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妃 籍晓冬
(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重心模型是研究空间分布问题十分科学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实现空间分布问题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化,能够使面状问题趋于简化和精准化。重心研究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地表明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性和差异性特征。近年来,重心研究方法在经济领域、人口转移、城市重心等领域得到国内外学者认同,他们在分析了经济社会、产业与人口重心的动态演变轨迹、影响与驱动因子上也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目前仅有少部分学者将重心理论用于分析旅游产业属性的变化。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凭借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国务院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但由于长三角地区内部不同的区位与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政府重视程度及国家投资倾向重点的不同,各地的旅游发展状况和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区域旅游重心在时间维上的变化,就表示了区域旅游差异的动态演变过程。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本文研究的长三角地区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选取该地区24个地级市和上海直辖市,共25个市域作为研究区,以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地理坐标为研究指标,收集2000—2011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各年份《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以及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借助力学原理,重心是指某区域空间上存在的一点,该点在各个方向的受力保持均衡。旅游重心是指某区域空间上的一点,该点在各个方向上旅游发展实力能够维持均衡。依据旅游发展实力表现形式的不同,旅游重心又可以分为旅游人口重心、旅游收入重心、旅游资源重心等。本文选取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四项旅游统计量值,分别计算其旅游重心。假设一个区域有n个次级区域构成,其旅游重心坐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为旅游重心的横坐标,Y*为旅游重心的纵坐标,为第i个次级区域的几何中心横坐标,为第i个次级区域的几何中心纵坐标,Pi为第i个次级区域的某一旅游统计指标。
旅游重心的变动反映出区域旅游发展平衡点随时间发生空间移动的轨迹及空间差异性。
根据2000—2011年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的入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数以及国内旅游收入,由公式(1)计算出各年份旅游重心,如图1所示。
长三角地区的地理几何重心位于31.10°N,119.81°E湖州市北部长兴县,太湖西岸。四项指标的旅游重心一直处于地理几何重心的西部,这与长三角地区辽阔的地域情况、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历史基础等有很密切的关系。
从综合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旅游重心(包括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这四个重心)分布大致位于苏州市吴江县和吴中区,始终偏离该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呈现“西移”、“南迁”、波动式的“近中心型”特点,但旅游客流重心(包含国内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相比旅游收入重心(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在纬度上有偏离几何重心南下的强劲趋势。旅游重心在经度上的移动距离普遍大于在维度上的移动距离,这说明旅游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幅度远远大于在南北方向上的移动幅度。旅游重心的大幅波动且偏离“西南移动方向”的状况基本都发生的特殊年份,2003年“非典”、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类偶发性事件都在相关年份影响到了长三角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
具体来看,自2000年以来入境旅游人数重心先向东南偏移,2005年开始向西南偏移,在2003年和2010年其偏移方向发生了改变,整体上仍以小幅向南偏移为主;其重心由2000年位于 31.17°N,120.58°E 苏州市吴中区偏移到 31.06°N,120.55°E位于苏州市吴江市,向南偏移了0.11°,向西偏移了0.03°。旅游外汇收入重心呈现西偏南的移动趋势,以向西转移为主,但在2003年、2008年和2010年偏离了西南移动方向,整体上其重心由2000年位于31.18°N,120.79°E苏州市吴江市向西南偏移到位于31.12°N,120.50°E的苏州市吴中区,向南偏移了0.06°,向西偏移了0.29°。国内旅游人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经度上向西偏移了0.23°,维度上向南偏移了0.11°,重心偏移相对较大。2003年受“非典”事件影响,国内旅游人数重心曾一度向西北方向转移,但2005年旅游业恢复正常后,国内旅游进入大发展时期,其重心迅速向西南方向转移,2010年受到上海世博会的强力拉动作用,该年重心明显向东偏南转移。国内旅游收入重心31.1°N附近上下波动且向西偏移,整体上纬度没有大变化,经度上偏移较大,向西转移了0.27°。
通过不同类型旅游重心演变的空间对比显示,旅游客流与旅游收入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旅游客流重心(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向南下转移的幅度要明显大于旅游收入重心(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这表明人均旅游消费的区域差异拉大;特别是2006年后国内旅游收入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而国内旅游人数重心则继续向着西南方向偏移,这表明,旅游重心所在地苏州市吴中区偏西北方向的城市,其旅游消费要明显高于重心偏西南方向的城市。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也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国内旅游重心(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重心的位置相比更加偏西、偏南,且转移幅度更大,特别是国内旅游客流重心的变化明显强于入境旅游客流重心的转移幅度。这表明,这一区域入境旅游已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国内旅游发展属于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暂时落后的地区需要从国内旅游市场入手,逐步改变长三角地区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格局,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
