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泉的中篇小说《续家谱》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现实感、厚重感以及关注民生的忧患意识,无疑是作家笔下的一部精品力作。
一、家事折射出关注民生尤其是农村民生的“国事”亟需。我们的“中国梦”既要“国富”也要“民强”。历史与现状、家事与国事以及当下新农村建设的纠结与割舍的时代大背景,小说的文本与内涵无疑从多角度多层次夯实了现实感和厚重感。
二、农村改革发展某些畸形怪胎与乱象有待“国事”梳理。
软舞无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既得利益者,是从农家走出来的“先富”的人。但这样一个唯利是图、众叛亲离、六亲不认,连养育之恩都不懂回报的白眼狼,甚至连最起码的人性都没有的心狠毒辣的一方恶霸,竟然是一个“日鼓大了,固定资产几个亿”的先富成功人士。当下农村改革出现的问题和乱象真真切切需要一股强有力的“国事梳理”——让那些心怀感恩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得以扬眉吐气,让那些不走人间正道唯利是图的龟孙沉到改革浪潮的“湖底”。
三、官商勾结的非正当利益产业链正在强势“捆绑”农村。
在中国式商人原始积累时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某些贪污受贿的堕落官员勾结在一块的。像软舞这样一个农家走出来不靠勤劳全靠投机倒把发迹的“暴发户”更会经营此道,他既懂得“农村包围城市”,也懂得与时俱进跟上改革发展的步伐“城市包围农村”。在睿民宴请软舞的时候,他一句看似玩笑的话,竟然让一块作陪的连副科都不是的乡干事清扬第二天就当上了副乡长,软舞能左右官场,如此神通广大,靠的是什么?还是官商勾结啊!
——(山东邹城)石庆滨
茨平的中篇小说《猪坚强》。故事不算新鲜,但是,读完,仍然会让人思考。两个辈分的纠结和隔阂,让生活成为忧伤的旋律,但是,却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吟唱。那些第一代打工的工友,他们的孩子,已经成长起来,与他们的父母相比,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已经不再单纯,他们追求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他们特立独行。由于小时候不和父母在一起,他们的性格更会叛逆。作为父母,因为打工,缺少教育自己子女的机会,亲情的迷失,对孩子人生的成长,无疑,更是一种生命的缺憾。正如池莉所说,在这样一个父母疲于奔命养家糊口无人带孩子的时代,谈什么教育?谈什么亲子幸福?
这些孩子,他们不是富二代,当他们成人以后,走进城市,自身的卑微,以及想竭力溶入城市的许多烦恼,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许多让人感慨的故事。也许,小说里肖丽丽的出走,只是自己给自己带来一种不知道未来的抗争,但是,更多的人依然选择继续,就好像石秀,就好像刘玉生,他们面对孩子带给他们的焦虑,生存的压力,却只能够选择坚持。
无论如何,在生活的底层,注定他们还要像猪一样坚强。
——(江苏沭阳)仲小冬
小说《猪坚强》的贫民化语言读来亲切。蒙太奇的结构节约了过程交代,文体简洁。
母亲为了生活、为了女儿的生活好一点,外出打工遭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肉体的疲惫自不待言,还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女儿从小得不到父母爱的滋润难以健康成长,学业不成还致使心理畸形:孤僻冷漠,和母亲隔阂无法沟通;加之重蹈母亲的覆辙,压力山大逃离母亲寻求自己的生活。她能寻到怎样的生活呢?霓虹灯下会不会看到她的身影?
不禁要问:这么多打工者,这么多人疼痛地活着,除了他们个人的原因之外,还有人应为他们负责吗?!
——(山东曹县)曹雨河
拿到杂志后,先整体浏览了一下,总体感觉这些小说都很有分量,这里不仅仅是讲述精彩的故事,更注重的是引导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拷问。另外,相比于当今的一些靠床上描写来吸引眼球的作品来说,这里的小说内容比较干净,对性的描写大多很有分寸。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太需要这样一些能坚守纯文学阵地的作家和刊物了。为此,我很庆幸能与贵刊结缘。
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期刊。它关注小人物的命运,直逼现实,直达人心,发人深思。有人说,文学是人们解读社会的一把钥匙。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激发人的情感,征服人的心灵,抚慰人的灵魂。我觉得,《续家谱》和《猪坚强》这样的小说,面对这样的赞誉是当之无愧的。
——(甘肃会宁)陈琴
本期四个短篇。刘建华的《姑爷面》,写了一方风俗:以姑娘出嫁村里人家送面多少来衡量一个姑娘的品行。但传统风俗在招商引资下的撼动下,不再铁板一块而有了松动。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人心的倒退?的确,颇耐人寻味。程相崧的《祭火》仍是写一方风俗,却是写的一种坚守和传承。村人打工外出多是男人,于是,春节祭火的仪式就由妇女、儿童来承担。温情、悲悯、祝福,弥漫字里行间。阮家国的《摘茶叶》,讲述一个心灵手巧的采茶女杨云香的坚守爱情,不为物质诱惑的故事。她不仅茶采得好,而且还能手工制茶。先是手机中莫名其妙多了五百元话费,后是身为大公司老板的本家小叔子的近乎暧昧及物质的诱惑。但她不为所动,最后坚守了自己的纯真。许侃的《在渣山》以从容的笔墨,刻划了一个少年小莫复仇的形象。孩子如天使般纯真的心灵,如何附着了魔鬼般的心肠,人性如何在幼小的年纪就被扭曲。原来,在钢城的废渣山,小莫兄妹俩身在棚户区,靠偷拾废铁为生。他们被人们称作“铁耗子”,不仅遭到了值班人应老拐的盘剥,而且妹妹小娜还遭到了应老拐的蹂躏。应老拐内心的不平,起源于“领导拿年薪,工人偷合金”的顺口溜,他只是一个打渣工,于是,只好转向盘剥铁耗子小莫们赚点外快。生存困境中的竞争、挣扎,因道德的失衡而让人性扭曲,构成了大鱼吃小鱼的血腥生态图。
只是那幼小心灵的复仇,进行得那么老练,那么富有耐心,令人震颤、欷歔。
文学的功能之一就是钻探人心,抚慰人心,修复人性,使人性得以健全。愿我们的作家写出更多、更好针贬现实、颂扬正能量的作品来。
——(四川大竹)冯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