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王友文
摘要:为了强化把师范类大学生培养成新疆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骨干力量,分析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处的特殊区情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基本情况,对新疆社会政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进行基本评价,提出把师范类大学生培养成新疆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骨干力量的思考和策略。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未成年人;培养爱国主义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14-0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加强了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因而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影响的特殊区情和周边国家社会政治不稳定的影响,给新疆的社会政治稳定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特殊区情下,把师范类大学生培养成新疆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骨干力量,是培养新疆未成年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
一、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处的特殊区情和社会政治环境
(一)国际形势变化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
1 苏联解体与中亚五国独立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由于受新疆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新疆相当一部分民族与中亚各国的民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不仅使新疆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也为新疆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对新疆的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同时给新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政治环境。
2 伊斯兰教在中亚复兴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周边和邻近国家也大多盛行伊斯兰教。这使得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周边伊斯兰国家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极易受周边国家伊斯兰教活动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中亚各国独立以后,相当一部分群众出现信仰真空,伊斯兰教借助历史的惯性乘虚而入,虽然中亚各国坚持政教分离,但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却采取了宽容政策。这增加了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群众宗教感情从事分裂活动的可能性,从而成为影响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的潜在因素,给新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政治环境。
3 “双泛”和“三股势力”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双泛”即“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主张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联合起来,建立从黑海到中国新疆的政教合一的“大伊斯兰帝国”。泛突厥主义鼓吹亚洲西部和中部地区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大突厥帝国”。苏联解体之后,泛伊斯兰主义通过伊斯兰教极端势力把中亚作为渗透的重要目标,并在新疆周边地区形成一条动荡地带。同时,中亚各国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想建立经济上的“突厥联盟”的思想,为泛突厥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舞台。而“双泛”活动的结果就导致新疆“三股势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威胁新疆社会政治的稳定,同时给新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不良的社会政治影响。
(二)国内形势变化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1 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为维护自身利益和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促进了新疆各项事业的进步,各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民族意识也逐步增强。这集中表现为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突出强调本民族的特殊利益和要求,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利害得失、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格外关心,这对民族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如果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中的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和利己性产生过度膨胀,不仅会阻碍和破坏各民族之间的正常交往、共同发展、相互学习和相互亲近,而且给民族团结和社会政治环境带来消极影响。在新疆部分地区的人群中出现的这种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和行为,给新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2 伊斯兰教浓厚的宗教氛围对新疆未成年人造成了负面影响。新疆自古以来多种宗教并存,信教伊斯兰教的群众占新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伊玛目以上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28500余人,现有宗教场所约24000个。新疆伊斯兰教信教群众的宗教意识浓厚,经宗教极端势力煽动,局部地区不时出现宗教狂热现象。这种伊斯兰教的浓厚氛围和宗教意识急剧升温的出现,与现代观念的冲突表现得尤为尖锐,容易被“三股势力”利用产生社会政治问题。特别是南疆部分地区伊斯兰教干预教育问题和多数家长在家中进行宗教活动,对未成年人影响较大,使不少未成年人不同程度地参加礼拜学经,对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新疆社会政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一)新疆始终存在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激烈斗争,成为影响新疆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复杂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暴力恐怖事件时有发生。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出现过重大武装叛乱、暴乱案件、政治性动乱案件。自1990年出现的阿克陶县巴仁乡事件,1990-2001年,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两百余起暴力恐怖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一百余人丧生,四百余多人受伤。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2011年和田、喀什发生的“7·18”、“7·30”和“7·31”等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严重危害新疆社会稳定,造成了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分不利的社会政治环境。
(二)当前新疆民族分裂组织及其分裂活动出现的新特点,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1 利用宗教作掩护使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呈合流趋势。由于民族分裂分子的鼓吹和煽动,新疆一度出现“宗教狂热”,宗教极端势力抬头,违章乱建寺庙、私设地下讲经点、习武所私带地下学经人员,特别是对未成年人施加影响,传播非法宗教书刊和音像制品等非法宗教活动泛滥。“三股势力”大肆进行非法宗教活动,而非法宗教活动又滋生新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并成为其保护伞,成为影响新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危险。
2 以拉拢教唆青少年进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和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按照“三股势力”提出的“宗教四化”方针,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特别注重拉拢和唆使广大青少年,培养新生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暴力恐怖分子。他们积极向大中专院校青少年学生渗透,大搞所谓“洗脑术”,要求年轻人把平时在学校、家庭接受的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等正确观点统统“洗掉”,只剩下“安拉唯一”和“圣战”,用宗教极端意识腐蚀拉拢青少年。个别少数民族未成年人年在所谓“圣战”、“消灭异教徒”等反动思想驱使下,参与了打砸抢烧骚乱事件。
(三)部分教师受“三股势力”影响成为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的俘虏
1 少数教师受到民族分裂主义的影响走上歧途。宗教极端势力通过强迫利诱使部分教师卷入宗教狂热之中。这种情况,在20世纪末的南疆比较严重。如少数教师从事非法宗教活动,信奉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宗教极端势力的帮凶;有的中小学教师传阅内容极为反动的民族分裂主义书籍;少数教师在家中观看宣传圣战的录像,收听“亚洲自由之声”维语广播关于库来西团伙的反动宣传;个别教师散发反动传单,以搞“麦西来甫”活动为名进行分裂活动。近年来,这种现象虽然大大减少,但是极端宗教势力为了争夺学校教育阵地,用各种手法威胁利诱教师参与、宣传非法宗教活动的行为始终没有停止,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育,对未成年人毒害很深。
2 “三股势力”通过引诱、拉拢部分教师参与利用非法宗教活动,严重毒害未成年人。调查表明,南疆部分地区有分裂主义思想的教师或受分裂主义思想影响的教师,一般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已经接触了从社会上流传到高校的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书籍,并受这些书籍的负面影响。他们毕业后到基层学校工作,其中一部分人或参与民族分裂主义组织,或参与向学生发放宗教书刊手抄本和播放反动录音带等各种非法宗教活动。未成年人在这些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教师的影响和毒害下,对宗教崇拜的思想胜过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走向歧途,学业大幅度滑坡,成长进步受到障碍。20世纪末,在“三股势力”的引诱、拉拢下,北疆部分县市的少数教师参与组织非法宗教活动、打砸抢骚乱事件等暴力恐怖活动,走上犯罪道路,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
(四)师范类大学生面临新疆严峻区情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分析
综上所述,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未成年思想道德的不良影响,使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和复杂性,这不仅要求年轻教师和师范类大学生必须要有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立场,而且还应有能够分辨民族分裂思想反动理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学识水平,否则就很难担当中小学教师的责任。
1 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在维护祖国统一中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养,牢固树立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观,树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观,努力做全社会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为中小学生做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榜样。
