌词融成了完美的一体,共塑音乐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已成为音乐史学家的共识。

为艺术歌曲伴奏,一方面要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并竭力挖掘为诗文谱曲的深刻内涵,采取恰当的音色、速度、力度、表情等;另一方面,以丰富的想象力去体验及渲染作品的特定意境。比如,舒伯特虽著名的艺术歌曲之一《魔王》,钢琴伴奏从头至尾贯穿着以三连音构成的节奏,用以模拟急促的马蹄声,烘托出父亲怀抱重病的孩子飞马疾驰的音乐背景。在弹奏中要注意这个特别的节奏音型。右于的八度和弦震音要弹得集中而平均,左手的乐句连、跳要分明;音乐要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弱起渐强或突强突弱要处理得当。又如另一首著名的独唱曲《鳟鱼》,其伴奏通过快速的六连声,描写鳟龟在水中欢快跳跃的身影。弹奏时左右手衔接紧密.六连音清晰而富有光泽,音乐处理犹如一个个波浪,弱起渐强,对第二拍的最高音略加强调,整个伴奏活泼而灵巧。

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都有高潮部分,声乐作品当然也不例外。此时钢琴部分要推动音乐的发展,使音乐形象与音乐主题达到完美统—。当演唱者与伴奏者共同表演的作品即将进人高潮的时候,伴奏者不应当将衔接部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应当“推波助澜”,提前进入音乐高潮状态,将音乐与演唱者一同推向高潮,此时的音乐感染力也将达到顶峰。有些声乐作品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体现演唱者的技巧,用钢琴伴奏“独唱”或与演唱者“轮唱”等方法,强凋主题,补充完善音乐形象,使音乐形象与音乐主题完美而统一。如普契尼作曲、裘塞佩·阿达米作词的《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钢琴伴奏为了达到乐队伴奏的辉煌与雄壮气势,左手使用了连续不断的震音,右手则以八度音程再现主题旋律,使演唱者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转到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也使欣赏者在欣赏男高音演唱者的技巧的同时,重温音乐主题,使整部声乐作品得以补充。

三、互补和重奏作用及表现方法

钢琴部分常与主旋律声部“平分秋色”,利用模仿、对答、间插、主题因素展开等不同于法与旋律声部相互配合,取得相得益彰的整体效果。安东鲁宾斯坦曾经说“钢琴是—百种乐器”,钢琴是一种能够模仿其他乐器或其他声音的乐器。作为声乐艺术指导要有一双善听的耳朵、灵巧的手指,能模仿演奏出不同的音响。在有的歌曲里,钢琴与歌者组成“二重唱”;一些艺术歌曲中则可能要去模仿某一件或几件乐器;而在弹奏歌剧的伴奏时,还要有乐队感(总谱感要很强)。

歌剧艺术是以音乐为主要表演手段,以戏剧为最终目的的综合艺术。要提高歌剧钢琴伴奏水平,必须从歌剧这一特殊角度入手。了解并倾听歌剧艺术的有关资料,了解歌剧音乐中的咏叹凋、宜叙调等的特性,熟知自己即将伴奏的歌剧的剧情、对白……以便把握不同角色,不同声部在不同唱段中的风格、性质、音量、音色特点等并准确地在各幕各场中适时进入钢琴伴奏。如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米赛塔的咏叹调《漫步街上》的钢琴伴奏,前奏一开始音色较亮,力度较强,速度渐快。突然急转直下,音量突弱、节奏突慢,渐渐引出“米赛塔”主题。歌唱声部进入之后,左手和弦触键应较慢,不宜过强,右手分解和弦要弹得清晰而流动,此时由4/4拍转换为3/4拍的节奏也使音乐更有舞蹈性。高潮部分节奏略自由,但结尾要处理得干净而利落,不宜拖拍。整个伴奏要弹得符合这位卖弄风情的绝色佳人的性格特点。

猜你喜欢
前奏伴奏者乐句
一生为客恨情多
音乐生活(2023年3期)2023-05-30 01:47:34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北方文学(2018年29期)2018-12-18 19:10:08
钢琴伴奏应具备的能力及表演中的注意事项
艺术评鉴(2018年9期)2018-08-30 10:49:04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黄河之声(2017年17期)2017-11-23 08:24:22
珠江:大河入海的前奏
中国三峡(2017年2期)2017-06-09 08:15:26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戏剧之家(2014年18期)2014-08-15 00:42:11
生态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