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国
摘 要:近年来,哈尔滨市委党校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党校事业”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德的教育和党性锻炼贯穿于学员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以创新作为推动学员管理工作发展的动力,在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解决工学矛盾、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出成果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学员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赢得了参训学员和全市机关干部的广泛好评。
关键词:党校学员管理;德育;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168-02
一、管理创新:强化组织领导,为创建优良学风校风奠定基础
一是实施菜单式教学管理。每年年初,我校都设计制定包括课程设置、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及学分分值构成等要素的指导性“菜单”和征求意见性“菜单”,发放至培训单位,由学员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和地点,党校根据反馈意见制订各班次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实行菜单式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领导干部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了培训对象的按需求学、培训机构的按需施教。
二是实行开放式社会教学管理。几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组织学员走出校园,开展到敬老院慰问,去希望小学参观,看望贫困家庭等活动。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加强学员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同时,也提升了市委党校的社会声誉。
三是鼓励“走读”,“送教”上门,缓解工学矛盾。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一手抓课堂教学,一手抓现场教学,鼓励学员在实施市委“新战略、新跨越”中“走读”。通过这种实地、实情、实景的学习方式,学员们边考察、边思考、边研讨,加深了对哈尔滨经济发展现状的了解,亲身感受了新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取得的巨大成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
四是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出成果。我校充分发挥服务决策的思想库作用,按照市委确定的新战略,推行校领导包抓课题机制,形成“大调研”工作格局,撰写了很多有分量的调研报告,一些成果在市委《情况交流》、《调研通讯》、《工作研究》等载体刊发。出版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学员调研文集4部,仅2012年得到市领导批阅和媒体转载的就达15篇。
二、制度创新:强化规范管理,为创建优良学风校风提供保障
一是实行督学制管理。我校对学员采取督学制管理,即在干部年度考核过程中,干部对自己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自我评述、群众对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评议、组织对考核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将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纳入干部管理考核体系,并与评选优秀学员挂钩。通过实行督学制,实现干部培训与考察使用有机结合,有效激励和约束干部自觉参加学习培训。
二是实行学分制管理。我校以学分的形式评价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通过计时学分和实物学分累计的形式实现量化,即学分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出勤情况、军训表现、社会考察情况、参加活动情况占总分值的60%,参加教学活动情况、考试考核情况占总分值的40%。另外,完成学习任务、表现非常突出、考核优秀被评为优秀学员者,可加5分。学分记入干部学习培训的档案,为全面考评干部提供准确依据。
三是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我校认真贯彻中组部《规定》中的请假制度,学员参加学习期间不再承担所在单位的工作、会议、出国(境)考察等任务。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累计请假时间超过总学时1/7的,按退学处理。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的,责令退学。学员出勤情况每天在教室上墙公示,学员上课按学号就座。
通过实行严格的学员管理制度,强化了学员学习的自觉性、自律性和约束性,端正了学员的学习态度,为严肃校风校纪、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是加强学员在校学习管理。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规定》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按照中组部的《规定》,要求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意识,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三、载体创新:强化自我约束,为创建优良学风校风打造平台
一是加强入学教育管理。我校始终将“德的教育”这个主题贯穿于入学教育的每个环节,把学员培训期间涉及的各项规章制度装订印制成《学员手册》。作为新学员入学教育的第一关,组织全体学员认真学习《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严格在校学员管理的补充规定》,使学员从入学教育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党性锻炼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德育管理。2012年,我校以学制一个半月的中青班为重点,全力打造“领导干部德育示范班”。把提升德尤其是官德的水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目标,增加了官德教育、党性修养教育方面的课程。围绕干部德的教育进行了调查问卷和结业考试。学员围绕学习全市领导干部德的建设座谈会讲话精神,开展了“领导干部德育建设”研讨。带领学员赴革命根据地延安学习考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与贫困乡镇、家庭结对子,切实帮助贫困乡镇脱贫;到南岗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送去棉被、粮油等生活用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德的力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
