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臣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作
□孙国臣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因为“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就难以实现。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此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又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知道,科学的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在我国,80%的人民是在广大农村的农民,要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满足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就目前广大农村、农民享受文化权益的现状来看,并不如人意,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很突出。因此,我们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才有可能使广大农民获得对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基本满足。如果我们只重视农村经济发展而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就是与科学的发展观背道而驰,更谈不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三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也可以说,没有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整个社会发展将是畸形的,片面的,而且必然要影响到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中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在广大农村,农民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体,九亿农民的素质状况直接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面貌与发展。而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提高农民的素质又是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途径。所以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通过先进文化的传播,使广大农民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更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创造力,有效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凝聚各种积极因素,使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有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否则,如果忽视农村文化建设,不重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即使一时经济搞上去了,也会垮下来。
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发展义务教育,繁荣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学、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重要内容。其中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们市场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势必引起广大农民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农村、农业市场经济发展机制的建设和新秩序的形成产生极其深刻的反作用。一方面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自主、平等意识,凭本事立世的意识等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生着积极的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脱胎出的缺点和消极方面的作用而滋生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一些腐朽的愚昧的思想观念沉渣泛起,对农村市场经济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因此,要想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社会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建设。这就需要把文化建设融汇到农村工作的各层面和全过程。只有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文学、文艺等一系列传播精神文明的文化活动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广大农村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环境,才能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使广大农民产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巨大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永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精神。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