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贞
【摘要】目前在我们这偏僻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基本还是主流。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在课堂教学上解放学生,让学生焕发激情,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解决自己经过努力或同伴诗论能解决的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 问题 思考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可目前在我们这偏僻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基本还是主流。教师占领着课堂,庖丁解牛式的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时间长了学生就出现思维惰性,人云亦云,众口一词。回归课堂主权就是要解放学生,让学生焕发激情,积极主动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解决自己经过努力或同伴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下面笔者就我县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思考谈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1 我县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在教学模式上依然如故
从目前看,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滞后,在新的方式尚未探索成形且得以巩固、效果也难以称好时,不少教师就会又回归到传统的教法上来施教于课堂。也有不少教师面对大班额的群体,认为讨论、互动、情景生成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适应现实的教学环境,便认为只能采用“老一套”来施教。凡此种种心态,反映在教学实施层面就会“依然故我”。
1.2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所欠缺
细察我县的教学状况,我们无不感到还有许多教师陷入陈旧的教育模式中,以完成教学内容作为课堂的终极目标,而忽略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有所欠缺。总是担忧学生素质低,不能适应新课改,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在课堂中会出现冷场现象等等,于是,在教学中教师难免会全程主宰教学过程,这样就禁锢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3 部分教师缺乏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部分教师对新的课堂改革模式的学习缺乏钻研精神,不能领会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导致有些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缩手缩脚,瞻前顾后:不肯改、害怕改、不会改的情况比较普遍;缺乏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缺乏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缺乏持之以恒的恒心与毅力、缺乏刻苦钻研的习惯和精神!
1.4 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分教师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学习小组的建设与利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受束缚较严重:不肯展示、害怕展示、不会展示;如果在课堂展示上有所失误,个别教师则断然制止或粗暴呵斥,让学生无所适从,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激活创造力了。
2 在今后课堂教学改革中应做的工作
2.1 立足我县实际,让课改在现实的土壤中“生根”
新课改不是摈弃传统与现实,一味地去追求“跨越”,体现“全新”,那无疑是在建造“空中楼阁”。我们应让课改在“本土”上植根。把课程改革与本地本校具有传统色彩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整合,使之在新的理念建树下与课改接轨,并为课改服务。处理好“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教学中求活与求实的关系”,“追求互动生成与要否进行知识讲授”的关系、“能力培养与知识积累的关系”等等。这些现实问题不容回避,这也正是课改任务的艰巨性和历程的艰难性所在。因此,我们在课改进程中能应多一份清醒与冷静,少一些盲从与狂热;多一分稳妥与扎实,少一些轻浮与散漫。
2.2 让集体备课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提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除了要研读教材内容,还应研读教材体现课标精神的具体所在,还要交流各自在“用教科书教”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安排了怎样的活动,设计了怎样的问题,将企盼达到怎样的效果等这些有助于“改革”与“转变”的具体问题上。如果学校里每周的集体备课都能重视落实这些实际问题,那么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同步于理念的学、思、做合一的进程中,必将会逐步地呈现出好的效果来。
2.3 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解放思想,相信学生
我们深信: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我们一个惊喜。我们应该由旧模式下“主演”变成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名“导演”,由站在黑板的前面变为身处学生们中间,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评价者。我县有部分学校也在进行课堂改革探索,相信改革者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同时,这样的课堂也深得学生的喜爱。
2.4 在课堂改革中,加强班级小组建设
因为小组建设可以发挥小团队的作用,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各学区(校)要注重抓好小组建设:制定出台并组织学习小组考评制度、改变传统的座位安排、对学生重新进行分组、加强对小组长的教育与培训,重视对小组的考评与管理。这样,当小组建设初见成效时,高效课堂才能打造起来。
2.5 要真正营造教师“个人反思”的研究氛围
营造教师“个人反思”的研究氛围,把教师工作上升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行动研究”。让“学-思-做”的工作方式成为广大教师职业生存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教师的职业思维习惯,在终身学习的历程中打造为一名“学习型教师”,让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2.6 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一是上级部门要改革评价体系;二是学校要改革对教师单纯以成绩衡量的做法,三是教师要改变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方法。
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心身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也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体验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这是无论什么样的课改所应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学习和借鉴两所名校课改经验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