三是实行网络化管理。我校建立了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在网上发布培训计划、网上公布学习情况、网上交流培训成果、联网管理培训档案。建立了学员学籍电子档案,及时报送组织人事部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档案数据库,学员和有关单位可通过网络及时掌握培训情况。
四是开设专家和领导论坛。我校建立了面向全国的优秀师资资源库,精心举办“高端学术论坛”和“党政干部论坛”,把全国名师大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请上党校讲台,让学员享受系列政策大餐、学术大餐、文化大餐、知识大餐。
五是开设学员讲堂。我校举办了学员讲堂活动,按照教学计划合理确定授课专题,经教师审查后,由讲授学员进行课前试讲,然后进入课堂。讲课结束后,学员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阐述观点,开展辩论和交流,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在调动学员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加强沟通交流、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几点启示:强化学员的德育和党性锻炼,为创建优良学风校风营造氛围
在新形势下,结合我校学员管理工作成效及自身工作实际,有以下三点启示和思考。
启示之一:推进党校学员管理工作达到新水平,“三个结合”是前提。一是做到党校规定与学员意见相结合。党校学员管理是紧贴教学布局,与教学融为一体的管理,学员对教师上课的反映和要求,教师对学员的意见征求,都需要通过学员管理部门来反馈。党校学员管理部门要注意随时听取学员对教与学的意见、建议,使党校的教学布局与学员的个性想法实现统一,进而调动起教师与学员两方面的热情和积极性。二是做到制度约束与个性开发相结合。党校学员管理要做到严格管理、善于管理的同时,还要充分开发学员个性和潜力。注重调动每个学员的参与热情,针对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特长,安排好其在班委会中的位置,发挥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大家热爱这个集体、珍惜这个集体,不仅学得知识,更收获友谊。三是做到校内培训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党校学员管理要从学员入学起就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全程跟踪记载,将个人学习计划、各项活动、调研文章、毕业论文、学习总结等全部归纳到档案之中,为组织部门考核学员提供最直观的材料。要承担起党校与学员长效跟踪机制的考核任务,把学员在党校期间的表现与其在工作单位的使用挂钩。
启示之二:实现党校学员的培养目标,多部门齐抓共管是保障。加强学员管理,提高党性修养对于党校而言,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仅局限于学员管理部门,也不能局限于党校一家,而是需要包括党校各个部门,以及学员所在工作单位在内的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此,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完成培训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一是需要学员工作单位的支持。学员所在单位应对学员培训大力支持与配合,按照培训任务调配学员到党校参加培训,全力支持参训学员,帮助协调好其自身工作与培训的矛盾,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在校学习。二是需要党校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党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部门要协调联动、共同努力,完成培训任务。教学部门要通过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员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管理部门要通过落实完善考勤制度、学习成绩考核考评等制度和人性化、艺术化管理,使学员自觉学习;后勤服务部门要通过优质服务,解除学员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增强培训效果,实现培养目标。三是需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强与市委组织部的联系,及时通报学员在校学习情况,以争取组织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学员安心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水平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启示之三:提高学员党性锻炼的实效性,体制机制创新是根本。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需要进行党性锻炼。这是由党校的性质决定的。党校的性质就是党校姓党,这决定了党校的全部活动要突出党性锻炼。为此,我校应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有党校特色的党性锻炼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党校教育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党性锻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明确党性锻炼目标。通过在党校系统的理论学习、严格的组织生活、有针对性的党性锻炼,使学员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重点解决好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政治意识、廉政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制定党性锻炼整体方案。主要涵盖学员的调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目标、培训管理、培训考核、培训结果的运用,具体包括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遵守学校纪律情况、参加党性锻炼活动情况、综合意见等。三是创新党性锻炼载体。首先,开发新的党性锻炼基地。可考虑在农村、城市社区、经济开发区等地选择典型作为党性锻炼基地,对每一个基地做出适当定位,制定预案,确定主题,进行现场教学。其次,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定期组织学员分组深入实践第一线,重点是深入困难群众、艰苦地区和矛盾集中地方,听民声、解民情、察民风,并撰写心得体会,以加深对党情、世情的认识。再次,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学员论坛、创办班报等形式,开展专题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学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