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卫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与病死率很高的疾病,其中有70%~80%的患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使得老年人群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颈部血管粥样斑块是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为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的意义与价值,笔者对103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2012年2月在东莞市莞城人民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55~78岁;选择其他非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54~73岁,患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采用麦迪逊SA-9900plus彩色超声仪,检查患者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以及颈总动脉的分叉部位,检测动脉的内径与内膜。若患者内膜出现局限性增厚和反光显著增强的现象,则可诊断该处存在粥样硬化斑块。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数据应用χ2检验与F值检验,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颈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最多,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数量其次,颈内动脉颅外段数量最少。粥样斑块位置和缺血性脑梗死的位置具有明显的同侧相关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位置及数量(例)
表2 两组患者粥样斑块的数量及血管内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粥样斑块的数量及血管内径比较(±s)
组别 例数 颈动脉斑块数(个)左右颈总动脉内径 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左右左右观察组 23 1.32±0.34 4.05±0.02 5.46±0.09 5.12±0.07 4.04±0.11对照组 80 0.49±0.18 7.84±0.07 7.97±0.63 5.28±0.08 5.39±0.02 χ2 11.090 14.740 21.0494 20.531 22.997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3 颈部血管粥样斑块位置和缺血性脑梗死位置的关系
由于长时间存在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得胆固醇沉积及动脉内膜中深层脂肪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近年来,患有脑梗死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这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自从高频超声得到普遍应用以来,在检测颈部血管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动脉粥样斑块现象,这些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若病情继续发展,就会产生内膜分裂、出血和内膜溃疡的形成,溃疡处容易形成血栓,而这又使管腔内狭窄和闭塞的程度进一步加深。脑部供血障碍就是因狭窄或闭塞严重而引起。血栓脱落或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均会导致脑梗死。颈动脉是主要的大脑供血通道,若颈动脉发生病变,就极易引发脑梗死[1]。
动脉粥样硬化有多种机制可以引发缺血性脑梗死:(1)粥样斑块体积不断增大,直接将血管阻塞;(2)斑块不牢固、易破裂,斑块的碎屑易导致远端血管的栓塞;(3)斑块表面不光滑,凝血因子与血小板被激活,致使血栓的形成;(4)颈动脉狭窄降低了远端灌注压,造成分水岭区得不到充足的供血,产生边缘带或低灌注性梗死[2]。斑块表面的微栓子会受到血流冲击,使其脱落并流向远端,致使脑梗死的产生,大栓子会阻塞血管近端,产生大块样梗死,小栓子会引起末梢血管的阻塞,引发局灶性梗死。通常情况下,动脉狭窄较轻时,机体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机制来确保脑组织灌注量的正常,例如使远端血管扩张、减少周围血管阻力等。但若狭窄程度不断严重,会导致末梢灌注压的持续降低,致使代偿消失,从而引发末梢低灌流。当狭窄或闭塞情况严重时,侧支又不能充分循环,若动脉压骤然降低,就会使末梢灌流量减少,从而造成缺血性脑梗死[3]。
颈内动脉病变是引发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因素,总动脉分叉处的粥样斑块经常通过管腔狭窄、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发疾病[4]。国内学者也经分析发现颈总动脉的分叉处易产生粥样斑块[5-6]。
综上所述,粥样斑块位置和缺血性脑梗死的位置具有明显的同侧相关性,因此,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粥样斑块对早期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上册)[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802-803.
[2]王拥军.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10(5):257-258.
[3]丁建平,王拥军,华扬,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1(2):29-31.
[4]Iannuzzi A,Wilcosky T,Mercuri M,et al.Utrasonographic correlate of carotid atherpsclerpsis in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stroke[J].Stroke,2009,26(2):614-619.
[5]穆庆霞,徐伯平.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12(5):308-309.
[6]王雅斌,陈森福,林悦静,等.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0):5-7.