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冰麟 柯昌灵 福州市动物园管理处 350001
犀牛在地球上有近五千万年的历史,曾有丰富的种类和数量。由于地质演变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仅有大独角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白犀和黑犀共5个物种,在亚洲和非洲曾广泛分布。20 世纪中叶后,由于犀牛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大量无节制的偷猎等影响,犀牛的种群数量在急剧减少。目前,犀牛数量仅约13 800 只,其中野外大约12 800 只,各大动物园圈养约1 000 只。
白犀牛分布在南非和中非草原,平均体重为1 800~2 200 kg、肩高1.5~1.8 m、寿命50~60 岁,白犀牛雌性6~7 岁性成熟(雄性10~12 岁),孕期约16个月,繁殖间隔2~3年[1]。福州动物园于2008年8月从南非引进一对白犀牛,年龄约4 岁,至2012年9月,雌性白犀牛体重1 730 kg,雄性白犀牛体重2 300 kg。福州动物园作为白犀牛异地保护场所,对白犀牛的饲养管理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现就本园在对白犀牛异地保护中的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对白犀牛异地保护提供参考。
福州动物园白犀牛旧笼舍位于园区北部,依山而建,有两个室外运动场和两个室内间,运动场面积约430 m2,水泥地面和土地各半,初建时没有泥池,后因要满足犀牛泥浴行为的需要增设了50 m2的泥池。运动场内有较多的树木(如皇后葵、樟树、赤桐、鱼尾葵等),树干均用铁丝网包裹。室内水泥地面面积40 m2,内有浴霸可供暖。由于旧笼舍光照不足、冬季保暖难度大及北区距大门较远,不利于游客参观,2011年本园决定将犀牛的笼舍搬迁至园区南部。在新笼舍设计时,福州动物园立足自身园区优势,参考气候条件相近的国内外动物园犀牛笼舍,完成犀牛笼舍设计[2]。新犀牛笼舍位于南区主干道旁,遮挡物少、阳光充足。室外运动场为两间,面积约800 m2,以土地为主,喂食区域为水泥地面,运动场内有两个面积分别为35 m2的泥池、一个直径为6 m的遮阳伞及少量树木,并有水喷淋降温设备。室内间有2 间,共48 m2,室内间加装有红外线加热板供暖和通风降温设备。2012年建成新犀牛笼舍,同年9月完成犀牛搬家工作。
本园为白犀牛共配备分管技术员和专职兽医各1 名(均为动科动医本科学历)、饲养员2 名(均为动科动医大专学历)共4 名饲养人员。4 人于2007年在上海动物园和广州动物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犀牛饲养及草食动物饲养技术与医疗救护培训,为犀牛的饲养管理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本园同时安排相关技术员及饲养员参加了中国动物园协会主办的动物行为训练培训,为开展白犀牛的行为训练及进一步提高白犀牛的动物福利打下基础。
由于消化道形态学上的相似性,目前,国内外均参考家马来研究探讨犀牛饲养的营养模型。犀牛的营养需要应当使用NRC 马各个生理阶段的日粮建议(见表1)[3-4]。
表1 马与马驹日粮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干物质计;NRC,1995)
福州动物园根据本园实际制定犀牛的日粮配方。夏季每只犀牛饲喂青草50 kg,苜蓿干草10 kg,草食动物颗粒饲料3 kg,地瓜与胡萝卜2 kg,西瓜8 kg,每月饲喂一周的水溶性电解多维,提供舔砖自由舔食。冬季每只犀牛饲喂苜蓿干草30 kg,草食动物颗粒饲料3 kg,地瓜与胡萝卜4 kg,每月饲喂一周的水溶性电解多维,提供舔砖自由舔食。
2009年2月,因打斗频繁,雌白犀牛有皮肤损伤,出现皮肤干燥、有轻微裂纹。3月初,雌白犀牛左侧肋部2/3 面积以及整个左前后肢皮肤均出现发黄、干裂、起皮,且有大量的突起(圆形,直径约0.5 cm),挑开起皮可见红疹;患处痒,有蹭栏杆、地面等表现。饮欲、食欲、精神状态均正常。刮取患处与健康皮肤交界处皮屑,送福州市皮肤病医院做实验室检查,进行细菌培养、真菌检查和寄生虫检查,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治疗措施:(1)对皮肤损伤,使用碘酊或甲紫溶液涂抹,伤口5~7 d 愈合。对发黄、起皮、干裂皮肤,浇泼含1‰高锰酸钾的黄泥浆,2 次/d,皮肤干裂有轻微缓解。(2)添加营养:增喂新鲜果蔬;在饲料中添加21 金维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3)改善笼舍环境:清除树干上的铁丝网,防止铁丝划伤皮肤。在两个运动场设置泥池,供白犀牛泥浴。白犀牛经泥池打滚,对比人工浇泼的泥浆,泥浴后的泥浆能够均匀地粘附于皮肤上。经过一周对症治疗,发黄的皮肤消失,裸露的皮肤均被泥土覆盖,形成新的皮层,不再出现新的裂口。2012年9月犀牛搬至新笼舍后,没有出现任何病症。
饲养员每天上班后,首先观察白犀牛的精神状态及大便的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分管技术员及兽医,技术员及兽医视情况向上级汇报。然后进行笼舍卫生打扫及饲喂。饲喂前认真检查饲料质量,是否有霉变饲料。每天饲喂2 次,更换2 次饮用水。每周笼舍消毒1 次,泥池每年更换2~3 次。每年春季及秋季对白犀牛驱虫2 次。白犀牛对福州夏季湿热天气较难适应,通过在室内间安装节能环保空调(又称蒸发冷风机),既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又能加强室内的通风。当夏季温度超过33 ℃及以上时,打开节能环保空调,让犀牛自由进出。当冬季低于10 ℃时,打开红外线加热板,白天让犀牛自由进出,晚上把犀牛关在室内间。当白天温度低于4 ℃时,把犀牛关在室内间[5]。
动物园和其他圈养保护中心在犀牛的保护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福州动物园作为白犀牛异地保护的场所,一直致力于改善白犀牛的生活条件及饲养水平,不断提高白犀牛饲养的动物福利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拟逐步开展白犀牛的行为训练、环境丰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将白犀牛行为生态学对外向公众展示,开展科普教育,让更多的公众喜爱犀牛,并参与到保护犀牛的队伍中来。
[1]Lara C,Linda M P,George H W.Social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captive southern white rhinoceros(Ceratotherium simum)[J].Zoo Biology,2007,26(6):487-502.
[2]张学义.野生动物管理与饲养[M].中国香港:华文国际出版社,2004.
[3]吕向东,刘春田.野生动物营养与饲料[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张金国.高级观赏动物饲养工培训考试教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5]张国贤,曹天海.人工饲养条件下非洲白犀牛的饲养盒繁殖[J].野生动物,2010,31(5):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