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区域旅游重心演变的重要因素,能起到引导和助推的双重作用。发展旅游意识较强的地方政府,优先出台相关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引导资金、技术、资源、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可直接或间接改变该地区的旅游产业地位并扶持旅游经济发展。区域重大产业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安排产生了重大影响。如2000年确立以上海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相应的政策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生产要素向该地区的空间集聚。这些区域政策,也都直接或间接得影响到旅游业空间布局,并引起区域旅游重心发生变化。
图1 长三角地区旅游重心的空间转移轨迹
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差异比较明显,空间分布也不均匀,但目的地若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做好营销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仍能促进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并影响区域旅游重心的演变。
经济发展因素是决定旅游重心方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仅旅游需求普遍旺盛,同时发达的经济基础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技术等支撑服务。反之,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旅游业发展会受到经济基础的严重制约。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南京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发展也较好。而远离经济中心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长三角部分地区,受到经济发展的辐射小,旅游发展也较为缓慢。
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来看,区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交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一个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区位与交通既影响到本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又能影响游客的可进入性。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区位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上海的快速发展,使得上海市周边紧邻的苏州、嘉兴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与上海一并成为长三角旅游发展格局中的热点区域。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等重要交通条件的改善,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目的地间的联系,助推区域旅游重心发生迁移。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因而极易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某些突发事件因对不同地方影响程度不同,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格局的暂时改变。依据对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量发现,不同性质突发事件对旅游发展影响不同;突发事件给旅游产业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经济越发达,突发事件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越小,旅游产业恢复速度越快。
本文以长三角为例,通过引入区域重心模型和相关统计指标,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测度。通过描述2000年来长三角旅游重心演变的移动路径,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该区域旅游发展在空间上的变迁趋势,结果表明:第一,长三角地区旅游重心偏移幅度不大,在经度上的移动距离普遍大于在维度上的移动距离,即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幅度远远大于在南北方向上的移动幅度。第二,旅游重心偏移方向发生转变主要在特殊事件的年份,即2003年“非典”、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三,长三角地区旅游重心在空间上呈现出“波动式得向西南方向偏移”,呈现出“西移”、“南迁”、波动式的“近中心型”特点。第四,旅游客流和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这两对旅游重心的指标均呈现一定的正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具体表现在旅游重心的转移幅度上,旅游客流大于旅游收入,国内旅游大于入境旅游。第五,在影响演变的因素上,长三角地区旅游重心演变过程主要是由五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区域政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区位交通和突发事件。其中,资源禀赋和市场区位是影响区域旅游重心演变的内在因素,而区域政策、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与突发事件是影响区域旅游重心演变的外在推手。
[1]JULIE C.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The new geography of freight distribution in US metropolitan area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0,18(3).
[2]许家伟、侯景伟、宋宏权等:1990—2009年中国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以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4).
[3]乔家君、李小建: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
[4]陈志刚、王青、黄贤金等: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4).
[5]王鑫磊、陈斐、王海萍:中部地区经济格局动态演变的空间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7).
[6]黄娉婷、张晓平:大都市区工业重心时空变动轨迹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3).
[7]万三敏、陈淑兰、沈振剑:中部六省旅游重心转移规律及对旅游合作的启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2).
[8]李创新、马耀峰、张佑印等:中国旅游热点城市入境客流与收入时空动态演化与错位——重力模型的实证[J].经济地理,2010,30(8).
[9]杨忍、孙根年、吴晋峰等:基于重心模型的国内旅游地域结构演变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6).
[10]赵安周、白凯、卫海燕:中国入境旅游重心演变与省域空间分异规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
[1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sdpc.gov.cn/,201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