2 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要在维护民族团结中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一定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观,正确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开发的民族发展史,努力做全社会的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模范,为中小学生做出民族团结的榜样。
三、把师范类大学生培养成新疆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骨干力量的思考与策略
(一)要按照后备教师的要求加强对师范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
1 从培养政治上可靠的接班人的高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备教师队伍。师范类大学生是国家的后备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特别是新疆的后备教师,还担负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与“三股势力”争夺青少年的直接责任。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招收师范类大学生和录用教师的过程中,要严把人口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结合教师资格认定,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保证人民教师首先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对政治思想表现不好,参加宗教活动和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教师,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对个别散布民族分裂主义思想,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教师要清除出教师队伍。
2 要建立督学听课制度和学生评议教师教学的制度相结合以及教师培训体系。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社会主义讲台传播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教义。针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采取向学校师生渗透的卑劣手段,用民族分裂思想毒害青少年,使许多少数民族青少年参与骚乱事件的现实,各级各类学校和党政工团组织要加强对师范类大学生和后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严格按照《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学内容和课外读物内容的督察,防止新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些思想不坚定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散布民族分裂思想和宗教教义。与此同时,要对师范类大学生和各族后备教师有系统地进行“35436”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即新疆“三史”(民族史、宗教史、地方史),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四个高度认同”(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六个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改革开放好、解放军好),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十分可靠、业务上素质精良的后备教师队伍。全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和后备民族中小学教师分期分批送到党干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高度认同”政治培训。对已进入教师队伍具有民族分裂思想和进行非法宗教宣传的青年教师,要坚决查处,清除出教师队伍,确保各民族教师队伍在政治上绝对可靠。
(二)要加强后备教师队伍的组织建设,加强大学层面管理力度
1 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把好教师人口关。要认真做好在师范类优秀大学生和优秀后备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师范类优秀大学生和中小学中思想上进、立场坚定、成绩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及时选拔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对象中来,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指方向、多培养,促其成长成熟,早日成为共产党员,增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核心的力量和政治坚定性。应加大后备教师岗前培训力度,认真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职务评聘中的政治审查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克服重才轻德的现象。
2 要加强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干部和德育教师队伍建设。选好配齐配强师范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思想政治课教师轮训制,定期对他们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在工作量的核定、晋职晋级、进修学习、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他们必要的政策倾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三)加强后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后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1 把后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后备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根据教育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新疆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的实际,专门制定加强新疆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使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明确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要求,提前做好履行岗位职责,做好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思想准备,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丰富科学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要组织师德报告团,对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广泛开展师德宣传,深入进行师德教育,进一步提高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 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和后备教师常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后备教师教书育人水平。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要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学校的主旋律,在反分裂斗争过程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增强师生对祖国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爱国主义变成各民族大学生的自觉情感,并促进爱国的自觉行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坚持“三早一晚”(早卫生、早操、早升旗)国旗教育活动;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板报、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爱国主义教育专栏,放映爱国主义影视片,通过征文、演讲、辩论赛、讲座、文艺汇演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融鲜明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于一体,寓教于乐,以体现新疆高校在抵御“三股势力”的策略。三是实施“品正学实”工程,铸就各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师范院校要将塑造师表形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之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政治态度、爱国情操、品德修养、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感染和引导作用,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要帮助师范院校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突出教师特点和重师道、做表率的重要内容,进行经常性的塑造师表形象教育。
(四)要加强对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
1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教育主渠道的重任,因此,教育者应先受教育。加强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思想道德教育,重点抓好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向学校渗透的突出问题;在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中深入开展“35436”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深入揭批“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使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观念牢牢根植于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各族后备教师头脑之中。
2 各族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在弘扬科学世界观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必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宗教观和文化观。科学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并存的宗教演变史,努力做全社会弘扬科学无神论的先锋,为未成年人做出不信宗教、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榜样。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和学校要对各族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长期系统地进行“35436”的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四个认同”意识,成为政治坚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的人民教师,以自己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培育一代又一代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无限忠诚的各族未成年人和政治上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五)要加大兵团和地方师范类高校大学生和后备教师交流工作力度
从生产建设兵团学校中选拔一批汉族和少数民族党员教师,经过适当的少数民族语言训练后,充实到地方县乡两级学校担任双语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对少数民族后备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树立“四个高度认同”意识,学习兵团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同时每年选拔一批少数民族后备教师到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进行学习锻炼两年,在生产建设兵团这个革命大熔炉里熏陶磨炼,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民族团结思想、热爱兵团意识、汉语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再回到地方中小学,建设一支政治上可靠、懂双语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