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叶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国家责任感、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203-02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1]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也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则为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开辟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表现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是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对价值观、忠诚、良知、信仰的认同,是个人价值观、态度和信念的表现[2]。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想敏锐、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心于公益事业,敢作敢为,富有正义感。但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却呈逐渐下降趋势。
1.理想信念迷茫,信仰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凸显出多元化、多层化、多变化的特点,一部分大学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呈现功利化、物质化倾向,他们缺乏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信仰缺失,人生价值取向迷茫。从我们对2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信仰共产主义的占30%,有宗教信仰的占7%,而没有信仰的占22%;50%的大学生无法回答活着“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同时,他们注重个人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忽略社会的需要。如在问及“你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这一问题时,62%的学生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只有16%的学生认为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才是幸福的。
2.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一出生看的是美国大片,吃的是肯德基,娱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大多数学生由于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并不懂得生活的不易,以至有43%的学生认为在现代社会没有必要宣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在生活中,他们劳动观念淡漠,追求享受,穿品牌、讲排场甚至有些学生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盲目攀比,过度消费;在学习上,一部分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并不是知难而上,而是逃避学习责任,在学生中任意逃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现象屡屡发生。
3.集体主义精神欠缺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家庭的关怀和保护之下,也就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再加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种价值取向也影响到了大学生,他们注重自我发展,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精神,缺乏相互之间的协作观念,不当竞争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紧张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红色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价值
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感染力强,对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凝聚力,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3]同时他还强调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中蕴含有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凭借这一信念,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把红色文化贯穿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去,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自觉地把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祖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2.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和为她的独立和富强而斗争的献身精神。它是动员、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实力、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4]。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关头的红色文化蕴含了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他们为了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斗争,塑起了一个个经典的爱国事例。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陶冶其情操,升华其心灵,激励其精神,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责任心。
3.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从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中也存在许多不良的道德现象,如诚信意识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善恶不辨、荣辱不分、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淡漠等,这些思想的存在严重冲击了我们的伦理道德底线。红色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记载了革命先烈们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和高尚品德,且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还“形成和发展了许多优良的传统道德,如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这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5]这些精神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源泉,将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涵的道德情操贯穿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形成稳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运用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路径选择
1.优化教学手段,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制定中长期规划,把红色文化资源引进课堂,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史,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重点安排红色文化教育专题讲座;并把红色文化贯穿于其他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抓好“红色教材”的开发。如我校就充分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把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历史事件编写成教材,让学生了解历史,领悟长征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的特点,改变过去“满堂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单一枯燥说教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音像式教学、网络式教学等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把红色文化极其深刻底蕴带入学生心灵深处,使其明确地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坚定志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逐步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2.把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是校园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把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红色网站、利用学校的校报、学报、广播等媒体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广泛宣传和教育;利用重大纪念日开辟红色讲坛或论坛,组织红色演讲,开展红歌竞赛;与相关媒体合作,开展各种红色文化活动等,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责任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自觉地将自我发展与国家民族的振兴和繁荣相结合起来,积极履行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关爱他人,团结协作,回馈社会,逐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把红色文化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单凭某一种形式是难以达到教育的实效。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把红色文化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一是在节假日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圣地、革命遗址、名人故居,体验红军生活,重走红军路等活动,积极邀请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红军、老战士到学校做革命传统报告,讲革命传统故事,帮助他们重温历史,坚定信念。二是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如通过组织大学生到老区进行社会调研,开展学习革命传统、走访革命先辈及后人、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老区人民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拾回淡忘的历史记忆,也使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通过积极参加关爱弱势群体、义务支教、保护环境、科技创新、勤工俭学等活动,增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意识,从而坚定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仰,并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承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Z].
[2]方凌瑾,唐良.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打磨现代人才的品质[J].高教论坛,2005,(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张泰城.论红色资源在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中的价值[J].求实,2009,(4).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